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从大庆油田受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较强破乳能力的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其24h破乳率>83%.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影响该破乳菌生长及破乳效能的发酵条件;考察了影响其破乳效能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破乳菌体生长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pH9、接菌量10%、培养时间40h;全培养液破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pH5、接菌量6%、培养时间20h;破乳的最佳环境条件为pH5~9,温度30~50℃、全培养液与模型乳状液体积比为1:5.  相似文献   
62.
以菌丝球作为生物质吸附剂,对17α-乙炔雌二醇(EE2)进行去除效果实验,研究了pH变化和铁磁纳米颗粒的加入对菌丝球吸附EE2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5.6时,菌丝球吸附EE2的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99%;菌丝球吸附EE2的效率随着EE2初始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当EE2初始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由于传质驱动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63.
北方某城市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选址方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建立和量化适于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选址的评价体系,以北方某城市A的水源地选址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从法律制约、环境质量、水资源保障和环境风险角度构建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共设立8个否定因子和20个评价因子,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依据环境标准和技术导则确定评分标准,可对多个选址方案进行评价与优选.研究表明,城市A的选址方案Ⅰ与方案Ⅱ均可做为水源地选址方案进行工程论证;城市A所处流域综合水质状况不佳,在后续的给水厂建设中应考虑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城市A的选址方案Ⅰ与方案Ⅱ的环境风险系数均较高,管理部门应依据选址方案的风险特征加强上游风险源管理.  相似文献   
64.
水厂常规处理对富营养化水源水中氨氮、亚硝氮及微污染有机物去除效果甚微.曝气式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对滤池出水的深度净化效果显著: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在37%左右,氨氮及亚硝氮平均去除率在95%以上.GC/MS结果表明总有机物由进水的24种减至出水的6种.  相似文献   
65.
采用固定化生物强化技术,研究了生物陶粒反应器中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效果.运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对微生物菌群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1.5m/h,气水比5:1,水温25~30℃,进水硝氮负荷为0.75~2.87kg/(m3·d),COD浓度负荷为7.46~10.03kg/(m3·d)的条件下,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对硝氮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93.10%,并且出水硝氮和亚硝氮的浓度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7.50%.DO的消耗和硝酸盐还原主要发生在进水端的0~0.5m区域内,反应器中DO浓度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根据DGGE指纹图谱显示,分离得到的4株好氧反硝化菌为假单胞菌属的不同的种,且在整个运行阶段稳定存在,始终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66.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处理含硝基苯微污染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晨  马放  山丹  杨基先  蓝远东  高国伟 《环境科学》2007,28(7):1490-1495
以硝基苯为主要目标污染物,探讨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工艺对含硝基苯微污染水的净化效能以及利用该工艺处理含硝基苯微污染水的可行性.采用筛选、驯化的工程菌,对活性炭(GAC)进行固定化,使之成为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处理含硝基苯微污染水.试验对比了IBAC和GAC去除硝基苯、高锰酸盐指数、浊度、UV254、氨氮、亚硝酸盐氮的性能,测定了炭柱进出水中生物综合毒性,考察了炭柱在接种后以及运行相对稳定时炭上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IBAC启动速度快,对微污染物净化效能较高;IBAC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更好,在遭遇冲击负荷时,恢复净化能力的时间较短;炭柱进水中硝基苯控制26 μg/L以下时可保证出水检不出硝基苯;加入硝基苯会明显增加水的毒性,IBAC出水毒性低于GAC出水;IBAC上细菌总量较高,沿水流方向,炭柱上的菌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67.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免烧结粉煤灰陶粒,并将其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AF)的填料用于深度处理乙烯化工厂二级生化出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COD为54.62mg/L、平均SS为33.93mg/L、平均ρ(NH3-N)为1.33mg/L的条件下,自制免烧结粉煤灰陶粒BAF平均COD去除率为57.14%,平均SS去除率为68.64%,平均NH3-N去除率为74.89%,均略高于普通商业陶粒BAF。自制免烧结粉煤灰陶粒BAF最佳反冲洗周期为2d,并具有反冲洗耗水量小、反冲洗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8.
用于石化废水处理的聚氨酯泡沫球形载体的挂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对用于石化废水处理的聚氨酯泡沫球形载体的挂膜方法进行了研究。直接挂膜时,投加石化废水生物处理剂后,载体出现了严重的堵塞现象,孔隙内无机颗粒含量较高,生物多样性差,从而无法保持稳定的石化废水处理效果。通过分析聚氨酯泡沫表层和孔隙内部附着的生物量及孔隙内附着物的粒度分布,采取间接挂膜法,即采用投加颗粒状物质活性炭、电气石及酵母粉的方式,对聚氨酯泡沫球形载体进行预挂膜后,再投加生物处理剂,进行进一步的挂膜。结果表明:间接挂膜法可有效地避免载体的堵塞问题,使得孔隙内部附着生长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从而在石化废水进水COD和NH+4-N浓度在280~420 mg/L和5~25 mg/L时,出水COD和NH+4-N浓度分别稳定在70 mg/L和3 mg/L以下。  相似文献   
69.
C/N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厌氧 缺氧 (A2 )SBR反应器中考察了C N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C N比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运行效果影响很大 ,控制C N比实际上就是控制了系统中反硝化菌和反硝化除磷菌 (DPB)这两类菌的优势生长 .要想获得理想的反硝化除磷效果 ,应尽可能使外碳源和硝酸盐不在同一时间内共存 ,否则需调整二者的比例才能获得氮、磷的完全去除 .本试验条件下 ,当MLSS约为 3g·L- 1 、SRT约为 14d ,若进水中耗氧有机物 (以COD计 )、NO- 3 N和可溶性P的质量比约为 2 5 0∶60∶8,系统的运行效果达最佳 ,去除N、P所需的耗氧有机物 (以COD计 )最少  相似文献   
70.
为实现混合底物的高效定向转化,以产絮菌根癌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F2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单一碳源及不同初始浓度对菌体生长、絮凝效能及絮凝剂产量的变化规律,采用BP算法构建絮凝效能及产量预测神经网络.产絮菌F2利用葡萄糖时的絮凝效能和产量分别为88.98%和2.20 g·L-1,过低的初始浓度将影响产量,不低于7.5 g·L-1为佳.以D-(+)-葡萄糖、D-半乳糖和D-甘露糖3种单糖为混合碳源,构建网络结构为3-5-2的产絮效能及絮凝剂产量预测模型,对两个输出层的预测误差范围均在4%以内,预测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浓度的最优解为6.59 g·L-1、1.32 g·L-1、3.57 g·L-1,经验证混合碳源发酵产絮可使絮凝效能和产量比单一葡萄糖发酵时分别提高6.87%和26.82%,本文为产絮菌F2利用含糖有机质废液发酵产絮凝剂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