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4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689篇
安全科学   39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74篇
综合类   1614篇
基础理论   275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133篇
社会与环境   155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供应链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和防范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首先论述了供应链的信息风险 ,即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败德行为 ;然后分别从管理学角度、经济学理论、系统论分析了供应链信息风险形成的机理 ;最后 ,根据信息风险的机理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激励机制 ,签定合同中防范牛鞭效应 ,防范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选取一次(可能)最大冲出物方量、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泥沙补给段长度比7个因子为泥石流沟谷危险度划分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对评价因子隶属度的确定作了分析和阐述,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河上游积石峡水电站库区16条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度划分.  相似文献   
53.
金融系统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交易灵活性,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但同时金融系统也增加了交易的风险性。笔者从计算机的速度快,交易实时性的特点入手,对信息滞后和决策、黑客和病毒、内部人员的管理不善等各种风险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分别提出了改善网络体系结构,加强网上的黑客侵入和病毒防范,确保数据传送的安全性,内部设备和人员管理的防范措施,以确保金融信息系统提供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54.
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交易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行了解释。对国家同商业银行及中介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同工商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国家金融机构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的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率、汇率、管理及决策在金融行业的风险,以及操作过程中,贷款对象选择,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只要充分重视金融风险,采取得当的防范对策,风险是可以防范的。  相似文献   
55.
为解决皮带运输的防尘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尘源分析、工程实验,对皮带运输设备的防尘措施进行研究,研制成密闭、无动力减压、自动加湿防尘装置,经现场试用,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降到国家标准以下,取得良好防尘效果.  相似文献   
56.
我国水业市场化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我国水业的特许经营模式和市场监管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57.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简述了多种氨法烟气脱硫的原理和技术特点。主要介绍了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为烟气脱硫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平原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风险差异化分区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优化和空间防控策略对非点源污染风险控制及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湖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地区-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对象,将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相结合,以控制非点源污染风险和增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空间分区防控研究,在空间上划设了水资源保育区、水资源重点防护区、非点源污染一般阻控区、非点源污染中等阻控区及非点源污染重点阻控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与2012年相比,预测2020年优化防控方案下,可减少总氮、总磷的输出10.96%和41.33%。由此表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构建空间差异化防控机制是有效调控非点源污染风险,实现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9.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处理含锑废水及对锑的回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对模拟含锑废水进行处理,锑与水电解产生的氢形成氢化物从溶液中脱除,而后收集并加热分解锑化氢得到金属锑.实验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对Sb(Ⅲ)去除效果较好,p H=4时去除率为76.1%.Sb(Ⅲ)与电解水产生的氢结合形成锑化氢从溶液中逸出是溶液中锑去除的最主要途径(回收率为66.2%),电沉积和吸附也对锑的去除做出少量贡献.Sb(Ⅴ)须预还原为Sb(Ⅲ)再氢化进行去除.试用了铅、石墨、钨这3种电解阴极材料,铅电极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0.
改良剂对广西环江强酸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广西环江沿岸农田土壤具有强酸、多重金属污染等特点,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为此,本研究试用了土壤淋溶实验探究不同类型改良剂(生石灰、钙镁磷肥、有机肥、聚丙烯酰胺)组合对广西环江沿岸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土壤重金属迁移规律及对农田适耕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T1土壤酸化严重,降低清洁接触土壤层p H值,而处理方式T2、T3、T4、T5均能显著提高污染土壤p H值(P0.05),对供试土壤p H变化大小分别为2.7~3.2、1.6~2.7,均能达到南方农业生产土壤p H值范围.较对照组T1,在污染土壤0~20 cm处,处理方式T2、T3、T4、T5能有效地活化Pb,钝化Zn的作用;在清洁土壤20~60cm处,各个处理方式对DTPA-Pb、DTPA-Zn的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较对照组T1,处理方式T4、T5能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种植营养物质,以期能为今后结合生物修复等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