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619篇
安全科学   126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133篇
综合类   923篇
基础理论   30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73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5种矿区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联合改良剂对桉树部分生理指标、根中Cd、Zn和Cu的含量、以及土壤中Cd、Zn和Cu的BCR提取形态的影响,探讨了其对矿区土壤还林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改良剂后桉树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幅分别为-7.6%~158.8%和-0.7%~23.1%,丙二醛含量的降幅为2.6%~37.9%,其中部分处理的生物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中有效态Cd、Zn和Cu的含量分别下降12.5%~63.8%、1.6%~54.7%和16.2%~57.6%,桉树根中Cd、Zn和Cu的含量分别下降3.1%~56.6%、-1.5%~21.3%和9.3%~50.1%.土壤对桉树根中Cd、Zn和Cu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改良剂的配比或施用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5种矿区土壤中G3降低桉树根中Cu含量的效果优于G1和G2;在重金属含量最高的2种土壤中,G1降低桉树根中Cd和Zn含量的效果优于G2和G3.研究表明施用联合改良剂能降低桉树对重金属的吸收,有利于矿区土壤的还林.  相似文献   
12.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 Low-carbon pilot (LCP) policy aims to not only achiev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problems in China. With a...  相似文献   
13.
超富集植物在营养元素生物强化及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领域有重大应用前景。通过野外调查和栽培实验,研究了碎米荠植物对硒镉的吸收富集特征。研究表明:野生碎米荠中Se含量达数百mg/kg,叶片中Se最高含量为1 365 mg/kg。地上部Se的生物富集系数在2.8~43.8的范围内,大部分超过10;生物转移系数在0.46~1.88之间,大部分大于1。地上部Cd含量都超过了100 mg/kg,叶中的Cd含量大部分在400~800 mg/kg之间。富集系数都大于1,且农田及小溪流域植株地上部Cd的生物富集系数高达几十甚至上百,Cd的生物转移系数大部分超过1。露天栽培条件下,碎米荠中的硒镉含量随盆栽土壤中硒镉浓度的上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征,当Se含量为50 mg/kg时植物中的Se含量最高,此时地上部Se含量为995 mg/kg,地下部Se含量1 100 mg/kg。当Cd浓度为80 mg/kg时,植株当中Cd含量最高,地上部和地下部中的Cd含量分别高达550 mg/kg、337 mg/kg。研究认为湖北渔塘坝发育的碎米荠植物是硒镉多元素超富集植物,在硒镉生态环境污染修复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稻土中五氯酚的降解转化动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厌氧条件下水稻土中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的还原转化与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室内培养实验条件下,PCP在水稻土样品中降解比较迅速,在反应17 d时,实验添加的PCP能够完全被还原转化。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PCP的添加明显改变了水稻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在PCP降解完之后逐渐恢复。原始土壤以及添加PCP的土壤样品中其优势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PCP添加刺激了水稻土中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地杆菌科(Geobacteraceae)、红环菌科(Rhodocyclaceae)和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等脱氯相关的微生物菌群繁殖,成为PCP降解过程中的优势菌群,有利于PCP还原降解。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土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脱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云南者海典型铅锌矿区周边冶炼区(A)、粮食主产区(B)、保护区(C)三个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三个区域内林地(LD)和耕地(GD)土壤pH、总碳(TC)、总氮(TN)、总磷(TP)和5种重金属(Hg、Cd、Pb、Zn、Cu)含量,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系统熵值与重金属生物毒性改进灰色聚类评价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B、C三区土壤的5种重金属均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且含量A区 > B区 > C区,所有土壤样品Hg、Cd、Pb、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7.24、1.53、1 794、2 892、210 mg/kg;LD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GD。研究区土壤pH总体呈弱酸性,但A区土壤受矿业活动影响呈弱碱性。TC、TN含量和C/N值均表现出LD大于GD,但TP含量表现为GD显著大于LD (P<0.05)。CCA分析表明LD和GD土壤pH与Cd和Cu呈负相关,与Zn和Pb呈正相关,且p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最大;TC、TP与重金属Cd和Cu在LD土壤中呈正相关,在GD土壤中呈负相关。改进灰色聚类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均表现为LD大于GD;A区污染最严重且均呈重度污染,B区次之,C区污染程度最轻。经比较本文改进的灰色聚类评价法在准确性和灵敏度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株洲市攸县某矿业公司"5·7"重大中毒窒息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事故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针对锁定污染因子、查找污染源、判断污染团的扩散趋势以及监控敏感点的安全等监测目的设计监测方案。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确定事故特征因子为CO,其周边环境空气中浓度随着与抽风口距离的增加而快速下降,监测到附近居民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受事故影响。  相似文献   
17.
Methane emissions from natural wetlan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ethan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Because of the strict anaerobic conditions required by CH4-generating microorganisms, natural wetland ecosystems are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biogenic CH4. The total natural wetland area is estimated to be 5.3 to 5.7 × 1012 m2, making up less than 5% of the Earth's land surface. However, natural wetland plays a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role in CH4 emissions. Wetlands are likely the largest natural sources of CH4 to the atmosphere, accounting for about 20% of the current global annual emission. Out of the total amount of CH4 emitted, northern wetlands contribute 34%, temperate wetlands 5%, and tropical systems about 60%.Because of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productivity, wetland ecosystems are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Natural wetlands are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saturated. Strict anaerobic conditions consequently develop, which allows methanogenesis to occur. But the thin oxic layer and the oxic plant rhizophere promote activity of CH4-oxidizing bacteria or methanotrophs. Thus, both CH4 formation and consumption in wetland systems are micro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are controlled by many factors. Eight of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including carbon supply, soil oxidation-reduction status, pH, temperature, vegetation, salinity and sulfate content, soil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H4 oxid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Zn元素的背景特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与地下水的含水介质成分、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迳流条件和地下水酸碱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乳腺癌与土壤环境中化学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土壤元素资料2069448个数据、乳腺癌死亡调查资料31320例,研究了乳腺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的土壤环境中64个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砷、汞、钡、铊、钕、铀、锆、锑等元素与乳腺癌死亡率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P〈0.0005)、0.4567(P〈0.01)、-0.3773(P〈0.025)、-0.3852(P〈0.025)、0.3179(P〈0.05)、-0.4377(P〈  相似文献   
20.
城镇污水资源化技术发展状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智  阳春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4):18-20,25
污水资源化是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城镇污水资源化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讨论了城镇污水资源化的意义、技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