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北京夏季大气HONO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2007-08-14~2007-08-24期间,利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技术,对北京市大气中HONO、NO2和O3等污染物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了HONO和NO2的日变化特征,讨论了夜间直接排放对HONO来源的贡献,进行了24 h和夜间13 h HONO非均相反应形成与黑碳气溶胶(BC)和相对湿度(RH)等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ONO和NO2均在01:00左右达到峰值,HONO的另一峰值浓度出现在06:00,比NO2第2个峰值出现时间07:00早1 h;夜间(19:00~次日07:00)直接排放对HONO的贡献最大达到31.3%,出现在20:00,平均贡献为15%;夜间HONOcorr/NO2比率与BC和RH具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说明HONO的非均相生成速率与NO2的浓度以及反应介质BC表面的吸附水的浓度即RH成正比,得到夜间HONO平均转化率(HONO/NO2)为0.8%·h-1;而且RH的增加对HONO的非均相形成有利,但是当RH>80%对反应也将产生抑制作用,通过对监测期间的个例分析也证实了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漳州市某化工公司发生的浸泡罐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提出了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与建议,对化工类事故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4.
115.
随着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学品的毒性相关信息与日俱增。现今快速发展的数据挖掘技术和机器学习等计算机方法为化学品的毒性预测和风险防控提供了新途径。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 AOP)将化合物的结构、分子启动事件和生物的有害结局建立关联,为污染物的毒性测试、预测和评估提供了新的模式,最终实现风险评估并应用于管理决策。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建模、分子模拟以及多组学技术在AOP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综述主要介绍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在毒理学中的应用方法,涉及QSAR建模、分子模拟及组学等方面,并结合实例分析系统阐述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与方向,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的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116.
在明晰高质量发展时期港产城融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港产城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我国环渤海12个城市港产城融合水平、时空特征与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2个城市的港口、产业、城市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港产城融合水平以磨合型为主,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网络结构形态,融合水平不平衡现象在高质量发展时期更加突出,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城市发展水平。基于各城市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与障碍因素,提出环渤海地区港产城融合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林丹、毒死蜱对淡水藻类毒性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两大类农药,以有机氯农药林丹以及有机磷农药毒死蜱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它们对长江中下游常见的3种淡水藻类包括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的毒性效应。通过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林丹和毒死蜱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林丹和毒死蜱对3种藻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强,其中低质量浓度的毒死蜱对铜绿微囊藻和普通小球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验还获得了两种农药对3种不同藻类的急慢性毒性数据,以96 h生物量计,林丹对铜绿微囊藻的EC50=442μg·L-1,LOEC=120μg·L-1,NOEC=60μg·L-1,MATC=85μg·L-1;对普通小球藻的EC50=524μg·L-1,LOEC=128μg·L-1,NOEC=61μg·L-1,MATC=88μg·L-1;对梅尼小环藻的EC50=11 849μg·L-1,LOEC=1 295μg·L-1,NOEC=406μg·L-1,MATC=725μg·L-1。毒死蜱对铜绿微囊藻的EC50=2 720μg·L-1,LOEC=1 026μg·L-1,NOEC=615μg·L-1,MATC=794μg·L-1;对普通小球藻的EC50=5 374μg·L-1,LOEC=1 978μg·L-1,NOEC=1 172μg·L-1,MATC=1 522μg·L-1;对梅尼小环藻的EC50=11 109μg·L-1,LOEC=2 792μg·L-1,NOEC=1 355μg·L-1,MATC=1 945μg·L-1。结果表明,林丹和毒死蜱对3种藻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毒性数据显示相比于梅尼小环藻,铜绿微囊藻和普通小球藻对两种农药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8.
针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体制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体制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特种设备检验体制战略矩阵,提出改革完善我国现阶段特种设备检验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家居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家居生活人性化、智能化,智能家居由此应运而生。智能家居行业的诞生,除了给人们带来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体验之外,还能通过更精确、更方便地控制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比如有些系统可通过对室内光线、温度的检测,自动调整窗帘高度、遮阳板角度甚至墙壁角度,以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同时达到通风透气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有的系统可通过让住户随时看到能源消耗量,以达到控制能源消耗的目的;有的智能家居产品本着低碳节能的原则,采用了太阳能供电技术,因而即使停电,也不会影响到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市场潜力巨大,安防设备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但大范围推广仍尚待时日。智能家居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因素阻碍了其大范围推广?本期"企业论坛"栏目,我们邀请到了一些智能家居方面有所建树的安防企业相关负责人,与他们畅谈安防企业如何积极融入智能家居的一体化发展,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20.
研究了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2,2,4-三氯-5-甲氧基-环成4-烯-1,3-二酮(TCMCD)的水解机理,结果表明,TCMCD在水中发生不可逆的水解反应,生成2,5-二氯-3-羟基-4-甲氧基-环戊-2,4-二烯酮(DHMCD)和3-氯-2-羟基-4-甲基-5-氧-2,5-二(氢)-呋喃-2-甲酸(CHMDFC)或二者的镜像异构体,CHMDFC继续反应生成3-氯-2-甲氧基-4-酮-戊-2-烯二酸(CMPE),pH值升高,水解速率加快,而温度对高pH值条件下TCMCD的水解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