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4篇
  免费   1266篇
  国内免费   2963篇
安全科学   1151篇
废物处理   177篇
环保管理   740篇
综合类   6912篇
基础理论   1281篇
污染及防治   599篇
评价与监测   491篇
社会与环境   609篇
灾害及防治   41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554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726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456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797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80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41.
闲话广场     
如今,广场在大大小小的城市次第出现,甚至连小镇也辟出广场来.撇开建广场的决策者们功利目的不谈,广场多几个,应是好事.起码,人们休闲散步也有个去处.但广场是讲究文化氛围和环境气氛的,究竟是以庄重肃穆为上,还是以自在安详为佳,可能各有想头各有执词,也许有人更直接:这得根据广场设计的主题来定.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介绍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和重要性。分析了原子吸收光度法(包括石墨炉法)与ICP-AES(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法,极谱法在分析元素时各自的优缺点,又从目前环境监测的角度阐述了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度计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分析了原子吸收分光广度计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子吸收分光广度法分析中常出现的问题(从仪器、方法角度分别讲述)。并提出了原子吸收分光度计要进一步应适应环境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3.
基于地震力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滑坡稳定性与地震力的关系.以剩余推力法为基础推导了基于地震力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及步骤。根据该公式计算的几个滑坡稳定性结果,得出了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是否考虑地震力很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进而影响正确作出是否对滑坡进行治理的决策的结论。由此可见,地震力的作用是滑坡稳定性分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4.
将钙钛矿型催化剂与碳烟均匀混合后置于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体系中,利用程序升温反应技术,在模拟柴油机尾气的情况下对同时催化去除氮氧化物(NOx)和碳烟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含Cu原料的用量,得到不同Cu取代量的催化剂La0.8K0.2CuxMn1-xO3,性能评价结果表明,La0.8K0.2Cu0.05Mn0.95O3催化剂的综合性能较好,碳烟的起燃温度及NO向N2的最大转化率分别为280℃和58.0%.采用该催化剂,进一步考察了进气中NO浓度、O2浓度、进气总流量及催化剂与碳烟的接触状况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NO浓度、O2浓度、气体总流量和催化剂与碳烟之间的接触状况对NO的去除率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对碳烟起燃温度的影响较小.O2浓度从5%变为7.5%时,碳烟的起燃温度及最大NO转化率分别从280℃和53.8%变为270℃和96.7%.碳烟与催化剂松散接触时,碳烟的起燃温度及最大NO转化率分别为290℃和48.4%,紧密接触时分别为275℃和70.4%.而进气中NO浓度、气体总流量的变化对碳烟的燃烧基本上没有影响,虽然NO的转化率有明显变化,但生成的N2总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45.
根据炭黑疏水性的特点 ,本试验采用油团聚工艺成功地处理了炭黑废水。经处理后 ,出水中炭黑含量小于 5.0 mg/ L,出水可回用 ,回收的炭黑用四氯化碳处理后 ,经过滤干燥可得到含水率小于 1 .0 %的炭黑 ,油相可回用。  相似文献   
146.
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东北张村岩群所含之中基性变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主元素具低钾高钠;稀土元素具Eu亏损,Pr、Tb、Tm富集;微量元素具Rb、Zr、Ce微弱亏损,部分样品Ta富集,其总体特征类似于岛弧拉斑玄武岩,显示其形成于大洋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47.
刘苹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46-49
从居室污染的来源和主要污染物、居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居室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由于化学、物理及生物等多种污染物共同存在,对健康产生的危害往往比单一因素要复杂得多,控制居室环境污染,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提出了降低居室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8.
活性污泥通过机械搅拌强化污泥内循环回流,提高了污泥的活性,并且使污泥浓度可达到4.5kg/m3,用该机械强化污泥回流式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h,溶解氧为2.2mg/L,机械搅拌速度为250r/min时,CODcr、氨氮去除率均可达到83% 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该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简单易行,运行成本低,投资小,操作维护方便,是生活小区生活污水适宜的处理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49.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全球性棘手问题,不仅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其污染的修复也十分困难,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与修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土壤污染防治已被提上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议程.文章先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接着介绍了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农耕区及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及其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50.
曾玉彬  黄锋  刘世海  李霞 《环境科技》2007,20(Z2):114-117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概况、分类及絮凝机理,指出了与传统絮凝剂相比较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分析了已使用的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达标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开发廉价、高效、可降解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