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矿井水微量油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混凝剂和吸附剂的最佳投加量、PAC和PAM的最佳配比、吸附接触时间等技术参数与矿井水中微量油的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PAC与PAM最佳投加量的质量浓度分别是200mg/L和2mg/L;只投加吸附荆颗粒活性碳,微量油的去除率不高,其最佳投加量质量浓度为40mg/L;吸附接触时间对微量油去除率的影响不大;采取混凝、沉淀、过滤、吸附复合工艺,矿井水中微量油的去除率能达到96%,出水清澈,浊度≤2NTU。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甲胺生产废水中各有机物沸点的差异,利用盐酸作为掩蔽剂,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优化试验,对蒸馏法回收甲胺生产废水中甲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表明:在保温温度85℃,保温时间180min,掩蔽剂比(酸(∶氨+胺))1.1:1条件下,甲醇的回收率在80%以上,剩余的氨氮维持在0.4g/L,COD去除率约30%,掩蔽效率在97%以上,出水氯离子浓度为190~195mg/L,pH值6.94~6.99;余液中的混胺盐和铵盐通过蒸发结晶可制得高效氮肥。因此用蒸馏法回收甲醇具有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甲胺生产废水中甲醇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13.
改良剂对土壤铜镉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一次性添加木炭、石灰和磷灰石稳定化修复4年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中铜镉有效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改良剂的添加提高了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的含量,使铜镉由活性态向非活性态和潜在活性态转化,其中磷灰石和石灰的处理效果优于木炭处理; Biolog测试发现,培养192h,木炭、石灰和磷灰石处理土壤AWCD值(0.61、0.76和0.70)分别是对照的1.33、1.65和1.52倍;且Shannon和McIntosh指数均较对照有所提高,表现为:石灰 > 磷灰石 > 木炭,表明改良剂处理后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了其功能多样性.PCR-DGGE分析结果显示,改良剂处理后土壤细菌优势群的数量显著增加,木炭、石灰和磷灰石处理Shannon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22、0.39和0.2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酸度和重金属有效性是影响稳定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细菌结构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具有吸附能力的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会加剧其对环境的污染。该文通过紫外灯照射120 d对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3种微塑料进行老化处理,研究老化作用对微塑料吸附水土环境中磷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使微塑料表面出现大量褶皱、碎片和沟壑,比表面积增大,含氧官能团数量显著增加。相比于原始塑料,老化微塑料对磷的吸附量均有所增加,由此说明老化过程提高了微塑料的吸附能力。老化前后微塑料对磷吸附行为均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64),表明老化前后微塑料对磷的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老化前后的微塑料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61),表明磷在各微塑料上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p H对微塑料吸附磷影响显著,老化前后的微塑料随pH的增加对磷的单位吸附量均呈“U型”趋势,且老化后微塑料的吸附量均高于老化前。在pH为9时老化PE、PS、PVC对磷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752、0.758、0.896 mg/g。随土壤中微塑料添加比例的增大,土壤-微塑料体系对磷的吸附量提升有限;相较于添加原始微塑料的土壤-微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淮南潘一塌陷区底泥沉积物氮磷形态分布特征,在塌陷区不同采样点采集10个柱状底泥沉积物样品,分析在不同深度下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闭蓄态磷、钙结合态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塌陷区底泥沉积物中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随着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硝酸盐氮变化趋势不明显,亚硝酸盐氮在底层(6~8 cm)时有一明显上升过程。总磷中铝铁结合态磷含量最高,其次是钙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随着深度的增加铝铁/结合态磷有一下降趋势,钙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变化不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在环境保护领域逐渐得到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方法,遥感技术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环境遥感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环境遥感在环境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泰乐菌素作为目标有机污染物,系统研究了不同来源的纳米黑炭与腐殖酸的复合物对泰乐菌素的吸附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黑炭与腐殖酸复合后其对泰乐菌素的吸附明显增强;吸附在24h可完全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可以用二级动力学较好的拟合;且线性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吸附等温线;黑炭与腐殖酸复合后其对泰乐菌素的吸附受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吸附机制主要以疏水性分配、氢键作用和离子交换为主.  相似文献   
18.
采用S-15型生态厕所为试验装置,以粉碎的豆秸杆颗粒作为反应基质,对人粪便进行了好氧堆肥的减量化和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以确定豆秸杆是否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试验中检测了pH值、有机质和氮、磷、钾、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以豆秸杆作为生态厕所基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每周混合物干重降解率平均为37.49%,混合物干重累积降解率达95.23%,终产物pH值为7.2,有机物总量71.02%,氮、磷、钾含量分别为3.72%、1.53%和4.71%,反应终产物可作有机肥料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人们通常将生活饮用水加热煮沸后饮用,由于污染物种类、污染水平及加热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热煮沸后的饮用水水质并不一定会得到改善。改善加热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需要给水厂和用户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介绍矿业循环经济理论;分析煤炭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思考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