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285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谢磊  胡勇有 《环境化学》2007,26(1):39-41
对复合絮凝剂CPAC的水解-聚合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PAC而言,O/A比值愈高,复合速度愈快,体系pH值上升愈慢,复合体系对-OH的络合能力愈强.与PAC相比,CPAC的结构形貌产生了较大变化,CPAC的聚集体尺寸明显大于PAC.较大的聚集体尺寸表明它在水中能有较大的伸展空间,可以在相距较远的颗粒物之间进行架桥,较高的枝化度和较粗的分支可以增加它与颗粒物的碰撞机会.  相似文献   
492.
近2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北京市出现了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化明显。利用1984年、1996年、2001年的陆地卫星TM影像和2005年的“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得到北京市1984—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21年间北京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城镇用地面积由1984年的484.86km2增加到2005年的1496.88km2;土地利用现状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及其郊区用地的特点;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由1984年的5860.36km2减少到2005年的4923.91km2;农村居民点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非城镇用地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法规的变革、人口的增长和卫星城的建设等因素促进了北京市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北京一号”小卫星是我国第1颗拥有自主权的卫星,可以较好地用来进行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93.
曲霉菌丝球HX对偶氮染料的吸附脱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富积和驯化方法选育出的曲霉菌丝球HX对不同种类染料表现出高效吸附性能,可在12h内完全吸附200mg/L的直接染料、分散染料及活性黄X-R的颜色,并且研究了碳源质量浓度、氮源质量浓度、盐度、培养条件及优化条件组合对菌丝球HX吸附活性艳红X-3B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碳源质量浓度的增加,吸附率相应增加,质量浓度为10.0g/L以上时,72h及以上的吸附率大于92.3%;氮源质量浓度高于0.75g/L时对吸附率影响不大;随盐度增加,染料吸附率有所下降.在温度为25~35℃、染料培养基pH为5.0~7.0、供氧充足的条件下吸附率较高.在所筛选的最佳吸附条件下,菌丝球HX对活性艳红X-3B表现出了更好的吸附效果.图6表3参9  相似文献   
494.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是科尔沁沙地广为采用的豆科固沙植物。为探讨采用小叶锦鸡儿固定流沙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选取5、10、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为对象,以半流动沙丘和天然群落为对照,研究了人工固沙群落发育过程中土壤磷酸单酯酶、蔗糖酶、蛋白酶、脲酶、脱氢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C、N、P质量分数的变化特征。土壤按5层取样:0~10,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随着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发育时间的增长,群落内土壤生物活性逐渐改善,沙土中5种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和P质量分数均大幅度提高,其中0~10cm土层增幅最大。土壤酶中蔗糖酶的活性增加最为迅速,5、10和22年生群落0~10cm土层中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是半流动沙丘的76.80,167.27和261.63倍。22年生群落的土壤生物活性已接近于天然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小叶锦鸡儿群落中土壤酶和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上表明,小叶锦鸡儿不仅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性能,而且表现出强大的改善土壤生物活性的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材料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5.
合理的产业环境政策取决于对烟气监测器以及短暂的可见与不可见排放的连续或定期采样和分析。为查明潜在污染状况、验证污染控制设备的最佳性能,进行达标考核、以及通告当地社区和相应管理层次的工业组织,均需进行排放源检测。有各种不同的仪器技术和方法可用来采集烟道和排气管内烟气流的代表性概率单位。这些技术均需专业人员参加。目前也有广泛接受的国际规范与标准,描述了采样技术与设备必须满足的要求。对于很多排放源的经常性监督来说,半定量技术也已证明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6.
低温下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膜床水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处理量为500 m3·d-1的厌氧膜床(SBAF)-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中,重点考察了低温条件下厌氧膜床水解作用对生活污水中难溶有机物的转化,以及水力负荷和温度对厌氧膜床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膜床对南方特有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平均COD<200 mg·L-1)有良好的水解处理效果.当进水流量为22~24 m3·h-1(HRT=5.8~6.4 h)、温度为13~15℃.进水平均溶解性有机物与总有机物之比(SCOD/TCOD)为40%左右时,经厌氧膜床水解转化后,平均出水SCOD/TCOD可提高至78%左右,污水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出水SCOD/TCOD值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明显,同时也受到进水水质和水力负荷的影响.在进水水质接近,进水流量为22 m3·h-1下,当温度由13℃降至6℃度时,出水SCOD/TCOD值降低了约50%,TCOD的去除率也由60%降至24%.在10~13℃下,控制进水流量在20~22m3·h-1(HRT=6.4~7.0 h),可有效改善厌氧膜床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97.
废水半硝化脱氮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的一种新的生物脱氮技术 :厌氧半硝化工艺 (SHARON)进行了介绍 ,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和新的生物脱氮工艺的原理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这种新工艺的理论基础、运行条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等 ,并对厌氧半硝化工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98.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蚯蚓(Opisthopora)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区蚯蚓的群落结构,污染指示种类,以及污染影响的毒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程度的增加,蚯蚓种类减少,蚯蚓体内重金属元素富集量增加,蚯蚓毒理实验表明:Cd中毒后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增加,脂酶工同酶活性减弱,Pb中毒后蚯蚓过氧化物酶和胆酶同工酶活性均增加。  相似文献   
499.
对用于危险废物鉴别的几种浸出方法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镀污泥为实验样品,对中国、美国和欧盟用于危险废物鉴别的浸出方法进行了比对实验研究,并对各种浸出实验的方法学依据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浸出方法的浸出率相对低,实验方法缺乏方法学依据,对危险废物的控制不利.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TCLP和SPLP方法分别针对工业废物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共处置和酸沉降对土壤或单独处置的废物的影响而设计;欧盟则根据不同类型的填埋场提出了不同的入场标准.这些思路和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500.
油田产生的高含油污泥,采用催化焦化的方法进行处理,回收其中的原油,分析了影响含油污泥焦化液相油收率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和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各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高液相油收率的含油污泥焦化操作条件;处理后的焦化固体产物能够达到农用污泥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