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0篇
  免费   602篇
  国内免费   1096篇
安全科学   604篇
废物处理   78篇
环保管理   417篇
综合类   2943篇
基础理论   552篇
污染及防治   134篇
评价与监测   314篇
社会与环境   295篇
灾害及防治   17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电袋复合除尘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除尘技术,是在结合电除尘器和袋除尘器这两种传统的高效除尘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本文重点讨论了电袋复合除尘器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设计要点,并通过成功应用的改造工程实例,介绍了其改造过程和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942.
以绢云母为载体,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出了绢云母负载纳米TiO2粉体(TiO2/M),以尿素为氮源,采用后掺杂法制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N掺杂TiO2/M.采用XRD,XPS,SEM,DUV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性能表征;并以日光色镝灯为光源,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检测其光催化活性.研究了N的掺杂对粉体中TiO2晶相结构,粒度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绢云母与TiO2通过桥氧相连形成包覆层,N的掺杂抑制了TiO2晶粒的长大,减缓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同时N的掺杂形成Ti—O—N键,形成新的能级结构,使样品对光的吸收边红移至440—550 nm,具有明显的可见光响应,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与没有掺N的样品相比,最高可达1.6倍.  相似文献   
943.
宝鸡市街道灰尘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宝鸡市工业区、交通区和商业区等不同功能区所采集的街尘样品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灰尘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Hg、Pb、Cu、Zn、Cr、Co、Ni、Mn、V这10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陕西土壤背景值,其中Hg、Pb平均含量分别为陕西土壤背景值的37倍和20倍.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灰尘中10...  相似文献   
944.
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甾醇的分布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海、渤海湾和莱州湾采集6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正构烷烃(C15~C33)和甾醇(菜子甾醇、菜油甾醇、谷甾醇和豆甾醇)的质量分数和分子组合特征,探讨其来源,比较物质来源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类脂生物标志物主要呈现陆源和海源共同影响的特征,其中北黄海以陆源输入为主,高碳数正构烷烃(〉C24)具有明显的奇碳优势,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大;南黄海陆源输入与海洋自身贡献相当;渤海湾与莱州湾接受来自河流的大量陆源物质;(2)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的甾醇(包括菜油甾醇、谷甾醇和豆甾醇)在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的质量分数远小于渤海湾和莱州湾,但指示硅藻来源的菜子甾醇在整个研究区域均具有较高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45.
姚玉璧  杨金虎  岳平  陆登荣 《生态环境》2011,20(11):1585-1593
基于三江源区1959—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百分率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Penman-Monteith(P-M)模型计算了最大潜在蒸散量和地表湿润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59—2008年间,研究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5.316~13.047 mm.(10a)-1,春夏季增幅较大;最大潜在蒸散量呈增加趋势,年最大潜在蒸散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5.073~10.712 mm.(10a)-1,夏季增幅最大;地表湿润指数变化也呈增加趋势,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0.011~0.026(10a)-1,冬季增幅最大,在15年周期附近,出现了3~5个干湿交替期,1984年之后为偏湿期,在中高频区,1998—2006年有偏干振荡;影响三江源区地表湿润指数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相对湿度和平均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946.
基于黄土高原1961—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百分率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Penman-Monteith(P-M)模型计算了最大可能蒸散量,分析其时空分布、异常分布特征和次区域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8年间,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多年平均在400~800 mm之间,大部分区域650~750 mm之间。一致性异常分布是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的最主要空间模态。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异常空间分布可分为以下3个关键区:高原西北部区、高原东北部区和高原东南部区。高原西北部区域最大可能蒸散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发生了突变现象;高原东北部区域最大可能蒸散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也发生了突变;而高原东南部区域下降趋势不显著,未发生突变。黄土高原最大可能蒸散量的3个空间分区中,3 a的周期振荡表现得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47.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壤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威胁到各种陆生动植物的生态平衡。为落实环保部《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要求,2006年云南省土壤污染调查全面启动。系统运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作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Arc GIS作为地图开发工具,来完成数据的导入和校验,统计、评价和对比的分析与查询,以及各类统计图表的自动生成。系统开发解决了庞大数据的管理与分析问题,对数据进行了生动的图表化表示并通过数据自动更新机制,简化了数据的管理工作,提高了《云南省土壤环境质量报告》的编制效率,对各级管理部门的决策工作具有较大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948.
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诱导排烟系统在地下车库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了布置方式、诱导风速等敏感参数对排烟效果的影响,主要分析了火源上游不同位置处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诱导排烟系统能有效地抑制烟气向上游的逆流并能加强烟气的热对流,降低上游烟气的温度;另外,开启少于均匀布置诱导风机数目下,菱形布置诱导风机下的排烟效果优于均匀排列布置;在实验风速范围内,诱导排烟系统对上游烟气的控制和降温能力随着诱导风速的增加而提高,同时,在火源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增大诱导风速对控烟效果的改善存在临界值。  相似文献   
949.
利用中山大学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载有3D可视型激光雷达、多普勒风廓线激光雷达、转动拉曼温廓线激光雷达)于2018年冬季在全国范围内(厦门-北京)的走航观测资料,对我国中东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边界层结构以及颗粒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从南向北走航的过程中,边界层内各个高度的温度以及边界层高度呈下降趋势.(2)不同高度发生颗粒物污染的气象成因有所差别,其中1000 m高度左右发生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成因是较高的水平风速将周围地区的颗粒物输送过来而导致;500 m及近地面附近发生颗粒物污染主要是由水平风速较小导致局地来源的颗粒物堆积以及上游地区颗粒物的输送两者共同作用.(3)逆温结构和上升气流会导致颗粒物在边界层顶堆积,而下沉气流使得颗粒物由在某一高度堆积扩散至整层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50.
利用广州塔的O3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和转动拉曼温廓线激光雷达探测的垂直环境气象等观测资料,结合ERA5的近地面风场,对2017年5月6—7日(Case I)和2019年10月1—2日(CaseⅡ)两个典型个例从垂直混合与水平输送的角度进行特征与成因分析.O3的垂直观测结果表明,夜间残留层可储存日间混合层内的高浓度O3气团.从垂直混合与水平输送的分析结果表明,残留层O3的垂直混合及高浓度O3气团的水平输送是夜间地表O3的重要来源:夜间存在垂直风切变或边界层抬升,均可加强O3的垂直混合;珠三角地区背景风表现为在早上偏北风和晚上转换为偏南风,广州与佛山地表O3浓度上升最显著.此外,夜间O3浓度上升事件可造成夜间及凌晨O3 8 h滑动平均值持续高值,对空气质量和大气氧化性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