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599篇
安全科学   334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186篇
综合类   1710篇
基础理论   261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174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兵器工业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和高危险性,决定了其开展安全评价的必要性。本文陈述了兵器工业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评价的发展,对安全评价机构选择、评价双方关系、企业态度、安全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我院英语分级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我院英语教学状况,英语公共课有必要改革"单一目标"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目标个性化分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素质.文中具体探讨了多目标个性化分级教学模式的内涵、实施的前提条件、依据及策略.  相似文献   
63.
为分析共因失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影响,将二元决策图(Binary Decision Diagram,BDD)与共因失效理论引入到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分析中。利用逻辑相邻优先组合法(Logic Neighbor Priority Connect,LNPC)将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故障树模型转化为BDD模型并求取其可靠度表达式,利用隐式方法对考虑了共因失效的接触网系统可靠度进行计算,利用MATLAB绘制考虑共因失效和不考虑共因失效情况下接触网系统可靠度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为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Fresh leachate, generated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MSWI) plants, contains various pollutants with extremely high strength organics, which usually requires expensive and complex treatment process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blending treatment of MSWI leachate with municipal wastewater. Fresh MSWI leachate was pretreated by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with FeCl3 2 g/L and CaO 25 g/L, plate-and-frame filter press, followed by ammonia stripping at pH above 12. After that, blending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full-scale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for approximately 3 months. Different operational modes consisting of different pretreated leachate and methanol addition levels were tested, and their performanc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monitored parameters in the WWTP effluent, including COD (<60 mg/L), BOD5 (<20 mg/L), ammonium (<8 mg/L), phosphorus (<1.5 mg/L) and heavy metals, generally complied with the Chinese sewage discharged standard.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 certain amount of methanol was needed to fulfill TN removal. An estimation of the operation cost revealed that the expenditure of blending treatment was much lower than the total costs of respective treatment of MSWI leachate and municipal wastewater. The outcomes indicated that blending treatment c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treatability of the MSWI leachate, but also reduce the treatment cost of the two different wastewaters.  相似文献   
65.
ENSO事件对上海降水中氢氧同位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上海206个降水样品实测数据,结合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网络(GNIP)提供的南京、武汉、福州、香港1961~2012年大气降水同位素数据分析不同强弱程度的ENSO事件对降水中同位素组成影响的差异性.研究时段内上海降水中δD与δ~(18)O夏秋为低值,冬春为高值.El Nino事件期间大气降水线的斜率与截距均大于非El Nino事件期间,La Nina事件期间反温度效应、降水量效应、水汽压效应较非La Nina事件期间显著.不同强弱程度的El Nino和La Nina事件影响下的上海降水中δ~(18)O、d值与海洋尼诺指数(ONI)、海表温度距平值(SSTA)、ONI极值、累积值ΣONI这4个指数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且降水中δ~(18)O与ONI、SSTA两个指数相关性大小受ENSO事件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6.
去除城市生活污泥中有机络合态金属强化其厌氧生物制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怡清  许颖  董滨  戴晓虎 《环境科学》2018,39(1):284-291
为提高城市生活污泥厌氧消化沼气产率,本文考察了通过金属络合剂EDTA预处理污泥,以去除城市生活污泥中有机络合态金属,强化其厌氧生物制气的效果.结果表明,经EDTA预处理去除金属后的污泥(实验组)较未预处理的污泥(对照组)的有机络合态金属含量减少[(5.09±0.57)%~(1.37±0.20)%,以TS计],溶解性有机质显著提高(SCOD提升627%),暗示该预处理方法能够极大地去除有机络合态金属并强化污泥有机质的溶出.通过测定污泥有机质溶出表观活化能发现,实验组污泥有机质溶出表观活化能比对照组降低36%,表明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有机质溶出反应的能量壁垒.污泥厌氧发酵研究发现,在16d的污泥厌氧产酸实验中,实验组VFAs浓度高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最大提升42%;在22 d的污泥厌氧产甲烷测试实验(BMP)中,实验组单位有机质累积甲烷产量比对照组增加48%,表明EDTA预处理对提高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进一步产沼气动力学研究发现,实验组的产沼气限速步骤在产甲烷阶段,而对照组限制于水解阶段,表明经EDTA预处理能有效地破除城市生活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水解限速.  相似文献   
67.
氨化松香基交联聚合树脂对水中诺氟沙星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松香基功能高分子进行胺基化得到氨化松香基交联聚合树脂(aminated rosin-based resin,ARBR),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分析(BET)对ARBR进行了表征.利用ARBR树脂对水中诺氟沙星(NOR)吸附去除,系统研究了树脂投加量、pH值、接触时间、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NOR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在2.0~6.0范围内,ABRA对NOR的去除效果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而升高,在8~10之间则呈现下降趋势;共存离子溶液的存在对ARBR去除NOR的行为总体上表现为促进作用.ARBR对水中诺氟沙星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ARBR对水中NOR的吸附过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0.29 mg·g~(-1)(pH 6.0、20℃).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ARBR对水中诺氟沙星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的过程,属于物理吸附,其吸附机制主要为氢键与静电作用.脱附再生实验发现,0.1 mol·L~(-1)HCl溶液效果明显优于其它脱附液,进一步确证了氢键在吸附中的主导作用;经过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对NOR仍具有稳定的吸附性能,可再生循环使用.对比了不同类型商品化树脂,ARBR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该研究结果拓展了松香高值化的应用研究领域,对开发松香在环境微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陈仕意  曾立民  董华斌  朱彤 《环境科学》2015,36(10):3554-3565
利用大气PM2.5水溶性组分及其气态前体物在线测量系统(GAC-IC)于2014年6月9日~7月11日对华北地区乡村站点曲周大气PM2.5中水溶性组分及其气态前体物进行了在线测量,分析了PM2.5中水溶性组分与气态前体物日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探讨了当地细颗粒物的气粒转化机制并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夏季曲周大气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与相关气态前体物的浓度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观测期间,PM2.5中SO2-4、NH+4和NO-3的平均浓度分别是26.28、18.08和16.36μg·m-3,是PM2.5中最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约占PM2.5质量浓度的76.23%;气态前体物中,NH3浓度明显偏高、平均值为44.85μg·m-3,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农业活动排放;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平均值分别是0.60和0.30,表现出明显的二次污染特征.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曲周大气PM2.5中NH+4与NO-3、SO2-4有良好的相关性,且表现为富氨状态,NH+4以(NH4)2SO4形式存在,NO-3的生成主要受HNO3的限制.对NH4NO3平衡进行研究发现:与夜间相反,白天曲周大气环境不利于NH4NO3生成和保持.结果也表明,二次转化是曲周夏季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堆肥与农田释放的NH3是导致高浓度二次无机颗粒物(SNA)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采用SUMMA罐、活性炭吸附及玻璃纤维滤膜富集3种方式,于2014年12月对西北地区3个代表性炼化生产基地周围环境空气收集样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3种方法,对13种典型毒害类物质进行分析,以研究其污染特征和人群健康风险.结果表明,3个石化区周围环境空气中8种毒害类物质普遍检出,检出率超过80%;石化区苯系物、1,3-丁二烯、对二氯苯、苯并[a]芘平均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8.01~182.75μg·m~(-3)、6.28~7.95μg·m~(-3)、5.53~12.62μg·m~(-3)、7.03~36.08 ng·m~(-3).其中,苯并[a]芘超标最为严重,日均浓度超二级标准限值1.8~13.4倍,苯、甲苯、二甲苯也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3个石化区苯并[a]芘、1,3-丁二烯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已超出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兰州石化区周围人群遭受苯的非致癌不良影响风险也较高.与此同时,苯、乙苯、苯乙烯、1,3-丁二烯、对二氯苯、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均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其中苯、1,3-丁二烯、对二氯苯的致癌风险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黄山大气PM_(10)中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于2015年夏季、冬季在黄山山顶采集PM_(10)样品,并分析二元羧酸、酮羧酸和α-二羰基化合物.结果表明,无论在夏季还是冬季,草酸(HOOC—COOH,C_2)均是浓度最高的二元羧酸,其次是丙二酸(HOOC—CH_2—COOH,C_3)、丁二酸[HOOC—(CH_2)_2—COOH,C_4],这与其它高海拔地区的分子组成是相似的.大部分二元羧酸的浓度呈冬低夏高的季节变化特征,但是冬季己二酸(C_6)和邻苯二甲酸(Ph)的浓度约高于夏季的2倍,表明冬季黄山大气受周边地区所排放的人为污染物的影响更大.作为二元羧酸的重要前体物,乙二醛(Gly)与甲基乙二醛(mGly)的浓度呈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表明夏季黄山气溶胶的氧化性比冬季强.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黄山冬季SOA主要来自人为源的长距离传输,而夏季SOA主要是当地生物源经二次氧化形成.气溶胶无机模型(AIM)的计算结果表明,黄山夏季的C_2主要是经酸催化反应二次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