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81.
响应面法优化Fenton氧化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拟丙烯酸废水为研究对象,选择过氧化氢加入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pH、温度为自变量,以丙烯酸废水TOC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TOC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回归方程求解和响应曲面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选取的5个自变量与TOC去除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确定Fe...  相似文献   
582.
好氧发酵(堆肥)技术是实现有机固废无害化的重要手段,但传统自然堆肥技术发酵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操作环境差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以研发有机垃圾强化快速好氧发酵工艺为目的,通过筛选环境温度、微生物接种、辅料投加、搅拌通风频率等强化堆肥关键可控因素,系统研究各项参数对有机垃圾好氧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25 ℃),合理控制搅拌通风频率(每小时搅拌通风30 min),接种丰甜复合菌种,添加辅料等手段可有效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发酵效率。该研究成果对机械强化快速好氧发酵设备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3.
采用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处理新鲜采摘的桂花,利用飞行时间质谱(GC-Q-TOF/MS)法定性分析β-紫罗兰酮,考察β-紫罗兰酮的碎裂方式,再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多重反应监测(MRM)定量分析桂花中β-紫罗兰酮.该方法在2.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8.67 ng/L...  相似文献   
584.
6月30日上午10时35分,一辆超载大货车突然失控,将一辆载满25名乘客的中巴客车拱下30米深的山谷,车上有11个学生,5个教师。大货车接着又连撞4车,其中一辆运载汽油的货车起火爆炸,最后侧翻  相似文献   
585.
通过装饰不锈钢管抛光粉尘治理实例,介绍了密闭罩的设计、除尘机理,以及装置的降噪,防腐、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586.
以两步水(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磁性Mn_(0.6)Zn_(0.4)Fe_2O_4@Cd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S_(BET))、扫描电镜-能谱(SEM-EDX)、紫外漫反射(UV-vis)、透射电镜(TEM)、磁滞回线(VSM)和价带能谱(VB-XPS)等手段对制备的铁氧体、CdS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发现,得到的材料元素含量与设计预期值吻合,纯相晶格参数与理论值匹配较高,特征峰证实复合材料中存在尖晶石铁氧体和CdS晶格;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表明,CdS有效地附着在铁氧体上,且在可见光区发生了红移.利用该材料对亚甲基蓝(MB)进行了暗室吸附和光催化活性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吸附速率较快,适宜用Langmuir模型描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容量q_(max)高达79.6 mg·g~(-1);在测试的3个样品中,复合物光催化活性最高,经5次重复光催化实验,MB的降解率仍可保留在50%以上,且易磁分离回收;此外,通过自由基和空穴捕获实验、光致发光(PL)和电子顺磁共振(ESR)测试分析提出了MB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587.
为获得培氟沙星废水高效去除的环境友好型吸附剂,以城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了SBC(污泥基生物炭),并采用氧化石墨烯(GO)对其改性得到GO-SBC(氧化石墨烯改性生物炭),利用S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生物炭对培氟沙星的去除效果,并通过吸附模型和FTIR、XPS表征技术进一步探究了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①改性后的GO-SBC表面更加粗糙,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②动力学吸附研究表明,GO-SBC对培氟沙星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37.51 mg/g,比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容量提高了40.32%,且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③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④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⑤GO-SBC对培氟沙星的吸附机制主要有两种作用,一种是π-π相互作用,另一种是GO-SBC的N—H与培氟沙星的C—H相互作用.研究显示,GO-SBC是一种高效去除培氟沙星的吸附剂,这为城市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出路,也为抗生素废水治理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88.
车辆限行前后奥运场馆附近空气中苯系物污染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好运北京"体育赛事车辆限行前后对北京奥运场馆,即四环路健翔桥附近空气中的6种苯系物进行了连续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被测空气的苯系物中甲苯所占比例最大,为32.1%~42.5%,限行后总苯系物平均质量浓度降低了近47%。车辆限行前后,苯系物呈现类似的日变化规律,在交通早、晚高峰时出现峰值。限行前苯系物处于累积状态,日最高值出现在18点,限行后苯系物处于扩散状态,日最高值出现在8点。苯系物来源解析表明,整个交通管制期间苯/甲苯浓度的比值为0.49~0.55,且各苯系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证明被测空气中苯系物具有良好的同源性,均来自汽车尾气。限制车流量可有效降低空气中苯系物浓度。  相似文献   
589.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介绍了生物法、化学法、物化法和循环利用等 4类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和研究进展 ,可供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技术选择和开发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90.
红色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以国家公布的11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例,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基尼系数,从空间分布、区域空间差异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分区等角度分析了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和全国八大一级旅游分区两种尺度的测度中都呈集聚型分布,不同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历史主题。最后,提出在今后的红色旅游发展和新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中做好规划和宣传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区域整合,推进红色旅游产品向主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