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活性炭负载镍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脱硫性能。为研发适合钢铁企业烧结烟气低温脱硫的活性炭,以椰壳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镍浸渍法制备载镍活性炭,使用模拟烧结烟气开展了炭基和载镍(0.5%、1%、2%、3%、4%)活性炭(0.5Ni/AC、1Ni/AC、2Ni/AC、3Ni/AC、4Ni/AC)脱硫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炭基和催化剂进行表征。炭基脱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时,炭基活性炭脱硫效果最好,反应温度越低对物理吸附越有利,反应温度越高对化学吸附越有利;分析表明炭基脱硫机理为SO_2、O_2和H_2O被活性炭吸附成为吸附态,主要在微孔条件下形成硫酸。载镍活性炭脱硫反应温度、空速和SO_2入口质量分数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时,1Ni/A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硫率,其保持100%脱硫率的时间长达120 min;脱硫剂的脱硫率随空速的升高而不断下降,低空速有利于反应的进行;SO_2的入口质量分数在0.1%~0.3%时,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分析脱硫前后催化剂表征结果可知,脱硫反应后会在活性炭孔表面出现大量脱硫产物,堵塞了活性炭孔道,覆盖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中断了催化剂脱硫反应链。当焙烧温度大于900℃时,镍全部以单质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中;600~800℃焙烧温度条件下,脱硫剂具有较高的脱硫率,镍的主要存在形态为Ni O。当Ni的负载量为1%时,脱硫剂具有最好的脱硫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烧结烟气低温脱硫及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以七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氯化消毒副产物--2,2,4-三氯-5-甲氧基-环戊-4-烯-1,3-二酮(TCMCD),总收率为13%,产品纯度在98%以上.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对TCMCD进行表征,进一步确认了副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33.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小气候的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川西亚高山白桦林(海拔2 540 m)内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5 cm和15 cm层温度等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林冠下的太阳辐射日进程与林冠上的不同,但辐射强度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林冠下太阳辐射日总量不仅受林冠上辐射日总量的影响,也受森林群落生长季节的影响;春、夏和秋季,林冠下平均辐射日总量分别占林冠上平均辐射日总量的53.1%、39.4%和55.8%.2)夏季,白天空气温度高于土壤温度,而夜间则相反;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日极端温度出现的时间不同步,空气温度对太阳辐射强度的敏感性比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高.3)春季,土壤表层>4℃的积温高于空气和土壤底层>4℃的积温;夏季,>4℃的积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林冠下空气>土壤5 cm层>土壤15 cm层,而秋季的比较结果与之相反;空气日平均温度与土壤日平均温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4)林冠下的空气相对湿度(RH)比林冠上的高,林冠下的空气RH日变幅和季节性变幅比林冠上的小.图7表1参19  相似文献   
34.
用蚜虱净配成含吡虫啉有效成分0.0125%、0.025%、0.05%、0.10%、0.20%的河砂和干净的河砂(对照)放在同一培养皿中让白蚁选择爬行和栖息,以及一系列浓度药液浸木块让白蚁取食,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吡虫啉对家白蚁无驱避作用,更适合在我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吡虫啉防治家白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与河沙混合成含有效成分(%)0.10、0.05、0.025、0.0125,家白蚁饲养其上,48~72h内100%死亡,浓度越高,死亡越快;白蚁也不能穿过以上述浓度配制的长10cm沙土管,对照则穿行自如;以上述浓度药液浸的杉木块,也完全防止白蚁取食,对照则严重被食.在室外(2004.5~2005.5),家白蚁不能通过含0.05%及0.10%药液淋浇(1000ml/40×50cm)的土壤,去取食试区中心的无药木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不用有机溶剂,无刺激气味,运储施工方便,可以认为它是当前最高效的环保型白蚁防治药剂,并建议生产中以0.05%(10%可湿性粉剂稀释200倍)用于室内防治,0.10~0.05%(稀释100~200倍)用于室外防治.  相似文献   
36.
叶面喷Ca2+增加海滨锦葵幼苗对高温的适应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 mmol.L-1CaC l2溶液喷洒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幼苗叶片,7 d后将其转移至40℃培养箱中高温培养,定期测定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Ca2 处理组海滨锦葵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组低,萎蔫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根系活力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Ca2 处理可有效抑制膜透性的加大,提高Ca2 -ATPase活性。Ca2 处理能提高海滨锦葵幼苗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37.
Y系列电机风罩底部是由8×8mm小方孔,间距2.5(其中Y280,间距2mm)密布成圆,见图一。Y200~Y315风罩有484~1966个方孔。若采用多孔模,至少要两次以上的冲孔。  相似文献   
38.
生物炭墙对紫色土坡耕地中氟苯尼考迁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批量平衡实验,研究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中氟苯尼考吸附-解吸特征及生物炭施用的影响,此外,开展野外坡底生物炭(重量占比5%)可渗透反应墙的构建试验,观测自然降雨条件下该反应墙对坡耕地小区中氟苯尼考随地表径流与下渗水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紫色土中的等温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在低浓度范围内(<2mg/L),生物炭的施用一方面提高了其在紫色土中的吸附量,吸附过程可能以内扩散为主,另一方面,显著降低其解吸量;紫色土坡耕地中的淋溶作用是氟苯尼考的主要迁移方式;坡底生物炭(5%)渗透墙的构建有效地减控了其在紫色土中的淋溶迁移以及深层侧向迁移.  相似文献   
39.
联苯胺及其同类物衍生染料的致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苯胺及其同类物用标准的Ames试验均显示强致变性,但其衍生染料却大都不显示致变性。1977年Sugimura提出,在活化系统中加核黄素以增强某些偶氮染料的致变性,1982年Prival修改Sugimura的方案,建立了专供偶氮染料致变性测试的改良方案。我们基本上根据这个方案对上海仍在使用的22种联苯胺及其同类物衍生染料及7种其它结构偶氮染料进行了致变性检测。  相似文献   
40.
二硫化四甲基秋蓝姆(TMTD)为秋蓝姆类化合物之一,为常用橡胶促进剂,并广泛用作种子、水果、蔬菜等的杀真菌剂,甚至掺入肥皂制造香药皂。因此TMTD可通过许多途径与人体接触,TMTD属中等毒化学物质,但随着遗传毒理学研究的进展,用新的检测方法全面评价这类毒物的毒性巳势在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