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9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2118篇
安全科学   697篇
废物处理   240篇
环保管理   504篇
综合类   3971篇
基础理论   846篇
污染及防治   1020篇
评价与监测   319篇
社会与环境   308篇
灾害及防治   22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61.
• PAM degradation in thermophilic AD in comparison with mesophilic AD. • PAM degrad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rmophilic and mesophilic AD. • Enhanced methane yield in presence of PAM during thermophilic and mesophilic AD. • PAM degrad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in thermophilic and mesophilic AD. Polyacrylamide (PAM) is generally employe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such as sludge dewatering and therefore exists in the sludge. Furthermore, it degrades slowly and can deteriorate methane yield during anaerobic digestion (AD). The impact or fate of PAM in AD under thermophilic conditions is still unclear. This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PAM degradation and enhanced methane production from PAM-added sludge during 15 days of thermophilic (55°C) AD compared to mesophilic (35°C) AD. Sludge and PAM dose from 10 to 50 g/kg TSS were u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M degraded by 76% to 78% with acrylamide (AM) content of 0.2 to 3.3 mg/L in thermophilic AD. However, it degraded only 27% to 30% with AM content of 0.5 to 7.2 mg/L in mesophilic AD. The methane yield was almost 230 to 238.4 mL/g VSS on the 8th day in thermophilic AD but was 115.2 to 128.6 mL/g VSS in mesophilic AD.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rmophilic AD with continuous stirring not only enhanced PAM degradation but also boosted the organics release from the sludge with added PAM and gave higher methane yield than mesophilic AD.  相似文献   
362.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s has resulted in rapidly increasing emissions of nitrogen oxide (NOx), which has caused serious human health and...  相似文献   
363.
为了提高供水管网震害预测的效率,修订了现有供水管网震害预测模型,应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平台,开发了供水管网震害预测软件。震害预测软件提供了两方面的预测功能,分别为不同地震烈度下供水管段基于三态的破坏等级预测和供水管网基于五态的破坏等级预测。软件实现了批量供水管段及整个管网的震害预测,且可以进行管网在设定地震下的震害预测,提高了预测效率。经算例分析,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64.
钢绞线锈蚀降低了其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性,导致钢绞线与其周围混凝土间的变形不协调,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快速锈蚀试验得到了不同锈蚀程度的16个有箍筋和无箍筋拉拔试件,通过拉拔试验得到了试件开始滑移及破坏时的拉拔力;回归了黏结折减系数与锈蚀率之间的关系式,并将其融入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分析模型中,提出了考虑黏结性退化的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有箍筋试件的黏结强度大于无箍筋试件;随着钢绞线锈蚀水平的增大,箍筋对黏结强度退化的约束作用逐渐减小;黏结折减系数随锈蚀率的增加呈指数函数规律递减。将理论值与本文及已有文献中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最大误差在6%以内,验证了本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可为服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抗弯承载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5.
异物是引发GIS设备内部击穿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运行电压下GIS设备内部异物受电场力作用发生随机运动,现场检测难以确定内部异物的特征。本文针对GIS设备内部异物开展力学特性分析,建立126 kV GIS等效模型,并仿真比对交流电压及脉冲电压作用下GIS内部异物的动态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电压下GIS设备内部异物颗粒的跳动轨迹呈现无规律特征,施加特定脉冲电压条件作用时,GIS内部异物跳动规律可控,其跳动高度及时间间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66.
通过外观检查、硬度、金相等检测方法,从金属管壁超温运行、蒸汽侧氧化行为、析出相及冷弯变形对组织性能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屏式过热器弯头开裂原因,得出TP347HFG弯头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弯头组织富含较多的σ相、NbC等硬脆析出相,同时冷弯加工导致管子内部产生残余应力,加剧了弯头脆性开裂的倾向。  相似文献   
367.
植物根系分解是养分元素进入土壤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解径级对根系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释放的潜在影响,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中的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为对象,采用原位分解试验,研究云杉3个径级(0-2 mm,2-5 mm和5-10 mm)根系分解过程中钾(K)、钠(Na)、钙(Ca)和镁(Mg)元素的浓度、残留...  相似文献   
368.
由于人因失误是引发危险品集装箱堆场事故的主要原因,特别以成功似然指数法为框架研究了危险品集装箱堆场人因失误概率的量化方法。考虑了影响因子的主观特性,重点结合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对成功似然指数法进行修正,确定了培养与组织管理、同时出现的目标数量等6项行为形成因子。通过建立熵权法、模糊集合理论与专家判断的融合实现人因失误概率的计算。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可将测算精度控制在有效区间(0,0.059 5),而且相较其他方法将危险系数降低了6.97%。针对危险品集装箱堆场管理这类高危行业,较高的人因失误率有利于风险辨识和风险预防。  相似文献   
369.
针对我国某铁路局行车事故多发情况,从事故等级分布、类型分布、原因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等多个方面对2005-2014年1 784起铁路行车事故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得出了近10年该铁路局行车事故的分布规律.一般D类事故1 008起,占事故总数的85%,是铁路行车事故的绝对主要等级;延误事故1 059起,占事故总数的59.4%,是铁路行车事故的主要类型;设备原因行车事故1 185起,占事故总数的66.42%,是铁路行车事故的绝对主要原因.铁路行车事故在年、月、日、时上的高峰期分别为2006年(293起)、8月(180起)、周五和周天(267 +288起)、14:00-16:00(184起),分别占事故总数的16.4%、10.1%、31.1%、10.3%.车站铁路行车事故978起,占事故总数的54.8%;其中四等站事故最多为345起,占车站事故总数的35.3%,特等站事故次之为187起,占车站事故总数的19.1%.  相似文献   
370.
Unlike the 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e system (EU ETS), China’s pilot ETSs implemented diversified policy designs instead of using a uniform framework. Variance ratio test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in China’s carbon trading markets. The results of two versions of variance ratio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 trading market in Hubei is considered weak form efficient, an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market inefficiency in carbon trading markets. Thin trading activities generate market frictions and bias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