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20篇 |
免费 | 7346篇 |
国内免费 | 405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67篇 |
废物处理 | 356篇 |
环保管理 | 1578篇 |
综合类 | 15558篇 |
基础理论 | 3454篇 |
污染及防治 | 1622篇 |
评价与监测 | 1101篇 |
社会与环境 | 1233篇 |
灾害及防治 | 9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754篇 |
2023年 | 942篇 |
2022年 | 1648篇 |
2021年 | 1590篇 |
2020年 | 1736篇 |
2019年 | 1323篇 |
2018年 | 1354篇 |
2017年 | 1490篇 |
2016年 | 1189篇 |
2015年 | 1225篇 |
2014年 | 1116篇 |
2013年 | 1447篇 |
2012年 | 1778篇 |
2011年 | 1667篇 |
2010年 | 1569篇 |
2009年 | 1423篇 |
2008年 | 1389篇 |
2007年 | 1358篇 |
2006年 | 1337篇 |
2005年 | 984篇 |
2004年 | 668篇 |
2003年 | 453篇 |
2002年 | 428篇 |
2001年 | 324篇 |
2000年 | 271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7篇 |
199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3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01.
目的 开展某新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服役环境适应性研究,探究压气机叶片服役环境下的耐蚀性及腐蚀萌生周期.方法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开展压气机材料典型环境下标准三电极电化学试验,获取腐蚀电流.结合机场环境谱与当量折算法,利用计算得到的当量折算系数,对机场环境谱进行当量折算,编制模拟该型发动机后续服役环境的仿真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依据该环境谱,开展压气机叶片试件仿真加速腐蚀试验.结果 在模拟服役环境下的第8个当量腐蚀年限时,新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开始出现局部点蚀.随着腐蚀年限的延长,腐蚀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结论 在服役环境下,新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满足6~8 a首翻期内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相似文献
502.
503.
504.
505.
506.
目的研究封闭式镀液循环装置中不同镀液循环流量对Ni-SiC复合镀层的影响规律,优化镀液循环流量参数。方法以Q235管状工件为待镀基体,以添加SiC颗粒的改良瓦特镀液为母液,在自主研发的封闭式镀液循环电镀装置中以0.3、0.5、0.7 m3/h的镀液循环流量于管件内壁制备Ni-SiC复合镀层,通过SEM检测、XRD测试、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各Ni-SiC复合镀层宏微观形貌、厚度、成分、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0.5 m^(3)/h流量条件下,镀层厚度为32.98μm,SiC颗粒含量为15.37%,镀层晶粒尺寸和硬度分别为10.84 nm和704HK_(0.245),该条件下制备的Ni-SiC复合镀层具有最佳耐磨性,摩擦系数为0.41,体积磨损率仅2.83×10^(-5) mm^(3)/Nm。结论在不同镀液循环流量参数下,采用该封闭式循环电镀装置,均可制得均匀完整的Ni-SiC复合镀层。随镀液循环流量的升高,镀层厚度和SiC颗粒体积含量均降低,镀层颜色金属光泽增强,镀层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镀层硬度则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507.
508.
以海口市美舍河市区河段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雨季分别采集降雨径流以及降雨径流汇入后的河流瞬时水样,测定并分析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降雨径流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径流对河流可溶态污染元素质量浓度的贡献不突出,对可溶态锌(Zn)、砷(As)、镉(Cd)、硒(Se)具有一定稀释作用,排水口下游 3 m处是可溶态铬(Cr)、锰(Mn)、钴(Co)对降雨径流响应最显著区域;降雨径流对各悬浮态元素质量浓度贡献较大,排水口下游7 m处是绝大多数悬浮态元素对降〖JP〗雨径流响应最显著区域;Mn、Zn、Cr、镍(Ni)、As、Co、Cd 7种元素的总质量浓度对降雨径流的动态响应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其中,排水口下游3 m处是Cr、As总质量浓度对降雨径流响应最显著区段,排水口下游7 m处是Mn、Co、Ni、Zn及Cd总质量浓度对降雨径流响应最显著区段。降雨径流对河流主要污染元素年输入总量估算结果表明,海口市建成区降雨径流向美舍河等受纳水体直接年输入量最大的是Mn和Zn,其次是Cr、As、Ni,Se与Cd的年输入量最小。 相似文献
509.
基于2018—2021年太湖地区哨兵2号(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和随机森林算法,结合植被敏感指数,开展太湖水生植被分布监测,综合分析了水生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初步揭示了太湖水生植被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太湖水生植被分布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年间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型特征,表现为春季沉寂,夏季快速增长,秋季达到暴发期,冬季面积开始减退;太湖水生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太湖、东部沿岸和贡湖,类型以沉水植被为主,其中浮叶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太湖,挺水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太湖沿岸的浅水区域;沉水植被主要分布于东部沿岸和贡湖;水生植被主要分布的东太湖水域,其水质总体优于太湖其他水域。 相似文献
510.
江苏宿迁市中部某远离工业企业的监测井地下水砷(As)指标连续多期次超《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标准限值。为探究该监测井地下水As长期超标原因,通过在监测井附近新钻取岩芯沉积物中不同形态As的提取实验,结合新井和监测井中地下水的同步取样与水质参数的测试,系统分析了监测井点位地下水As超标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离监测井5 m处的新井地下水As质量浓度不超标,而监测井中As仍超标。对比新井和监测井的水质参数与沉积物中As的赋存形态发现,在还原性和弱碱性的环境条件下,地下水类型及地层沉积物中碳酸盐结合态的变化可能对地下水As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影响,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的变化对As质量分数超标影响则有限。此外,不排除可能受到成井工艺不规范与监测井受到串层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