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2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1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CO2排放量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用按比例叠加的方法逐年计算1860~1996年CO2化石燃料源的d13CO2(PDB),用简单全球碳循环模式研究该变化对大气d13CO2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CMDL近1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化石燃料源的d13CO2在140年内下降了4.5,在碳循环模式中考虑这种动态变化之后,大气d13CO2的模拟结果与同期实测值的相关程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2.
钙基膨润土钠化改型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界,钙基膨润土的资源量大,钠基膨润土的资源量小。前者物化性能和使用效果差,一般均须用人工钠化改型来提高其物化性能和使用效果。研究认为,钠化效果受膨润土自身质量、钠化改型剂、钠化改型剂添加量、钠化时间和钠化工艺等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3.
以滴液成球法制备的壳聚糖凝胶球为基体,依次通过Mn2+印迹,交联和半胱氨酸接枝合成了Cys-Mn-CCTS-1、Cys-MnCCTS-2 2种吸附树脂,通过SEM扫描、FTIR光谱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低浓度Mn2+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表明,两种吸附材料对Mn2+去除率均达到70%;在干扰离子Ca2+和Mg2+总浓度达到200 mg/L时,Cys-Mn-CCTS-2对Mn2+的去除效率仍达到71.7%,表现出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当Co2+、Mn2+共存时,Cys-Mn-CCTS-1和Cys-Mn-CCTS-2对Mn2+的吸附容量随Co2+浓度增大而减小,Co2+对后者影响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44.
通过开展悬臂式单根锚杆抗滑桩加固黄土滑坡的室内模型试验,获得桩后滑坡推力、桩前土体抗力、桩体及锚杆的应力-应变情况,并据此研究了悬臂式单锚抗滑桩桩侧地层抗力、桩身内力分布规律及其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在滑坡推力作用下,悬臂式锚杆抗滑桩受荷段桩后受压、桩前受拉,而嵌固段桩后受拉、桩前受压,锚杆抗滑桩受力形式呈“S”曲线状;随着锚杆抗滑桩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其桩前、桩后土压力分布规律也逐渐改变;悬臂式锚杆抗滑桩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塑性铰弯折破坏,而土体中锚杆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弯剪-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45.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地球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测定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土壤及沉积物DOM的紫外-可见光谱基础上,通过特征参数及光谱模型来获取DOM的地化特征和信息.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参数表明土壤DOM的芳香性、疏水组分及腐殖化程度都明显低于上层沉积物,与高程和土地利用类型无关;而所选择的4种吸收光谱模型中以模型2为最优.同时,不同模型和不同拟合波段均对DOM光谱曲线斜率(S)有影响:S值随波长增加而减小;而不同波段S值相关性存在差异,表明各波段S值仅反映DOM部分信息,而非全部.此外,特征斜率之比(SR)反映出表层沉积物所受降解程度(光漂白或生物降解)小于土壤和往年沉积物,其芳香性更高,分子量更大,参与降解的反应活性也更大;这表明DOM越新鲜,其受到的光照和生物作用相对较小,降解潜力越大.  相似文献   
46.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物质,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是可用光谱测定的DOM组分.基于2012年7月采集的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以及2012年11月采集的水体样品,通过单波长、双波长、吸收光谱斜率(S值)和三波长模型建立CDOM与DOM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模型中三波长模型效果最佳,水体数据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88,土壤数据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33,沉积物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856.同时,利用2013年随机采集的32个土壤样品和36个水体样品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土壤DOM浓度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6.5%和16.9%,水体分别为10.32%和9.06%,相比土壤DOM而言,三波长模型对水体DOM的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7.
上海粘土流变性质及地面沉降问题初步研究(一)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导了作者早先时候所做的有关上海地区粘土流变性质实验研究结果和地面沉降问题的初步分析,简要评述了当时已有的有关文献,介绍了试验方法,并指出了试验中有重要影响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详细的试验结果,发现瞬间塑性变形间性变形还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8.
山阳中学滑坡位于陕西省山阳县城以东2.5km处,自1984年以来,出现多次局部滑动现象.本文在分析该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方案,通过对三种方案在造价、环境影响、施工难度和未来发展的要求等方面的比较,提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9.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7,他引:21  
高速公路因其独特的行车环境 ,其交通事故损失十分巨大 ,研究成因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因素很多 ,以往的分析 ,只是从定性的角度 ,没有给出定量方面的具体研究。笔者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 ,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综合考虑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以及行车环境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驾驶员因素、外部行车环境 ,尤其是先进的管理技术等占有很大的比重。笔者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及对策建议 ,主观上应该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客观上应该提高车辆、道路的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高科技技术在事故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先进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0.
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影响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原则,从人员安全保障、设备安全保障、环境安全保障、基础安全管理保障4个方面着手,确立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提出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保障模糊层次评价的一般方法;对我国铁路主干线某一提速区段中间站进行实例分析,其结果显示,基础安全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最后,笔者建议,在我国铁路实现“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发展方向下,应当加强提速区段中间站的安全管理,认真进行行车安全评价,实现行车事故的预测与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