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0篇 |
免费 | 726篇 |
国内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8篇 |
废物处理 | 98篇 |
环保管理 | 180篇 |
综合类 | 1210篇 |
基础理论 | 299篇 |
污染及防治 | 599篇 |
评价与监测 | 85篇 |
社会与环境 | 64篇 |
灾害及防治 | 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91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44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136篇 |
2011年 | 160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Simulationofsludge-dredgingeffectsincontrollingnutrientreleaseofLakeKasumigaurawithlarge-sizecoresamples¥FanChengxin(NanjingI... 相似文献
272.
针对粉煤灰排放产生二次污染问题,经过分析比较,选用了科学的加湿排放工作原理,设计了用于粉煤灰排放的新型灰料加湿卸灰机。 相似文献
273.
274.
275.
参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国家技术规范,基于近年来我国燃煤电厂常规污控设备协同脱汞的现场测试数据(文献报道和实测值)及各省原煤w(汞)的实测值,初步构建了国内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以2010年的燃煤量、污控方式布局为基础,计算了该年度汞排放的不确定度. 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的总不确定度为48.8t,占平均排放总量的34.3%;其中60.2%源于污控设备脱汞效率的不确定度,39.8%源于原煤w(汞)的不确定度;采用ESP(静电除尘)、ESP+WFGD(静电除尘+湿法脱硫)、SCR+ESP+WFGD(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和FF(袋式除尘)大气污控组合的机组各存在6.0、32.2、9.7和0.9t的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分别占各对应机组烟气汞排放量的19.3%、32.8%、84.6%和53.6%,其中SCR+ESP+WFGD污控组合烟气汞排放的相对不确定度最大. 随着我国烟气脱硝工作全面推行,2015年以后,SCR+ESP+WFGD污控措施(组合)的机组所占比例将会提高到66%以上,如果仍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则来自SCR+ESP+WFGD污控措施(组合)机组的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将会大幅增加,因此急需增加对该类装置脱汞效率的实测样本数量. 相似文献
276.
277.
278.
279.
通过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各影响因素的筛选,优化确定了显色时间8 min,稳定时间10 min,最佳波长490 nm下进行吸光度测定的检测方法;分析分别以葡萄糖和麦芽糖作为外加碳源时,降解菌Pseudomonas putida B-31的生长情况和共代谢降解典型药物苯扎贝特(BZF)的过程。结果表明,降解菌只有在外加碳源的条件下才可正常生长,而且其在葡萄糖环境中生长得更好;拟合得到的葡萄糖、麦芽糖和BZF代谢动力学结果显示,葡萄糖对BZF去除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同时从葡萄糖培养基中降解菌所提取的酶比活力要高于麦芽糖培养基,分析原因可能是葡萄糖所诱导的降解菌关键酶活力更强,而且还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点位。 相似文献
280.
农药呋哺丹,其化学名称为7-(N-甲基-氨甲酰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呋喃丹防治水稻害虫非常有效,但由于呋喃丹的高毒及高水溶性使人们不得不考虑稻区使用呋喃丹对周围水体的污染情况。Koeppe、吴加伦和作者前期的工作证实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农药对水中各级生物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是现行水质标准建立的重要依据,本文着重研究了鱼、蚌对水中呋喃丹的吸收和排除,目的在于为评价自然水体中鱼、蚌对呋喃丹蓄积的可能性及呋喃丹对鱼、蚌影响的持久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