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591篇
安全科学   137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1072篇
基础理论   21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30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31.
Potassium silicate drilling fluids (PSDF) are a waste product of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with potential for use in land reclamation.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PSDF on abundance and composition of soil bacteria and fungi. Soils from three representative locations for PSDF application in Alberta, Canada, with clay loam, loam and sand textures were studied with applications of unused, used once and used twice PSDF. For all three soils, applying ≥ 40 m3/ha of used PSDF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existing soil microbial flora. No microbiota was detected in unused PSDF without soil. Adding used PSDF to soi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tal fungal and aerobic bacterial colony forming units in dilution plate counts, and an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 numbers in serial growth experiments. Used PSDF altered bacterial and fungal colony forming unit ratios of all three soils.  相似文献   
132.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Ca CO3) scale on heat transfer surfaces is a serious and expensive problem widely occurring in numerous industrial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he scale inhibition effect of six kinds of commercial scale inhibitors and screened out the best one(scale inhibitor SQ-1211) to investigate its scale inhibition performance in highly saline conditions at high temperature through static scale inhibition tests. The influences of scale inhibitor dosage, temperature, heating time and p H on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the optimal scale inhibitor were investigated. The morphologie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precipita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ale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the optimal scale inhibitor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2+was 1600 mg/L, the scale inhibition rate could reach 90.7% at 80°C at p H 8. The optimal scale inhibitor could effectively retard scaling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optimal scale inhibitor, the main crystal structure of Ca CO3 changed from calcite to aragonite.  相似文献   
133.
针对钢铁工业氮氧化物减排的紧迫形势,首先介绍了钢铁工业氮氧化物主要排放源,提出了烧结工序和自备电厂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污染源,其烟气中氮氧化物控制是钢铁企业氮氧化物减排的重点;其次对钢铁工业氮氧化物生成机理,热力型、燃料型、快速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钢铁工业烧结、自备电厂、焦化、炼铁、轧钢工序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技术途径,为钢铁工业进一步开展氮氧化物减排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4.
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疗等领域.本文从核磁共振原理出发,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仪主要环境影响,结合环评现状,分析环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法规条文,查找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目前核磁共振仪的建设情况和使用条件,从切合实际角度出发,提出核磁共振成像仪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5.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态势,生态文明建设中亟需通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应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本文以丹棱县顺龙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例,从顺龙乡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出发,指出了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分别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方面提出了优化顺龙乡国土空间的具体方案,探索了山区小城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6.
安徽北部农村地区地下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安徽北部农村地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风险,采集了26个农村地下水样品,测试分析了Mn、Zn、Cu、Pb、Ni、Cr和Cd七种重金属,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风险评价模型对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非致癌污染物Mn、Zn、Cu、Pb和Ni的平均个人年风险分别为1.21×10~(-10)a~(-1)、8.46×10~(-11)a~(-1)、2.93×10~(-10)a~(-1)、8.29×10~(-10)a~(-1)和2.89×10~(-10)a~(-1),均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1))和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等级标准(1×10~(-4)a~(-1)),基本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危害;致癌污染物Cd和Cr饮水途径健康危害平均个人年风险分别为1.44×10~(-6)a~(-1)和1.93×10~(-5)a~(-1),超出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与环境部和英国皇家协会推荐标准(1×10~(-6)a~(-1)),Cr甚至超出19倍,为研究区首要污染物,应引起环境卫生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7.
典型河谷城市儿童土壤与灰尘铅暴露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评价河谷型城市土壤与灰尘铅对城市儿童健康的影响与风险,结合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陕西渭河谷地典型工业城市宝鸡、西安、渭南和铜川为研究区域,以定量分析河谷型城市儿童环境铅暴露为核心,收集4个城市土壤与灰尘分析样品总计243个。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了4个城市土壤与灰尘铅的含量;采用BCR连续形态分级法探究了城市土壤与灰尘重金属铅地球化学形态分布与迁移特征;根据US EPA污染物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城市儿童铅暴露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渭河谷地典型城市宝鸡、铜川、西安和渭南城市土壤与灰尘铅浓度(X±SD)分别为(409.2±52.54)和(624.70±66.15)mg·kg-1、(357.47±41.37)和(592.60±36.78)mg·kg-1、(61.4±13.31)和(78.42±14.89)mg·kg-1、(46.71±12.11)和(64.7±13.76)mg·kg-1,均高出陕西省土壤铅背景值;污染水平依次为宝鸡铜川西安渭南。4个河谷型城市土壤与灰尘重金属铅发生整体迁移的趋势为:宝鸡城市灰尘(90.71%)西安城市灰尘(84.74%)≥宝鸡城市土壤(83.12%)渭南城市灰尘(74.89%)≥西安城市土壤(74.50%)铜川城市灰尘(72.49%)铜川城市土壤(57.50%)渭南城市土壤(53.79%)。可见,铅在均在城市灰尘中的迁移趋势远大于相应的城市土壤。4个城市土壤与灰尘均表现出较大的儿童暴露致癌风险,宝鸡和铜川城市儿童土壤与灰尘铅暴露也分别存在非致癌风险,风险程度依次为宝鸡铜川西安渭南。儿童铅暴露致癌与非致癌风险程度与其城市土壤和灰尘中铅可氧化态分布呈相似的规律,表明碱性的城市土壤与城市灰尘(p H7)中可氧化态铅可能是导致河谷型城市儿童铅暴露风险和儿童血铅污染的主要形态和因素。由此,城市燃煤排放与含铅制品的加工等活动可能是渭河谷地河谷型城市儿童血铅与铅暴露最主要的贡献源,必须采取长期有效的监测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8.
磺化石墨烯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石墨烯生产量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大,其对生态环境的风险逐渐引起了环境学家的关注。采用水培试验,探究了磺化石墨烯(SGO)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10 d后,低浓度磺化石墨烯对小麦根系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200 mg·L-1浓度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提高了84.3%,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1 000 mg·L-1时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9.9%。但对小麦地上部的生长没有影响。磺化石墨烯处理的小麦幼苗根系和叶片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丙二醛(MDA)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磺化石墨烯浓度低于200 mg·L-1时,处理组小麦抗氧化酶的活性及MDA含量相对于对照处理大都有所降低,说明低浓度时磺化石墨烯没有对小麦的生长产生氧化胁迫,这与磺化石墨烯可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有关,而高浓度时由于产生氧化胁迫使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逐渐上升。本实验结果为石墨烯材料对植物的毒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分析了适用于焦化行业通用CO2排放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焦化行业工艺和原料的特征,采用排放因子法和物料衡算法等两种方法对10家典型焦化企业CO2排放进行核算。结果表明:物料衡算法能很好地反映不同类型焦化企业的排放特征;排放因子法对我国独立焦化企业存在碳排放量系统性高估的可能。为此,建议我国焦化企业可借鉴德国焦化企业的碳核算经验,采用碳平衡法对不同类型的焦化企业(单元)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并完善相关的统计和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0.
We present the continuously measurement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at a receptor site(Wan Qing Sha, WQ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PRD) region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of 2017. The average mixing ratios of total VOCs(TVOCs) was 36.3 ± 27.9 ppbv with the dominant contribution from alkanes(55.5%), followed by aromatics(33.3%).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TVOCs showed a strong photochemical consumption during daytime,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ozone(O3). Five VOC sources were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