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58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710篇
基础理论   218篇
污染及防治   278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对PVA+卡拉胶包埋小球和PVA+海藻酸钠包埋小球的性能进行比较,并首次使用PVA+卡拉胶+膨润土混合包埋材料制作包埋小球.结果表明,PVA+海藻酸钠包埋小球在制作过程中有一定的拖尾现象,红墨水到达小球中心的时间为80 min,6d可去除50%的COD;PVA+卡拉胶包埋小球更容易成球,而且红墨水到达小球中心的时间为50 min,6d可去除56%的COD.此外,在PVA+卡拉胶包埋材料中添加适量的膨润土可以将红墨水到达小球中心的时间由50 min缩短到30 min.因此,使用PVA+卡拉胶+膨润土的混合材料制作包埋小球是可行的.最后,通过包埋小球处理抗生素废水的正交实验,得出包埋材料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PVA浓度11%、卡拉胶浓度0.5%、膨润土浓度2.5%.在这种配比下,包埋小球对抗生素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5%左右.  相似文献   
932.
933.
主要研究了简单铈离子(Ce3+)在紫外光(UV)的作用下对蒽醌染料茜素绿(AG)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UV/Ce3+体系能够有效降解AG,初始反应速率随AG浓度的倒数值和Ce3+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初始溶液pH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在酸性条件下有很高的TOC去除率。荧光探针实验表明,反应过程中可以产生·OH自由基。UV/Ce3+体系对其他类型染料和对硝基苯酚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93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Zn-Fe脱硫剂,优化共沉淀制备工艺。固定床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溶液中金属离子总浓度为0.6 mol/L,焙烧温度600℃,添加10%活性助剂Cu时所得Cu-Zn-Fe脱硫剂循环脱硫性能最佳,此时ZFDCu10脱硫剂的硫容可达到41.2 g S/100 g脱硫剂。XRD和SEM对铁锌基脱硫剂的表征结果表明,加入Cu助剂后少量的ZnO、CuO可阻碍ZnFe2O4晶粒聚集,增强铁锌基脱硫剂活性组分的分散性,避免大晶粒的ZnFe2O4硫化时形成较多的产物层而降低脱硫剂的利用率。实验结果为制备脱硫性能较好的Cu-Zn-Fe脱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5.
Macronutrients (P, S, K, Na, Mg, Ca), heavy metals (Fe, Zn, Mn, Cu, Pb, Cr, Ni, Cd) and Al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values of Ca/Al in the tip, middle, base sections and sheaths of current year and previous year needles of Pinus massoniana from Xiqiao Mountain were analyzed 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ose element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any elements were unevenly distributed among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needles. Possible deficiency of P, K, Ca, Mn and Al toxicity occurred in needles under air pollution. Heavy metals may threaten the health of Masson pine. Needle sheaths were good places to look for particulate pollutants, in this case including Fe, Cu, Zn, Pb, Cr, Cd and Al.  相似文献   
936.
在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6 NTU高岭土悬浊液中,改变SDS的浓度,投加纳米SiO2与聚合铝PAC进行动态混凝实验与静沉实验,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分形理论,探讨了纳米SiO2与PAC处理含SDS低浊水的作用机理、絮凝效果与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①纳米SiO2与SDS使高岭土粒子表面负电性增强.纳米SiO2的絮凝机理以吸附架桥为主.②纳米SiO2对SDS的去除效果优于PAC.SDS浓度越高,去除效果越显著.但纳米SiO2对无机高岭土粒子的处理能力不如PAC,PAC絮凝后的上清液浊度低.当SDS浓度增至10 mg/L时,纳米SiO2对SDS的去除率高,而PAC对SDS的絮凝能力弱,PAC对无机颗粒的去除效果也下降.③助凝剂纳米SiO2较强的吸附活性能加快PAC絮体成长为结构密实的RLCA构型,分维值高,絮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937.
研究了γ辐照法对不同河流湖泊沉积物中六氯苯(HCB)的降解效果,以及不同河流湖泊沉积物、HCB浓度、添加物、pH和容器内径对HCB辐照降解的影响,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γ辐照法对南京玄武湖沉积物HCB模拟样品中HCB的降解率要高于长江南京上新河段和南京前湖沉积物HCB模拟样品;辐照下HCB质量浓度为10 mg/kg的长江南京上新河段沉积物HCB模拟样品的HCB降解率最高;添加H2O2能提高HCB的降解率,添加NaNO3和异丙醇降低了HCB的降解率;添加NaNO3的HCB降解率要高于添加异丙醇;pH越高HCB的降解率越大;容器内径对γ辐照降解容器中HCB的效果有较大影响,在其他实验条件一致下采用γ辐照降解HCB时,应尽量减小容器内径.  相似文献   
9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浓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结合内标技术,高效、快速地测定了土壤中Cu、Zn、Pb、Cd、Ni、Cr、Hg、As和Se 9种元素的有效态浓度.Cu、Zn、Pb、Cd、Ni、Cr、Hg的有效态采用0.1 mol/L NaNO3浸提,所得浸提液上机前预先稀释10倍;As和Se的有效态采用稀HCl浸提.结果表明,在测定所有空白、标准溶液及样品时均在线加入500 靏/L 45Sc/72Ge/209Bi内标溶液,有效地克服了基体效应、接口效应和仪器波动所产生的影响;0.15%(质量分数)NaCl\|1.0%(体积分数)HCl作为Hg标准溶液固定液,可保证1 靏/L Hg标准溶液7 d有效期;9种元素有效态的仪器检出限均在靏/L级以下,方法检出限<0.030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121%,相对标准偏差为0.02%~1.21%.  相似文献   
939.
为处理稀土分离排放的高浓度NH4 -N废水,采用模拟废水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减压蒸馏回收氯化铵对馏出液中NH4 -N浓度变化影响.发现真空度、不同浓度范围及溶液pH对馏出液中NH4 -N浓度有显著影响,在真空度为0.07MPa,溶液pH为3~4条件下蒸馏,可使馏出液中NH4 -N浓度<15 mg/L.实际废水验证试验表明,废水经气浮除油、氨水中和、适量重金属沉淀剂DTCR去除重金属及活性炭吸附微量重金属及油类物质等预处理后,减压蒸馏可获得较高品质氯化铵产品,经分析达到工业级合格产品,馏出液可作为自来水回用于生产.对废水处理成本和收益进行了估算,发现每处理1 m3废水可获得67.1元的经济收入,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40.
谭剑  沈磊  杨崇俊  仲照明  马潮技  梁丽  赵勇 《灾害学》2008,23(1):118-123
世界各国在“9.11”事件以后都开始了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我国也建立了不少的应急指挥系统,但是从近几年紧急事件的处理情况来看,这些系统有一共同的缺陷:对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理论没有深入的分析,系统的设计没有明确的方向,也缺乏对应急流程的分析思考,忽视计算机的智能处理能力,造成应急指挥系统的使用低效。针对这两个问题,先阐述了应急指挥系统设计通用的理论原则,之后着重分析了应急流程的数字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以谓词逻辑为核心构建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方法,解决了智能分析辅助指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