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从产量、经济效益、辅助能效益和光、热利用效益等方面,研究了旱地间、套种植多熟制5种模式的效益,分析了复种指数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关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系统决策法对各种模式进行了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模式的优劣顺序是 C→E→DB→A,其中以小麦 蚕豆-玉米 黄豆-红苕和大麦 蚕豆-玉米-红苕两种模式较好;复种指数与光、热资源利用率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42.
为构建河南省淮河流域内伏牛山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演替序列,选取了登封市、鲁山县、确山县和泌阳市4个典型地点,利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调查了不同演替系列的主要群落类型,采用排序并结合演替度、分层频度等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区域的演替序列。结果表明:河南省淮河流域伏牛山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被群落可分为5种类型,即生态林封禁抚育群落、灌草坡封禁保护群落、梯田耕作经济林群落、梯田经济林弃耕群落、禁牧禁樵生态林群落;群落稳定性大小依次为栎类林、经济林与人工针叶林;植被演替可构建为自然恢复、人工种植后的自然恢复、人工经济林、进展与逆行等4个演替序列;其基本序列可识别为草丛、灌丛、人工林、经济林弃耕恢复林、栎类幼龄林、栎类中龄林等,演替度平均值分别为1.06、5.33、6.19、11.09、12.86、12.26;阔叶树种通常具有较大的分层频度,表明其良好的进展性与稳定性,以其为主要种类所构成的群落类型基本上均处于演替序列中的后期阶段;因此,可以将阔叶林以及特殊条件下的人工林设定为该区域生态恢复的目标植被类型。将几种演替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可以较全面地从区域微观尺度上揭示植被的演替过程,能较好地阐明植被演替过程;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动态与水文生态功能动态相关性、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恢复目标的制定与过程设计、以及流域生态保护策略制定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现代农业是一种发达、先进、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发展之所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与质量,增强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抗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全球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但现代农业也绝非是完美无瑕和万能的,其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更是显而易见和难以避免的,乃至一定程度地障碍、制约或威胁农业的持续发展。文章深入分析和阐释了现代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设施化和生物化等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体系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和危害,并指出应正确看待、理性认识、深入探究和积极应对系列相关问题,力促和确保现代农业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以及资源节药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4.
4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创建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企业要在改革中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更新安全管理观念,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制度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效应,扎扎实实做好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一、现代化企业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6.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从选取生态因子人手,采取定量分析的手段,研究了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用8个生态因子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能够反映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并且具有计算简单和直观的效果。综合看来,定量方法对评价生态和景观受影响的程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7.
48.
皮革废水中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导致常规好氧生化处理速率低、效果差。实验考察了在US(超声波)、UV(紫外光)、US/Fenton、UV/Fenton等高级氧化技术强化作用下的生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质和实验条件下。废水经US、UV处理30min后可使后续生化反应速率显著提高,分别反应8h、24h后的COD去除率即可达到直接经微生物处理48h后达到的48%,但延长反应时间至48h对COD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Fenton试剂强化US、UV的处理效果要高于单独US、UV工艺.经30min预处理,随后在徽生物作用下分别反应4h和8h即可达到45%和51%的COD去除率,同时延长反应时间也能使最终COD去除率明显提高,反应48h后,COD去除率可分别提高至64%和72%。  相似文献   
49.
1、绪言近年来,饮用水用氯消毒处理,被怀疑有致癌性的氯仿等三卤甲烷(THM)生成,因此寻求抑制和消除卤化物的措施,成为世界上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消除卤化物的措施有:(1)用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以去除形成 THM 的物质;(2)改变消毒方法;(3)改变投氯位置。但采取(1)法并不能使形成THM 的主要物质腐植质(富里酸,腐植酸,胡敏素)达到很低的浓度,特别是腐植酸中分子量小的富里酸。除了联合使用活性炭或臭氧氧化和微生物处理外,再  相似文献   
50.
太行山针、阔叶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归还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针太行山地区针、阔叶森林凋落物分解特征,以刺槐和侧柏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其凋落物养分归还和营养元素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柏和刺槐林年凋落总量分别为7494.71和5372.34kg/hm2;凋落物中落叶比重最大。为减少养分流失,阔叶林树刺槐的N、P养分回流现象明显,其中N回流率约为34%~53%,P回流率约为28%~56%;而针叶树侧柏的养分回流现象不明显。森林凋落物3种元素含量以Ca最高,其次是N,含量最低是P;阔叶林凋落物中N、P含量明显高于针叶林。凋落物N、P迁移符合富集-释放模式;Ca为直接释放类型。刺槐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快于侧柏,其完全分解时间分别为7.7和12.8a。侧柏在养分年归还总量、Ca的年释放率以及P、Ca的周转时间要优于刺槐,而刺槐在N、P年释放率以及N周转时间比侧柏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