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473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01.
为了研究交通环境中NOX浓度和噪声的相关性 ,探索一种更为简洁的环境监测手段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环境问题 ,在和兴路上沿道路横断面布点 ,对NOX浓度和噪声进行监测。实验表明 ,在交通环境中 ,对于同一点不同时刻的NOX浓度和噪声值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对同一时刻不同点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2.
203.
基于瓦斯涌出时间序列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瓦斯涌出时间序列(简称G序列),研究了利用G线图、移动平均线模型和综合法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方法.研究表明:G序列G线图法可实时反映瓦斯涌出的细小变化情况,从而可对瓦斯突出前的异常变化特征及时辨识,但是由于瓦斯涌出影响因素复杂,短期内的异常波动并不一定是突出信号,从而容易造成误判.而移动平均线模型以均线系统为基础,通过判别瓦斯涌出浓度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变化趋势,揭示煤体中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各因素与突出之间的关系.综合法利用G线图结合移动平均线模型进行突出预测,除G线图和移动平均线本身提供的信息外,结合G线与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的相互穿越发出的一些反转信号,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报瓦斯突出.  相似文献   
204.
造纸废水灌溉对湿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及趋势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造纸废水灌溉下芦苇湿地土壤重金属累积规律,对有效利用造纸废水,防控湿地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双台河口芦苇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浓度造纸废水(CODCr浓度分别为:300 mg·L-1、175 mg·L-1、50 mg·L-1)灌溉下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累积规律,基于重金属残留模型对土壤重金属累积量进行预测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1废水灌溉使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与废水浓度显著相关,芦苇生长对土壤中As、Ni、Cu含量影响较大而对Pb、Cd含量影响较小.2不同重金属在各土层垂直分布规律存在差异:As、Pb在中间层(20~40 cm)含量最高,Cd、Cu垂直分布较为均衡,Ni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20 cm),中下层(20~60 cm)含量迅速降低.3基于重金属残留模型对土壤重金属累积量进行预测和评估,以300 mg·L-1浓度废水灌溉,重金属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其中10 a后Cd的累积量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50 a后Pb的累积量接近一级标准.以175 mg·L-1浓度废水灌溉,各重金属均出现累积,但增长幅度较300 mg·L-1低,50 a后Cd累积量未超过一级标准.以50 mg·L-1废水灌溉时,Pb、Ni、Cu出现土壤轻度积累,50 a后未超过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5.
为评估含有机污染物的湿沉降对区域水环境污染的贡献,在广州市3个采样点(海珠区、天河区和萝岗区)采集了2010年湿沉降样品(157个),并在天河点采集了12个干沉降、11个地表径流及10个气溶胶样品,并对其中指示化合物正构烷烃的浓度、来源和通量进行分析.正构烷烃(包括从C20—C34的15种同系物)总浓度范围为0.6—292μg·L-1;从季节上看,其在雨季(4—9月)的浓度低于旱季(1—3月和10—12月).碳优势指数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的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石油产品的消费(50%),暗示石油产品消耗是主要污染源;其次来自植物排放(38%).此外,广州市在2010年有55±80 t(平均值±标准偏差)正构烷烃经干沉降和湿沉降至地表,其中湿沉降的贡献为39±80 t.同时,大约有224±296 t正构烷烃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到珠江,反映了面源污染对区域水环境影响很大.因此,控制石油产品的消费和治理地表径流,是抑制面源污染、改善区域水环境的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206.
采用废弃电路板粉末(粒级0.75~0.125 mm)为分选物料,通过ICP-AES测定分选产品金属品位,研究高频气力分选机的给料速度对金属回收率、金属品位及金属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给料速度对轻产物的非金属品位影响不明显,对中间产物和重产物金属品位影响显著;给料速度对产品产率的影响不明显;在给料速度相同时,铜的富集效果最明显,最高富集比为6.6。密度比铜密度大的金属铅,在整个分选过程中富集比约为2;密度比铜密度小的金属锌在重产物中的富集比为2.36;锡的变化趋势与铜相似,并且在给料速度为0.39 m/s时,富集比达到最大值3.75;密度比铜密度小很多的金属铝在重产物中没有得到富集,而且低于原料中铝的品位,若要分离富集铝须对分选后的物料进行二次分选。  相似文献   
207.
制定了压力机改造方案:对设备闭合高度进行改造,使压力机与模具匹配,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冲压件生产效率及冲压件质量,降低冲压件外协生产成本。对立柱垫块及拉紧螺栓进行了校核分析。实践证明,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8.
管超  孙志伟  安民  段舜山 《生态环境》2011,20(4):640-645
为了探讨环境激素类物质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海洋赤潮藻的生态毒性效应,实验以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为测试对象,设置了7个NP质量浓度处理(0、0.1、0.2、0.3、0.4、0.5和0.6 mg·L-1),实验周期为96 h,测定了各处理组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光合色素质量浓度、丙二醛(MDA)摩尔分数以及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等指标。结果表明,NP对于球形棕囊藻的96 h EC50为0.42 mg·L-1;而且,随着NP质量浓度的增加,球形棕囊藻的生长速率、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光合色素质量浓度以及Fv/Fm等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随着NP质量浓度的增加,球形棕囊藻的MDA摩尔分数明显上升;NP低质量浓度(0.1 mg·L-1)暴露能够使球形棕囊藻的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Fv/Fm等指标高于对照组,说明球形棕囊藻在NP暴露下能够产生毒物刺激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209.
刘海  魏伟  宋阳  徐洁  管政亭  黄健敏  赵国红 《环境科学》2024,45(5):2665-2677
为研究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和地下水质量.在郯庐断裂带周边的江淮波状平原区、沿江丘陵平原区和皖西山地共采集了86组地下水,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例分析、饱和指数、氯碱指数和熵权水质指数(EWQI)等方法,开展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评价了地下水的质量.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边浅层地下水呈弱碱性,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和HCO3-Na·Ca型为主.水岩相互作用控制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风化作用控制了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强烈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是引起Na+富集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地下水整体质量较好,但受到一定程度人类活动的污染,江淮波状平原和沿江丘陵平原大部分地下水不适合直接饮用.研究结果对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边浅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0.
研究香港石岗一条小溪在1991年夏雨季溪流中氮和磷的浓度及其在暴雨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基本径流中的氮、磷浓度很低,而在暴雨期间,溪流的氮、磷浓度随水文过程线的上升而增加,但随着暴雨时间的延长,氮、磷浓度随水文过程线增加的趋势会逐渐减弱。与小溪下游汇入的河流比较来看,人为活动对河流的氮、磷浓度影响较大,如不加以控制,将会引起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