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84篇 |
免费 | 880篇 |
国内免费 | 117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09篇 |
废物处理 | 208篇 |
环保管理 | 388篇 |
综合类 | 2773篇 |
基础理论 | 989篇 |
污染及防治 | 1343篇 |
评价与监测 | 270篇 |
社会与环境 | 203篇 |
灾害及防治 | 1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172篇 |
2022年 | 307篇 |
2021年 | 257篇 |
2020年 | 258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211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278篇 |
2015年 | 300篇 |
2014年 | 347篇 |
2013年 | 456篇 |
2012年 | 427篇 |
2011年 | 451篇 |
2010年 | 346篇 |
2009年 | 328篇 |
2008年 | 299篇 |
2007年 | 291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185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44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雄黄矿区不同砷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源利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砷污染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关砷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有很多研究,但对砷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我国湖南省石门县雄黄矿地区长期砷污染土壤为例,采用PLFA及BIOLOG微平板技术考察了7个砷(As)污染程度不同的样点以及一个对照样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源利用特征.结果发现,雄黄矿区存在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除As含量较高以外,镉(Cd)和镍(Ni)的含量也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雄黄矿区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受到土壤有机碳(SOC)、有效磷(AP)、p H以及镁(Mg)、Cd、铁(Fe)、铜(Cu)含量的显著影响.各样点土壤微生物群落均以细菌为主,占微生物总量的71.54%~80.66%,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雄黄矿区土壤中的有效砷对微生物造成了较严重的胁迫.严重砷污染降低了微生物对于碳源利用的多样性以及均匀度.各样点微生物对于碳源的利用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1种碳源中微生物利用较多的只有7类,分别属于糖类、胺类、羧酸类与多聚物,并且以糖类为主. 相似文献
382.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对南四湖硅藻藻密度、种群结构变化的影响,于2010年5月—2013年4月在南四湖进行逐月采样,应用NMDS(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非度量性多元标度)分析硅藻种群组成的相似性,并通过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硅藻种群结构和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①共检出硅藻23属69种,硅藻藻密度在14.3×104~663.2×104 L-1之间,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冬春季大于夏秋季;②硅藻种群演替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主要以冷水种尖针杆藻(冬春季所占比例分别为15.3%、24.0%)为主,夏秋季则以暖水种扭曲小环藻(夏秋季所占比例分别为17.8%、19.1%)为主;③氮磷营养盐水平、pH和表层水温是影响南四湖硅藻种群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南四湖硅藻种群对于环境因子变化的反应较为灵敏,可作为南四湖水质的潜在指示工具进行长期研究. 相似文献
383.
冬季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地区4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考察冬季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组分的去除效果,以及对DOM组分的光谱学特性和卤代活性的影响.利用XAD树脂将DOM分为5个部分: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结果表明,A/O法、曝气生物滤池、浮动填料法和A2/O法对DOM都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其中曝气生物滤池对DOM的处理效果最好.经4种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5种组分的芳香性和三卤甲烷生成活性(STHMFP)均升高.A2/O法对HPO-A和TPI-A的芳香性增强程度最高,而曝气生物滤池对HPO-N,TPI-N和HPI的芳香性增强程度最高.浮动填料法对HPO-A,TPI-A和HPI的STHMFP升高最显著,A2/O法对HPO-N的STHMFP增加最显著,曝气生物滤池对TPI-N的STHMFP升高最显著.4种污水处理工艺对HPI中荧光物质的去除率高于非荧光物质.而对于其他4种DOM组分来说,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不同荧光峰的改变不相同. 相似文献
38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聚糖是一种对环境友好同时具有多种特性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处理工业废水,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对国内外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印染、电镀、食品加工、造纸等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扼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85.
386.
对广州市秀全、巴江、江村、石门、西村、刘屋洲、南洲和沙湾等主要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中钼、钴、铍、硼、锑、镍、钒、钛、锡、银和钡等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微量元素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硼和锡在所有地表水源地均未检出,铍在部分地表水源地有检出,其他检测项目在所有地表水源地均有检出。整体而言,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不高,地表水源地由北往南微量元素内梅罗指数呈逐渐降低态势,南部水源地水质优于北部水源地。巴江和西部水源地镍含量相对较高,电镀企业排污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87.
本文从乌什地震台数字化测震仪器系统出现50Hz的电干扰信号和数据接收系统出现传输中断等现象入手,通过系统分析认为,乌什地震台在架设无塔供水设施时使用了变频器,变频器的使用是导致数字化测震仪器系统产生干扰的原因所在。针对干扰出现的成因,我们使用了数字滤波、接地等一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8.
389.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污染市容环境、影响市民生活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现状的分析,得出合肥市城市垃圾产生量是逐年增长的,每年3月、5月和8月为垃圾高产期,2月和4月为相对较少月份.在现状分析基础上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并用其对未来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合肥市到2030年城市垃圾产量将达到222.47万吨. 相似文献
390.
Fan Jinhong Xu Wenying Gao Tingyao Ma Lumi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2007,1(4):504-508
Iron and copper bimetallic system (catalyzed Fe-Cu process)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alkaline nitrobenzene-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However, little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e changes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with time going.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zed Fe-Cu process to reduce nitrobenzene (NB) in alkaline wastewater.
In addition, the changes of the metal surfaces morphologies and matt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action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 conjunction with energy-dispersion spectroscopy (EDS) and X-ray diffraction spectroscopy (X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copper almost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weeks of operation, which spelled
its strong chemical st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poisoning. Moreov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wo reasons for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decreasing with time. One was the gradual iron element consumption due to corrosion. The other was
iron reactivity weakened due to the precipitates accumulation on the surfaces that were mainly Fe3O4 and FeCO.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2006, 28(10): 783–785 [译自: 环境污染与防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