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预测分析户外高温环境下电网作业人员热安全风险,采用预测热应激(Predicted Heat Strain,PHS)模型,考虑人体基础代谢率个体差异性和人体移动与风速对服装热阻和湿阻的影响,应用改进后的预测热应激模型对多种户外高温作业环境工况和不同劳动强度下电网作业人员的核心体温、出汗量等生理参数和最大允许暴露时长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户外高温环境中,随着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新陈代谢率的升高,电网作业人员的核心体温也随之升高,湿热环境中风速的增加会加剧电网作业人员的热应激;当电网作业人员从事代谢率为240 W/m2高劳动强度工作时,可接受的最大工作时长相比代谢率为190 W/m2中度劳动强度工作时长减小5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电网公司夏季户外工作组织策略制定和作业人员热安全防护提供参考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中尺度气象-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针对MEIC源清单中五大部门来源(工业源、电力源、民用源、交通源和农业源)对华东地区PM2.5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春夏秋季PM2.5约40%~60%来源于工业源,冬季由于采暖供热燃用大量散烧煤,导致民用源对PM2.5的贡献最大,在山东、安徽和江苏省等高值区贡献率超过50%;农业源、电力源和交通源对PM2.5影响的季节差异不大,农业源贡献约20%~30%,交通源和火电源贡献约10%.因此冬季需主要控制民用源排放,春夏秋季主要控制工业源排放,其次是农业源排放.一次PM2.5在工业、电力和民用源贡献的PM2.5中所占比例可达50%~60%;NO3-和NH+4在交通源贡献的PM2.5中总比例可达53%,在农业源中总比例高达93%;由于模式对SO42-模拟偏低,SO42-在工业源和电力源贡献的PM2.5中占比约5%~15%;OC对来自民用源的PM2.5有30%的贡献,BC对来自交通源的PM2.5有15%的贡献;Na+和Cl-对PM2.5的贡献在各大来源中均低于3%.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于2015年10~11月在南京北郊分昼夜采集PM_(2.5)样品,采用热光透射法(TOT)和离子色谱法对样品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左旋葡聚糖(levoglucosan)的质量浓度特征进行分析.观测期间OC和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3±4.9)μg·m-3和(1.1±0.9)μg·m-3,总碳TC占PM_(2.5)的质量分数为22.9%,OC/EC的平均值为7.4,SOC占OC的质量分数为51.9%.PM_(2.5)、OC、EC和SOC质量浓度都体现出夜晚白天的特征,白天OC和EC的相关性好于夜晚(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6和0.7).通过分析PM_(2.5)、左旋葡聚糖和SOC质量浓度以及后向轨迹和火点数据可知南京北郊在13~16号受到来自河北等地生物质燃烧远距离输送的影响.采样期间K+和左旋葡聚糖与OC、EC和SOC的相关性显著(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8、0.79和0.65),经受体示踪物方法估算采样期间生物质燃烧对OC的贡献为21.9%.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技术发展全生命周期时间跨度长、参与主体多的特点,国际上一些地区和机构探索出了成功的模式和经验,有效提高了水科技创新的效率.国际成功经验表明,社会重大需求、技术验证与示范的中试平台、技术创业孵化培育体系以及产业驱动的协同创新等关键要素可加速水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国家水专项等重大科技计划围绕上述要素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  相似文献   
15.
浒苔绿潮与苏北近岸海域营养盐浓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嵩  石晓勇  王婷 《环境科学》2012,33(7):2204-2209
根据2010年3~6月5个航次对苏北近岸浒苔绿潮暴发区海域进行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海域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和苏北沿岸流的影响,调查海区为营养盐高值区,为绿潮暴发提供了一定基础.溶解性无机氮(DIN)、磷酸盐(PO34--P)和硅酸盐(SiO23--Si)最高浓度分别为23.04、0.55和15.85μmol.L-1,春季浮游植物生命活动旺盛和浒苔绿潮对营养盐的吸收导致从第一至第五航次硝酸盐(NO3--N)、磷酸盐(PO34--P)、硅酸盐(SiO23--Si)和溶解性无机氮(DIN)整体呈下降趋势.此外,水体中N/P与浮游生物体中N/P越接近越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第四和第五航次的N/P比值比较有利于浒苔的生长.各航次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简单介绍了炼油碱渣废水的来源及特点,综述了近年来炼油碱渣废水中硫化物的去除技术(包括沉淀技术、氧化技术、生物技术、超声波技术、电化学技术等)的研究进展。结合各技术的特点分析指出:以催化氧化为核心,以高效、经济、条件缓和为主要目标的组合工艺的优化与集成以及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是炼油碱渣废水中硫化物去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储气罐作为空气缓冲装置,驱动各种工具、机械、车辆和仪表装置等。由于承受压力较高,工作环境恶劣,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压缩空气储气罐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使用十分广泛的一类压力容器,例如在工厂、矿山、农田水利的基础建设、国防科学实验等部门利用往复压缩机提供压缩空气,储气罐作为空气缓冲装置,驱动各种工具、机械、车辆和仪表装置等。由于承受压力较高,工作环境恶劣,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本文结合容器支腿角焊缝开裂、超温爆炸案例进行压缩空气储气罐常见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WRF-Chem模式对2015年12月21—23日南京一次重霾污染过程进行模拟.基于合理的模拟评估,采用大气传输通量计算法,着重分析了此次霾污染过程中模拟的南京地区PM_(2.5)的传输收支特征,以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传输对南京市PM_(2.5)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此次霾污染过程中,本地源与外来源区域传输共同影响着南京市的空气质量.PM_(2.5)的跨区域传输是此次重霾污染发生和消亡的重要因素.在霾污染事件的形成维持阶段,南京地区是作为周边地区PM_(2.5)的接收区,大气污染物主要由南京的西边界输入,大气污染物的外源输入是南京PM_(2.5)污染的主要贡献来源,占南京PM_(2.5)污染的84%.在霾污染事件的消亡阶段,南京地区则是作为周边地区PM_(2.5)的源,大气污染物主要由南京的东边界持续向外输出.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普兰店市成达磷肥化工有限公司硫酸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脱吸以往是采用乱堆瓷环填料 ,多年来由于脱气效率低 ,排出的污水中二氧化硫浓度很高 ,酸度极高。用白灰处理污水耗量较大 ,废渣很多 ,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目前采用斜交错聚丙烯填料代替原填料对二氧化硫进行脱吸。该种填料是用厚度为 0 .1 mm的聚丙烯薄片压制成波高 1 5 mm、波距 32 .5 mm、斜角为 60°的波纹板 ,每片波纹板宽 2 5 0mm。这些波纹板斜角交错地重叠在吸收塔内 ,组成一块与塔内径相同的规整填料 ,每层单元填料高度也为2 5 0 mm,相邻上下两单元填料层错开 9…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