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篇 |
环保管理 | 5篇 |
综合类 | 43篇 |
基础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4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污水处理厂散发的含硫化合物和烃类化合物, 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控制与消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分析恶臭组分及污染物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的来源.针对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城市污水厂恶臭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实施,使长期以来中国反对食物浪费实现了由道德约束到法制治理的历史性转变。该法律是在当今世界食物浪费现象普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物浪费问题的背景下颁布的,意义重大。这部法律为中国反食物浪费社会实践提供了法律保证,也为全球反食物浪费事业提出了中国答案。《反食品浪费法》具有注重顶层设计、立法过程快捷简明,立法目的鲜明、节约资源融贯始终,法律措施全面、规制责任主体广泛,社会多元共治、凸显节粮治理效能,依法施策、致力于服务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德法并举、推动节粮意识转为法律约束等显著特点。从一年来的实践看,《反食品浪费法》在实施中,目前仍需解决进一步厘清权责、细化标准体系和加强基础支撑等关键问题,有关部门应着重通过采取建立长效监测评估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监测评估方法体系和加强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等措施,规范和指导《反食品浪费法》落地实施,充分发挥其规制和规范全社会各种各样食物浪费行为的作用,有效减少食物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4.
城乡交错带--特殊的生态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城乡交错带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城乡交错带与城市化和生态交错带的关系,并讨论了城乡交错带的城乡复合特征、界面效应及动态变化等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56.
高校实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开展实验项目风险评估是保障高校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保证实验项目安全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从预防高校实验项目风险出发,按照识别危险源、评估危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开展风险复评等方式进行实验项目风险评估,尽可能降低实验风险。 相似文献
57.
为评价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内文物保存大气环境的历史演变,本研究于2013-2014年度冬夏两季,对展示厅玻璃护围内(遗址区)、外(游客通道)的大气环境进行了监测与采样分析。结果显示,玻璃护围内存在温、湿度的季节性波动;遗址区PM_(2.5)质量浓度的夏季均值为18.414.6μg·m~(-3),冬季均值为28.0±18.9μg·m~(-3),遗址区与游客通道的I/O比值为0.62±0.23。仅在室外重度灰霾污染后,遗址区浓度高于游客通道。遗址区内气溶胶偏酸性,冬季酸性强于夏季。PM2.5各化学组成中有机物所占比例最高(42%~51%),二次无机离子(SO_4~(2-)与NO_3、NH_4~+之和)夏季占PM_(2.5)的37%,冬季占23%。遗址区内的文物依然面临微环境波动、气溶胶酸性和水溶性组分的物理与化学风化威胁。 相似文献
58.
59.
采用好氧-缺氧SBR系统,研究实际生活污水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与释放情况,重点考察硝化类型对脱氮过程中N2O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生活污水脱氮过程中N2O主要产生于硝化阶段,而反硝化阶段有利于降低N2O产生量.硝化类型对脱氮过程中N2O产生量有显著影响.全程硝化和短程硝化过程中N2O-N产生量分别为1.87,0.90mg/L,短程硝化过程中N2O产生量远低于全程硝化过程中N2O产生量.在DO浓度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应用实时过程控制,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可降低污水脱氮过程中N2O产生量. 相似文献
60.
DO浓度对生活污水硝化过程中N2O产生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确定污水脱氮过程中最优的DO浓度和曝气方式,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N2O产生量,采用实际生活污水应用小试SBR反应器,重点考察了不同DO浓度条件下,硝化效率和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量.结果表明,当DO浓度恒定为0.4mg·L-1时,虽然硝化过程所消耗的能量最低,但其氨氮氧化的速率较低.提高DO浓度,氨氮氧化速率可随之升高.低氨氮生活污水硝化过程中仍有N2O产生.DO浓度为0.4 mg-L-1和0.9 mg·L-1时,污水N2O产生量(以N计)分别为1.5 mg·L-1和1.6mg·L-1;而DO浓度为1.5 mg·L-1和2.0 mg·L-1时,N2O产生量则分别降低至0.5 mg·L-1和0.4 mg·L-1.当DO浓度高于1.5mg·L-1后,继续提高DO浓度,氨氮氧化速率升高的速率变缓,同时N2O产生量大幅降低.因此,从提高污水脱氮效率节能降耗和控制N2O产生量2个角度考虑,生活污水脱氮过程中控制DO浓度在1.5 mg·L-1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