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358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31.
阿卡波糖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发酵废渣,目前采用焚烧法进行处理成本高昂,亟须一种环保低廉的处理方法.采用多级厌氧系统对阿卡波糖废渣进行处理,进料负荷达到4.173 kg/(m3 ·d)时,多级厌氧系统平均总产气量为390.4 m3/d,出料平均可溶性COD为8946 mg/L,系统可将废渣中残余的菌丝体降解完全,废渣固体...  相似文献   
732.
甲醇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甲醇废水的来源、成分及其危害,并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甲醇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发展趋势及其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现有甲醇废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33.
柱状V/AC催化剂的再生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吸附SO2的柱状V/AC催化剂的热再生和NH3再生行为.结果表明:柱状V/AC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生成的SO2主要沿催化剂轴向由内部向外扩散.催化剂350 ℃NH3再生的效率高于热再生的效率.两次热再生后柱状V/AC催化剂的脱硫活性开始下降,而六次NH3再生后的脱硫活性仍保持不变,甚至还稍高于新鲜柱状V/AC催化剂的脱硫活性.柱状V/AC催化剂孔结构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NH3再生使催化剂表面含N官能团增加,保护了催化剂小于1 nm的微孔.  相似文献   
734.
基于偏最小二乘模型的河流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影响河流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子流域尺度土地利用与河流水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基于太子河流域遥感影像和水质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水质的影响程度.选取7个不同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百分比作为自变量X,总氮(TN)、硝酸根离子(NO_3~-)、氯离子(Cl-)与硫酸根离子(SO_4~(2-))这4个水质参数浓度值作为因变量Y,构建了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数据的偏最小二乘模型,并使用其余子流域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不同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指标TN与NO_3~-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决定系数R~20.62.其中,耕地面积变化对水体中TN浓度变化影响明显,居民及工矿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则对水体中NO_3~-浓度变化影响强烈.但对于Cl-和SO_4~(2-)来说,土地利用类型对其浓度大小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虽然太子河流域未利用地面积百分比极小(1.13%),但是未利用地面积变化对水质参数有较显著影响(影响系数0.24).  相似文献   
735.
花卉秸秆和牛粪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花卉废物和牛粪为原料 ,进行了温度反馈的通气量控制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 .一次发酵采用静态好氧床进行 ,过程控制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方法 ,周期 2 0天 ;二次腐熟采用周期性翻堆 ,周期 4 0天 .试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水分、pH值、有机质、湿重、干重、体积、湿容重、干容重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堆肥技术进行花卉废物和牛粪的联合堆肥可以有效控制堆肥过程 ,实现有机物料的快速稳定和去除水分 .  相似文献   
736.
湿地垦殖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溶解有机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三江平原天然沼泽湿地及湿地垦殖后的农田、弃耕还湿地、人工林地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0~10cm)的活性碳、氮组分: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有机氮(DO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小叶章沼泽湿地垦殖为农田后,表层土壤各活性碳、氮组分显著降低:MBC减少了63.8%~80.5%; MBN减少了56.3%~67.1%; DOC减少了43.1%~44.3%; DON减少了25.2%~56.1%.农田弃耕还湿和人工造林后表层土壤的活性碳、氮组分有明显恢复的趋势,各组分恢复到天然小叶章湿地土壤水平的36.1%~59.9%(MBC);46.7%~65.9%(MBN);67.0%~69.3%(DOC);81.2%~88.3%(DON),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MBC、MBN、DOC、DON变化的重要因素;各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的DOC、DON、MBC、MB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DOC的影响大于对DON的影响;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可利用碳、氮的来源不同是影响DOC、DON与MBC、MBN相关性差别明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7.
采用顺序提取的方法对南京市典型河流和湖泊水域的沉积物进行重金属化学形态研究,分析了Cu、Zn、Pb、Cd、Ni、Cr 6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水体沉积物中各个形态赋存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种元素生物有效性排序为:Cd PbZn Cu Ni Cr,其中Cd和Pb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其不仅会对上覆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对水生动植物也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另外,通过结果间接反映出受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大的水体,受污染的程度更高,各种金属元素赋存的形态也更易迁移转化,在环境治理方面更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38.
降雨入渗诱发斜坡失稳的物理模型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是诱发斜坡失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触发因素和动力来源。基于降雨入渗诱发斜坡失稳的物理过程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是评价降雨型滑坡的有效方法。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降雨入渗模型和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不同,将常用的降雨入渗诱发斜坡失稳的物理模型大致分为三大类:Green-Ampt入渗模型与无限边坡稳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模型(Ⅰ类)、Richard入渗理论与无限边坡稳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模型(Ⅱ类)、其他水文模型与边坡稳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模型(Ⅲ类),并对各种物理模型的假设条件、优缺点和适用性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实践中降雨滑坡评价模型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9.
油气开发过程含油废液中过高的盐含量是影响其生物处理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含油废液的特点,实验从油田废弃泥浆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嗜盐降解菌,该菌呈杆状,经BIOLOG鉴定系统与分子序列鉴定分析,该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研究了嗜盐菌的耐盐碱性及原油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菌适宜于碱性环境,适盐浓度范围为5 000~200 000 mg/L,7 d内对高盐含油模拟废水中原油的降解率高达60%,最佳降解条件为:菌液/培养液体积比1∶12.5,pH=9,NaCl浓度范围为10 000~50 000 mg/L,最佳N源和P源分别为(NH2)2CO和K2HPO4·3H2O。嗜盐菌的研究为高盐含油废液的生物处理拓展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40.
为了相对稳定地识别人员是否处于心理负荷状态,设计并实施含能材料起爆作业心理负荷诱导试验。首先对心理负荷诱导情况进行判断,然后分别采集27名被试在静息状态和实施含能材料撞击起爆作业状态下的眼动、心率变异性(HRV)和脑电信号(EEG),通过正态性检验和假设检验获得心理负荷表征指标并进行统计功效分析,依据表征指标,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心理负荷评估模型,最后采用被试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模态组合和分类器的心理负荷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双模态(眼动+EEG)下SVM算法和3模态下RF算法评估性能和稳健性较高,多模态信息组合具有优异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