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堆肥式生态厕所处理人类排泄物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秸秆和木屑的混合物作为生态厕所反应基质,采用日本研制生产的s-15型生态厕所为实验装置,通过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将粪便转化为无臭味的水、二氧化碳和较干燥的有机肥.实验模拟实际生活,通过5~6人正常使用方式投加物料,旨在研究生态厕所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人类排泄物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物料投加量、使用周期、温度、含水率等指标的变化.发现生态厕所使用的第5~12周,温度在50℃左右,含水率稳定在50%~60%之间时生态厕所减量化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2.
矿井水微量油测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总结了工业废水中微量油测定的几种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并简要概括了这四种方法在测定微量油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不同碳源材料用于污水厂尾水生物反硝化碳源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污水厂尾水氮素高度硝化的现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固体碳源在不同的反应时间、硝氮进水浓度、碳源比例及温度条件下的反硝化速率及对硝态氮的去除率.结果表明,以麦秆为碳源去除硝氮最优条件是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0h,进水硝氮浓度为30 mg·L-1,麦秆与水的质量比为1:50;以PHAs为碳源去除硝氮的最优条件是温...  相似文献   
24.
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甲醇引起水体缺氧而发黑、发臭.甲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和甲醇,因此回收氨氮和甲醇不仅对水体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文章介绍了氨氮和甲醇回收的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沉淀-蒸馏法作为氨氮和甲醇的回收工艺,探讨了沉淀-蒸馏法应用于甲胺废水回收时工艺条件选择和影响.由于沉淀法...  相似文献   
25.
谢桥采煤塌陷水域氮、磷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谢桥塌陷水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1年8月和10月进行现场采样,分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磷空间分布特点及不同季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靠近农田的塌陷水域水体中氮、磷的含量高.从季节变化上,塌陷水域各监测点的总氮(TN)含量秋季高,夏季低,季节性差异较为明显;氨氮(NH4+-N)秋季含量明显高于夏季,且整体波动性大;塌陷水域中总磷(TP)的含量差异性及波动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6.
AMA254汞分析仪测定颗粒物中痕量总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MA254汞分析仪测定大气颗粒物和煤中的痕量总汞,建立了直接测定颗粒物中痕量总汞的分析方法.测定结果表明,在汞绝对含量为0~35ng范围内线性良好,测定大气颗粒物和煤中的痕量总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6ng/m3和0.02ng/g,标准样品测定的RSD≤0.78%,加标回收率为92%~108%.该方法具有无需消解直接进样测定、极其简便、省时等特点,适合多种固体样品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27.
变色酸比色法测定甲胺生产废水中甲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变色酸比色测定甲胺生产废水中甲醇的方法,确定了最大吸收波长,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mg/L-7.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7mg/L,标准溶液测定的RSD≤0.9%,废水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8%-101%。  相似文献   
28.
焦岗湖水环境重金属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焦岗湖湖体布设13个采样点,测定水体7种元素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探究其分布特征,并基于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7种元素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焦岗湖水体中7种元素测定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标准要求;元素Pb、Cr、As、Mn、Cd来源于人为污染,Ni、Cu来源于自然资源;焦岗湖水体入湖口存在总健康风险,而单一重金属不存在健康风险,总健康风险值整体呈现西半湖高于东半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采煤塌陷区水污染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PSS17.0中因子分析模型对淮南市潘一矿采煤塌陷水体常规水质指标进行污染源解析,结果得出4种主要的污染源,F1主要代表了氮磷肥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矿井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混合污染,方差贡献率为42.991%,F2代表了矿井水污染,方差贡献率为20.180%,F3主要代表了农村污水和矿业废水混合污染,方差贡献率为13.299%,F4主要代表了煤矸石淋溶水污染,方差贡献率为11.546%。  相似文献   
30.
氮素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和氮素间存在相互作用,从而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甚至产生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风险,为探究自然环境中微塑料与氮素的相互作用行为,本文进行了聚氯乙烯(PVC)微塑料紫外老化前后对氮素的模拟吸附实验。所得结论如下:PVC微塑料对氮素存在吸附作用,且紫外老化作用明显增强PVC微塑料对氮素的吸附能力,同时老化时间越长吸附能力越强。聚氯乙烯微塑料颗粒对氮素的吸附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的拟合,且在24h左右时接近吸附饱和。此外,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该吸附过程均表现出较好的拟合度,表明微塑料对氮素的吸附过程包含多种方式,为单层物理吸附和多层化学吸附相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