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357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袁训超  王敏  郭逍宇  吴东丽 《环境科学》2022,43(8):4097-4107
浮游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在城市水生生态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但外界环境变化显著影响其在污染物降解和转化过程的作用.以高度人工化的北运河为研究区域,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了浮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以揭示以再生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城市河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机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季节性降雨和再生水补给物理扰动过程引起的水体扩散能力增强是夏季α多样性显著高于春季的直接原因,同时减弱了夏季浮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化程度.季节性径流和温度是影响高度人工化城市河道水文水质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季节性径流和温度变化引起的ČNO2--N和TP变化是河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春季季节性断流导致的北运河水体还原性状态,使得春季水体中富集的细菌大都为厌氧菌,如与溶解性有机物降解有关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与反硝化过程有关的纤细菌门(Gracilibacteria)等.而夏季季节性径流和频繁降雨以及河道闸坝、闸门开闭频率增高引起的水体复氧能力增强,一方面显著缓解河道营养物质污染,另一方面使得夏季水体中富集的细菌大多为好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如具有嗜高温特性的蓝藻(Cya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自养微生物,以及在污染物降解转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等.研究结果对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的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2.
陈婷  杜珣  陈义永  郭逍宇  熊薇 《环境科学》2023,44(11):6116-6124
浮游藻类是引起水华暴发的主要原因.为筛选潜在水华藻类,评估白洋淀水华风险区域,于2020年8月对白洋淀373点位展开浮游藻类调查.利用宏条形码技术分析,解析水华藻类群落组成,同时采用显微镜计数法统计藻密度.根据总藻密度对白洋淀不同区域的水华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进一步针对水华藻类群落,耦合淀区水质条件,探究白洋淀不同区域水华藻类群落空间差异驱动因子,以甄别影响水华藻类群落结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95%以上采样区域无水华风险(藻类密度<2×106个·L-1),仅5个样点存在轻微水华风险.但水华藻类群落分析共检测到了90种水华藻类,其中优势水华藻种有20种,隶属于以绿藻门、蓝藻门和裸藻门为主.水华藻类群落结构在不同区域上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P<0.05).关键驱动因子解析结果表明,总磷(TP)、总氮(TN)和氨氮(NH+4-N)是造成水华藻类群落结构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中,门水平上,蓝藻门水华藻类与以上关键因子显著正相关;种水平上,硅藻门和绿藻门水华藻类与关键因子响应更显著.因此,水华藻类群落...  相似文献   
733.
为加强中小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小学公共卫生相关文件、新冠疫情期间发布的相关文件、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等进行研究,以探究中小学校如何开展常态化危机管理并基于疫情防控政策提出中小学安全管理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小学校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保证,而疫情防控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了中小学安全管理的主体地位。基于危机常态化管理理念,借鉴疫情期间明确划分责任、加强重点管控等做法提出中小学安全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734.
为改进水样通过固相萃取柱的能力,合成了中位数粒径为88μm硅胶微球形填料,健合C18后,装填为600 mg规格的固相萃取柱,用于提取地表水中萘、苊、菲、芘.结果表明,水样可借助滤过吸咐装置,依靠自身重力通过该回相萃取柱,滤过流量平稳为10ml/min.水样固相萃取处理后,用气质联用技术测定,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4%,加标回收率为93.2%~105%.在地表水环境监测中,该固相萃取柱可用于水样萘、苊、菲、芘的固相提取.  相似文献   
735.
本文基于新颁布的《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从规范制定的背景,变革之处进行简析。以此前被废止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做为参考,解读了国家对于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新思路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736.
利用甘蔗渣生产纸浆厂堆垛蔗渣产生的渗出液CODcr浓度高达8000~13000mg/L,属于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将UASB废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处理清洁堆垛蔗渣产生的渗出液,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能降低废水处理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  相似文献   
737.
湿地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目前湿地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包括湿地评价技术、水文地貌分类法、生物完整性指标法、生境适宜性指标法、指示生物法、环境清单法和河流保护评价系统等,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由于传统湿地监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财力,加之许多湿地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因此建立湿地快速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成为当今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38.
为解决多场景保护层分析(LOPA)存在的问题,建立风险矢量导图,将事故场景、独立保护层、修正因子、事故后果发生频率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分别采用最大值法求和法计算后果发生频率,探讨多重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频率的最优计算方法;阐述点火源、暴露因子以及致死概率等修正因子的使用方法并提出改进建议,避免常规LOPA下致死概率过高的问题。以柴油加氢装置原料油缓冲罐液位过高风险点为例,进行多场景LOPA,应用综合计算法得出多重初始事件导致的液位高后果失效频率为3.2E-02。结果表明:风险矢量导图和正确使用修正因子可有效提高LOPA的质量;不同初始事件导致的场景失效频率值相差较大或存在共用保护层的情况适用最大值法,其他情况则可采用求和法;如果多场景同时适用最大值法和求和法,则采用综合计算法;求和法过于保守,最大值法过于乐观,综合计算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39.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政策的新形势下,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的老油田,在含油污泥和废 钻井液治理、生态恢复等环保隐患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未根除的情况下,又遇到了碳减排、甲烷和VOCs协同管控等新的环境问题,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这些老油田正常的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因此需要超前规划,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采取源头控制、提前预防等措施科学减污降碳,推进本质绿色发展,并集中力量加快清理现存环保隐患,为推进老油田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40.
Wheat is the second-largest food crop in Tibet, China.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ttern of wheat production in Tibet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potentially affecting the balance of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as well as food security.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wheat production can provide a necessary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wheat. Based on the wheat yield from 1990 to 2020 in 74 county-level units of Tibet,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 patterns of Tibetan wheat production and its impacting factors using the Gini coefficient, center of gravity move method, advantage index,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 an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GWR).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total wheat production in Tibet rose from 1990 to 1999, fluctuated, and then decreased from 1999 to 2020. The production area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ern Tibetan Valley and counties in the Three Rivers region of eastern Tibet. (2)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gglomeration pattern of wheat in Tibet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production center shows a slight fluctuation trend from west to east during the 1990-2020 time period. (3)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 index (CAI), Tibet’s wheat production in advantaged areas, slightly advantaged areas, slightly disadvantaged areas, and disadvantaged areas accounted for 13.5%, 8.1%, 9.5%, and 40.5% of the total production,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AI exhibits spatial agglomeration rather than sporadic distribution. The patterns are HH (high-high), LH (low-high), and random; 29 hot spo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Lhasa, Shannan, and Nyingchi, while the cold spo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Xigazê and Ngari; and (4) the impacting factors on Tibet’s wheat production mainly include effective irrigation areas an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level as positive factors, and regional gross agricultural product as the main negative factor. In addition, rainfall, other grain output, livestock inventory at the end of the year, and the number of non-primary industries also have an impact on wheat production. Wheat planting area in Tibet has been declining in recent years, thus exhibiting a significant pattern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The three 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erg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wheat production in Tibet are the irrigation condition, mechaniz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study suggests building a high-yield wheat area consistent with local conditions by strictly protecting arable land, improving irrigation conditions, and increasing machinery investment. Depending on the counties of high-yield areas, Tibetan farmers and herders should cultivate the bases of wheat production and build a wheat base for local wheat consumption. © 2022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