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93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125篇
综合类   737篇
基础理论   105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上海浦东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东面和北面是长江,北端为吴淞口,西面是“黄金水道”黄浦江,南以川扬河为界,全开发区总面积为350km~2。境内河网纵横交错,主要干流浦东运河和川扬河横贯于南北、西东,一派江南水乡特色。境内既有建成区,又有新开发区和待开发区。城市生态、城乡复合生态和农村生态共存。境内有大片可供利用的土地,且有发展海运的深水港岸线和拟建航空机场的用地。根据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浦东开发后,既相对独立,又与上海中心区一衣带水,联系密切,还可凭籍其地理优势向国际大空间辐射。  相似文献   
952.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极有可能拯救自己.因此多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53.
954.
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我国环境的一个必要条件。法律是国家管理社会生活,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力工具,只有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加以合理调整,才能保证各种旨在保护环境的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发挥实际作用,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5.
大气等离子喷涂SrZrO3热障涂层工艺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Sr ZrO_3涂层的融化状态最好、沉积效率最高的最优工艺,研究SrZrO_3热障涂层的热物理性能及其热循环寿命。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SrZrO_3热障涂层,通过设计田口实验研究不同的喷涂工艺对粉末融化状况和沉积效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融化状况等。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制备厚涂层,使用高温热膨胀仪和激光导热仪测试涂层的热膨胀系数、抗烧结性能以及热扩散系数。结果当喷涂距离为90 mm时,SrZrO_3涂层沉积效率最高,最大单遍喷涂厚度达到15.3μm;当喷涂距离为100 mm时,涂层的熔化状态最好。制备态SrZrO_3涂层中出现第二相t-Zr O_2,1600℃热处理条件下,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t-Zr O_2逐渐消失,热处理360 h后,m-ZrO_2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至27%。SrZrO_3涂层热膨胀系数为(8~10)×10~(-6) K~(-1)(200~1400℃),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涂层的热膨胀系数逐渐降低。SrZrO_3涂层的热导率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热处理360h后SrZrO_3涂层的热导率为1.82W/(m·K)(1000℃)。SrZrO_3/YSZ双层涂层炉内循环548次后,涂层整体脱落。结论 SrZrO_3涂层最优喷涂工艺为电流550 A、氩气流量40 L/min、氢气流量10 L/min、喷涂距离100 mm、功率35.8 kW。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涂层中的第二相m-ZrO_2能够降低涂层的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SrZrO_3/YSZ双层涂层的循环次数远高于SrZrO_3单层涂层。  相似文献   
956.
在底盘测功机上,对6辆不同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燃用不同比例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柴油混合燃料时,排放的非甲烷总烃(NMHC)、醛酮类化合物和苯系物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掺混一定比例PODE的混合燃料能显著降低柴油车的NMHC排放浓度,这种效果在排放浓度较高的国3车上更为显著,国5车在70 km/h工况下使用PODE混合燃料反而会造成NMHC排放浓度的增加;柴油车燃用不同燃料时排放醛酮类物质均以C_4以下小分子物质为主,约占总量的93%以上,燃用PODE混合燃料会造成柴油车尾气中醛酮类物质尤其是甲醛浓度的增加;燃用PODE混合燃料会造成苯系物种类和浓度的增加,但其浓度绝对值并不高。  相似文献   
957.
为研究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THg(总汞)和MeHg(甲基汞)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于2016年7月对大连湾12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沉积物中w(THg)和w(MeHg)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w(THg)和w(MeHg)的平均值分别为(79.5±47.1)和(0.53±0.26)ng/g,MeHg%(甲基化比率)范围为0.39%~1.46%,平均值为0.74%.②沉积物中w(THg)和w(MeHg)均表现出由湾内向湾外降低的趋势,而MeHg%的空间分布特征与w(THg)和w(MeHg)相反,并且水产养殖活动的外源输入也可对MeHg%产生影响.③w(MeHg)与各环境因子均呈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沉积物中w(MeHg)主要受w(THg)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MeHg%与Hg/C(THg与TOC摩尔比,下同)呈显著负相关,可能主要与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Hg的比例影响有关,而MeHg%虽然与w(TOC)、w(TS)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也体现出有机质和硫对Hg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研究显示,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Hg在MeHg的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减少大连湾内汞和有机质的输入将有助于降低沉积物中w(MeHg).   相似文献   
958.
水源水库真核微生物种群结构季相演替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核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且具有重要生态学功能,揭示其群落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对于研究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水源水库中真核微生物群落季相演替特征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李家河水库水质监测,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共生网络分析,探究了真核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季相变化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李家河水库水体pH处于(7.49±0.13)~(9.26±0.14),ρ(DO)最低为(7.80±0.33)mg·L-1,ρ(NH4+-N)最高为(0.31±0.01)mg·L-1,水质整体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真核微生物种群Shannon指数和Chao1丰富度指数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节.节肢动物门在春末至夏季中期为优势门,刺胞动物门和绿藻门为夏末至秋季的优势门.Telonema sp.为春末优势属(50.53%),扁藻属为夏初(30.11%)和秋初(41.34%)的优势属,Junceell asp.在夏末及秋季前中期均有较高相对丰度.杯鞭虫属(Bicosoeca sp.)、尖毛虫属(Oxytricha sp.)和壳虫属(Tintinraidium sp.)为共生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与其他真核微生物间具有显著负相关.RDA分析表明,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相分布受不同水质指标的调控且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将为了解水源水库中的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9.
通过对微波暗室中安装在墙壁上的吸波材料反射率的现场测量方法的研究,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吸波材料反射率进行现场测量时,利用时域门技术来减小暗室现场对吸波材料反射率测量的影响,通过比较标准金属板和吸波材料的测量值得到吸波材料的反射率。  相似文献   
960.
基于烟草粉尘的物理、化学特性,对烟草粉尘的职业病危害与粉尘爆炸双重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开展烟草粉尘的收集、清扫、治理、监测等烟草粉尘防治工作。通过建立除尘系统、佩戴防尘口罩、定期浓度检测,尽可能降低环境中的烟草粉尘浓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吸入量,可以避免职业性危害;通过采用防爆、隔爆、泄爆设备设施、规范操作行为、实时在线监测,控制烟草粉尘的爆炸风险,尽可能降低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爆炸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烟草粉尘的职业病危害与粉尘爆炸双重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