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4篇
  免费   1027篇
  国内免费   2642篇
安全科学   1018篇
废物处理   151篇
环保管理   516篇
综合类   5705篇
基础理论   1160篇
污染及防治   556篇
评价与监测   462篇
社会与环境   559篇
灾害及防治   22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527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419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613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05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881.
为对天然气管道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提出基于变权综合理论的天然气管道动态风险评价法。利用故障树分析法(FTA)确定天然气管道不同时间空间下的主要风险因素,实时更新风险指标体系;同时引入变权综合原理,建立权重跟随指标值动态变化的变权赋值模型;然后对天然气管道进行综合评定,确定管道当前状态的风险程度。以陕京3线中某管段为例进行分析,得出该管段当前风险等级为中等,在后期运行中应被重点监控。变权赋值与动态指标体系的结合使该方法能实时反映管道风险状况,并适用于天然气管线各段。  相似文献   
882.
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工程项目现场作业安全状况,需要对安全标志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划分施工人员的认知行为阶段,从人机工程学系统优化的角度构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确立指标打分规则,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运用超级决策(SD)软件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分,并加以示例说明。结果表明:安全标志的有效性受注意阶段的显著性、识别阶段的可理解性、判断阶段的安全倾向性和行为阶段的易遵守性交互影响,其中,安全倾向性权重值最高。  相似文献   
883.
研究了燃烧风洞内不同纵向风速、不同火源功率条件下,隧道近火源区顶部温度沿纵向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纵向风对不同尺寸火源条件下的顶部温度的影响呈不同特征。对较小尺寸火源,隧道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而减小至稳定值;而对较大尺寸火源,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对于矩形火源,当纵向风较小(0.5~1.5m/s)时,长边平行于纵向风时顶部最高温升大于长边垂直于纵向风的情况;而当纵向风较大(≥2 m/s)时,两种油盘放置方式的顶部最高温升一致。纵向风作用下,顶部最高温升位置向下游呈现"两次移动"特征,即随着纵向风速增加该位置先向下游移动,当风速达到某一值时,隧道拱顶的加热机制由对流和辐射共同主控转变为辐射单独主控,最高温升位置突变回到上游后再次逐渐向下游移动。  相似文献   
884.
为了探讨城镇燃气爆炸强度与反应初始温度的对应关系,根据工程热力学研究定组分混合气体的基本方法以及阿马格分体积定律将城镇燃气简化为含碳、氢、氧、氮的单一气体,简化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终态温度的求解办法.在此基础上采用经典的气体爆炸强度公式计算不同反应初始温度下城镇燃气(体积分数10%)-空气混合气体理论上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结果表明,城镇燃气的最大爆炸压力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初始温度的提高而线性减小,近似成反比例关系.为了验证理论计算所得结论的正确性,采用经典爆炸特性参数测试系统实测了该混合气体对应初始温度下的爆炸强度.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所得结论基本吻合,且最大爆炸压力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最大误差为13.95%,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最大误差为14.52%,满足工程应用(最大误差不超过20%)的需要.该理论计算方法可以近似估算不同初始温度下城镇燃气-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强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城镇燃气的爆炸强度随反应初始温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少,二者近似成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885.
构造了简易的电容去离子(CDI)反应装置,以活性炭粉末为吸附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黏结剂,石墨粉为导电剂。这3种物质的质量比为8∶1∶1。采用涂覆分解法制备活性炭电极,研究其电吸附除盐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电极的表观形态进行分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估算单位质量电极的电容。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电容去离子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端电压为1.6 V,流量为10 L/min,极板间距为2 mm。此条件下离子去除率可达47.9%。吸附达平衡后断开电源,进行电极可再生性研究。结果表明,电极在短时间内即可再生。  相似文献   
886.
旨在研究一种新型高能传爆药装药结构,根据冲击波汇聚技术、拐角效应理论和有效装药理论等,设计了一种异形结构传爆药。利用主装药轴向钢凹法对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起爆威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同起爆效果的情况下,利用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相对于普通圆柱形传爆药柱的用药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研究成果对解决钝感弹药的起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7.
储罐在实际运行中,受浮盘的上下移动、机械应力、老化、油污、金属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确保导电片与罐壁紧密贴合,容易形成微小间隙,在这种情况下遭受雷击易产生间隙放电,出现打火现象.为了分析导电片与储罐罐壁导电片产生间隙放电的危险性,根据Townsend气体放电理论计算了导电片和储罐罐壁间的击穿电压,采用1.2/50μs冲击电压波开展了导电片间隙放电实验,分析了导电片击穿电压与空气间隙距离的关系.结果证明:当导电片和罐壁贴合不良时,导电片和罐壁之间极易产生火花放电;当空气间隙d=0.1cm时,平均空气击穿电压仅为5280V;随着间隙的增大,空气击穿电压也随之增大;导电片间隙放电实验数据与Townsend气体放电理论值吻合.最后,根据以上结论,针对浮顶储罐导电片间隙放电的危险性,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88.
高铁酸盐对藻类肝毒素的降解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高铁酸盐对悦目颤藻(Oscillatoria amoena)肝毒素(Microcystin-LR)的降解效能及其与pH的关系. 结果表明,处理有机质含量很高的藻类肝毒素粗提液,当高铁投加量增到40mg/L,pH控制在6~10,肝毒素几乎被完全降解.同时高铁的还原产物Fe3+、Fe(OH)3发挥其助凝、絮凝的作用,对水体中有机质吸附沉降去除,TOC去除率达到50%左右,铁几乎无残留.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作用机制可能是高铁氧化或异构化Adda基团的共轭双键,使Adda基团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其毒性.  相似文献   
889.
为适时、有效地控制炼化过程系统风险,以模糊Petri网(FPN)为基础,针对炼化系统动态退化性和系统中保护层对风险转移的干预性,建立考虑保护层响应的炼化过程系统风险动态转移模型。描述基于FPN的保护层作用动态机制,分析炼化系统在保护层干预下,从非正常干扰触发开始至炼化系统退化过程的风险变化趋势。最后通过正己烷缓冲罐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缓冲罐在开始运行的30 000 h内,系统风险等级呈阶段性变化,在工作的前16 800 h,风险为Ⅰ级;第16 800~27 600 h,风险为Ⅱ级;第27 600~30 000 h,风险为Ⅲ级。  相似文献   
890.
采用四川省2座位于不同排水服务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样本数据,统计分析了日处理水量,COD、TN、TP浓度及负荷和C/N、C/P等统计量的累积频率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各统计量的分布特征对工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A进水污染物负荷的累积频率分布范围较大,其采用的周期循环活性污泥(CASS)工艺基本能适应进水水质的随机变化,但因存在碳源随机性不足情况,可能导致其脱氮稳定性降低;污水处理厂B进水污染物负荷的累积频率分布范围较小,虽然其采用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的调控能力较低,但也基本能适应其服务区域内进水水质的随机变化;2座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水量累积频率分布与污染物浓度及负荷的累积频率分布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日处理水量的累积频率分布比较集中,而污染物浓度及负荷的累积频率分布的离散范围较大,这也潜在威胁到工艺运行的稳定性。总体来看,2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选择恰当,均能较好适应其服务区域的进水水质和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