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286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氨气检测管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条件优化试验,研制出氨气检测管,检测管显色长度与氨气浓度呈线性相关,对氨气标气7次测定的变异系数为11.9%,平均相对误差为7.2%,小于15%,一次测定最大相对误差为22%,小于25%,符合国家标准GB730-87的要求,与化学法比较,2种方法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检测管检测范围为70-500mg/m^3,有机胺产生正干扰,酸性气产生负干扰,检测管寿命为1a。  相似文献   
412.
由于目前尚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生物的毒性未被认识,况且工业排放的废渣往往多为复合化合物,常规理化方法虽然能进行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定量测定,但往往只能进行单项毒物含量测定和瞬间测定,不能检验出毒物联合作用的综合毒性及其长期积累性.因此本研究重视应用生物检测手段,旨在通过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发生细菌的生物毒性测试以及紫露草雄蕊毛突变检测等四个指标,利用生物对环境毒物具有的指示性、敏感性、蓄积性、遗  相似文献   
413.
兰州市排水对黄河兰州下游段的水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黄河兰州下游段水质变化规律,介绍四龙口上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论及四个污染项目,着重分析污染项目的污染原因,得出兰州市排水对四个项目污染影响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14.
从安全工程学、安全经济学、人机工程学入手,结合金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对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十个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15.
近代华北灾荒频发,改革开放以来对其研究已有一定成果涌现,主要表现在对华北整体和各行政省份的灾荒史研究方面。但其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表现为研究状况严重不平衡、研究方法与理论把握以及史料收集与整理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16.
护砌方式对模拟城市河道水质净化及稳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中试规模河道模拟传统"三面光"河道、仿自然的生态型河道及自然河道,考察了3种护砌方式对模拟城市河道水质净化及稳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三面光"河道对COD、NH4 -N、TP的去除率分别为10.4%、4.7%及2.5%,仿自然的生态型河道为18.9%、13.4%及11.6%,自然河道为20.5%、14.5%及7.7%.护砌方式对城市河道水质净化影响明显;自然或仿自然的护砌方式,可明显改善水质.在5个月的试验期内,"三面光河道"出现藻类孳生的情况,而仿自然的生态型河道及自然河道内的藻类始终得到有效控制,表明自然或仿自然的护砌方式可保持水质稳定.基于城市河道景观和水质稳定的需要,堤坡或河床覆盖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是必要的,仿自然的生态型河道和自然河道植物覆盖分别达到水面的40%、70%时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17.
煤矸石是煤矿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物。它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污染环境,所以研究如何将煤矸石变废为宝,作为资源广泛开展应用,有着积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煤矸石主要成分是硅、铝、铁等元素,将灼烧过的煤矸石用酸浸泡可制备净水剂,主  相似文献   
418.
自民国迄今,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及学者分别从自然科学角度和社会历史角度对民国初年灾荒史予以诠释,依时间而言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依内容而言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其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诸如积累了一些资料、研究内容多样化等,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419.
420.
在Winkler假设的基础上,基于滑坡推力横向分布模型建立了埋地管道在横向滑坡作用下管-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利用滑坡体内与滑坡体外管道的变形协调性,通过求解埋地管道的弯曲微分方程,得到了埋地管道的挠度、转角、弯矩和剪力的解析解。通过算例,编程计算得到了埋地管道内力和变形的分布曲线,由分布曲线可以看出滑坡边界和滑坡体中间位置是埋地管道最容易发生破坏的位置。选取主滑断面处剩余下滑力P0、管道径厚比D/t以及滑坡宽度L三个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各因素对埋地管道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滑断面处剩余下滑力和滑坡宽度的增大会使埋地管道的挠度、弯矩和剪力增大,因此在潜在滑坡区应尽量使用小管径、厚管壁的管道,并加强监测,以降低滑坡对管道运营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