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0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706篇
安全科学   326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204篇
综合类   1899篇
基础理论   348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142篇
社会与环境   183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基于春节前后(2018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宝鸡市高新区宝鸡文理学院站点的黑碳气溶胶(BC)、浊度仪、颗粒态污染物(PM_(10)、PM_(2.5)和PM_(1.0))、气态污染物(CO、NO_2、SO_2和O_3)的逐时数据及常规气象数据,对宝鸡市高新区BC气溶胶的时间变化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BC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01—5.62μg·m~(-3),平均浓度为0.63μg·m~(-3).BC与风速和能见度均呈负相关.观测期间BC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峰值出现在09:00和19:00,谷值出现在05:00和16:00;寒假前BC浓度昼夜变化整体高于寒假期间和春季开学,可能与寒假前频繁的人为活动,不易扩散的气象条件有关.BC占PM_(2.5)的0.84%,其吸收作用占大气消光的2.14%.除O_3外,BC日平均浓度与PM_(2.5)、CO和NO_2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6、0.623和0.473,说明BC气溶胶与之均有部分共同源.  相似文献   
162.
163.
164.
通过对思雅河流域连续3年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结合遥感影像获得其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据此研究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2014年间思雅河流域自然、农业景观面积占比减少,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研究期间除TDS年均值略微下降外,其余水质指标的年均值几乎均呈递增趋势,尤以TSS和COD增加最显著;TSS、COD、NH 3-N和TP的相对标准偏差均>0.1,显著高于其余参数,说明其波动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水环境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为第一主成分(TSS、COD、NH 3-N和TP)。贵安新区大学城建设活动加重了思雅河流域水体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165.
为了观测过巷道轴线平面上应变局部化带及裂纹的发展演化规律,开展了黏土半巷道围岩模型三轴压缩实验研究。半巷道围岩模型的观测表面处于平面应变状态,且分步开挖巷道。在每次巷道开挖之前,对半巷道围岩模型卸荷。每次巷道开挖之后,再对半巷道围岩模型加荷。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观测了观测表面的最大剪切应变场,并统计了裂纹面积百分比随纵向应变的演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当纵向应变较高时,在半巷道围岩模型的观测表面上,出现了由巷道两帮或两帮与掌子面交点处发展出的应变局部化带;另外,还出现了距离巷道表面较远的应变局部化带。由此可以推出,垂直于巷道轴线平面上将会出现分区破裂化。裂纹面积百分比随纵向应变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阈值(可识别的裂纹面积的最小值)的增加,裂纹面积百分比降低,但降低的速度越来越慢。剪裂纹主要位于巷道的两帮;拉裂纹遍布各处,呈现一定的等间距性。  相似文献   
166.
马晴  康宇  宋卫国  曹洋 《火灾科学》2021,30(1):46-53
当前行人疏散实验中基本图计算方法通常是通过对每个行人进行跟踪实现的.但这种跟踪方法难以实现实时人群动力学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深度基本图网络.实验提出的网络框架由两个模块组成,即多尺度递归卷积神经网络(MSR-Net)和光流模块,分别对行人密度和行人速度进行估计.具体来讲,MSR-Net学习了输入图像与行人密度图之...  相似文献   
167.
基于FHWA的兰州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美国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预测模型(FHWA)和国内学者在该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选择兰州市主、次干道共计52条、142个监测点的建模采样数据,并应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影响道路交通噪声的各个因子与道路交通噪声的相关性,最终得出了符合兰州市道路交通特征的噪声污染统计预测模型.随后通过兰州市15个监测点的预测与实测对比验证后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此模型可应用在兰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预测评价中.  相似文献   
168.
强磁场影响下菌株B1对染料的脱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校园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人工合成染料酸性红B有一定脱色能力的菌株B1(芽孢杆菌属),经过6.0、8.0、8.0T的强磁场分别作用30、15、30 min后进行了脱色试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染料脱色模型.结果表明,强磁场对B1具有诱变作用,能使其脱色能力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69.
净化三苯废气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于疏水性有机物质,真菌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对干燥、酸性等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研究采用生物滤池处理含苯、甲苯、二甲苯(三苯)废气,通过对生物滤塔填料附着微生物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初步鉴定表明,过滤塔内的微生物为丛梗孢科木霉属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Fr),该真菌对高浓度有机废气有很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0.
采用温室栽培试验比较莴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TOC、Pb化学形态和有效Pb含量的变化,研究根际土壤pH、TOC和Pb化学形态变化对土壤Pb有效性的影响,并为低分子有机酸作为提取剂研究土壤Pb植物有效性进行尝试.研究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相比,莴笋根际土壤的pH降低,TOC含量增加.随着土壤Pb处理浓度的增加,根际土壤的酸化作用增强,TOC含量进一步增加.与非根际相比,根际交换态Pb含量较高.随着Pb(NO3)2添加量的增加,Pb的形态发生了由残渣态向碳酸盐态和交换态的转化.在土壤风干过程中,Pb的交换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态增加.由于受到根际酸化作用和TOC结合的影响,根际土壤有效Pb含量高于非根际,并且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有效铅含量增加.风干土壤有效Pb含量高于新鲜湿润土壤.根际土壤交换态和碳酸盐态Pb含量的变化影响根际土壤Pb有效性.与莴笋体内Pb含量的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用低分子有机酸提取的莴笋根际新鲜湿润土壤中的Pb可以表征土壤Pb对莴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