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400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针对“通用设计”中 330 kV 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的配置方案存在保护死区的问题,通过分析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特性,提出在 1 个半断路器接线(3/2 接线)方式中,增加电流互感器绕组数量和主变压器保护采用 TPY 级电流互感器等项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改进措施能够有效防止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电网企业和用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22.
利用2010年完成的山东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双层网格化大密度、高精度土壤碳数据,估算了全省土壤表层(0~20 cm)、中上层(0~100 cm)和全层(0~160 cm)的土壤有机碳(SOC)密度及其储量,并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①山东省不同深度土壤碳库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表层土壤碳库以有机碳为主,而全层土壤碳库则以无机碳为主. ②全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350.65×106 t,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2.22 kg/m2,但在不同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差异显著. ③土壤中较高的w(黏粒)、w(Se)、w(TN)和稳定的C/N等土壤条件均可促使w(SOC)增加,而土壤盐渍化、高硅、富盐基离子的沙性土壤环境则不利于有机碳的积累;此外,人类活动对林地、草地的破坏,以及灌溉水田、园地、林地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也会导致土壤有机碳流失;土壤有机碳积累受降水量影响明显,随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受气温影响不明显. 在各因素综合影响下,山东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呈沿海低、鲁西北平原和胶莱盆地中等、鲁中南山地丘陵和中低山区偏高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23.
石化和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平衡石化和化工行业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措施,是实现石化和化工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研究围绕石化和化工重点行业,利用专家型和基于模型的边际成本曲线对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的关键减排技术及减排成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平均减排成本为298元/tCO2,2035年累积碳减排量为4.4亿t,约占行业碳排放总量的30%。与节能减排措施相比,能源替代手段具有较高的减排成本,但也同时具有较高的减排潜力。2035年,能源替代的减排潜力占到总减排潜力的62%。未来,应着力推动传统煤化工行业能源利用向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转变,助推石化和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24.
分别设置中温不搅拌、中温搅拌、高温不搅拌和高温搅拌这4种牛粪厌氧消化处理,探究温度和搅拌对牛粪厌氧消化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变化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厌氧消化特性为基础,分析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的丰度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利用网络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影响ARGs变化的关键因素.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温度对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η2=0.934)强于搅拌(η2=0.911),高温总产气量较中温提高了13.93%,且中温条件下搅拌的总产气量较未搅拌提高了12.63%.温度对ARGs去除的影响(η2=0.992)也强于搅拌(η2=0.920).高温将ARGs和MGEs的去除量显著提升至0.09~1.53(对数值),但搅拌对ARGs和MGEs的去除无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受温度的影响也更为显著,门水平微生物Firmicutes成为高温条件下的绝对优势菌,相对丰度高达86%以上.属水平微生物SedimentibacterSphaerochaetaPseudomonas等为ARGs的潜在宿主菌,直接影响ARGs的变化.理化因子影响了微生物的分布,尤其是总氨氮和总挥发酸,通过影响ARGs宿主菌间接影响ARGs的变化.整体来看,高温不搅拌的消化条件有利于气体的产生和ARGs的去除.  相似文献   
325.
伴随重金属污染风险的不断提高,流域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的构建和水体重金属的模拟预测受到广泛关注,关键参数的甄选是模型优化的重点.本文构建了某电镀集中区Ni、Cu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以Ni为例,采用标准秩回归分析方法(SRRC法)和Sobol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Mars-Sobol法)对7个重金属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针对确定的2个敏感性参数对Ni、Cu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1SRRC法的Ni河沙分配系数的敏感性占比为96.1%~99.7%,平均为99.2%,泥沙沉降速率为0.1%~3.3%,平均为0.5%.2Mars-Sobol法的Ni河沙分配系数的总敏感度占比为87.18%~93.44%,平均为90.28%;泥沙沉降速率为5.68%~10.68%,平均为8.21%;随水流运动方向,Ni河沙分配系数敏感性逐渐减低,泥沙沉降速率参数敏感性逐渐增强.3相较于SRRC法,Mars-Sobol考虑了参数间的交互作用,通过Ni、Cu迁移转化模型中敏感参数"河沙分配系数"和"泥沙沉降速率"的率定和验证,Ni、Cu模拟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5.28%和14.46%,实现了重金属模型的高效和高精度预测.  相似文献   
326.
天保、退耕工程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人类生存哲学的革新,是可持续发展思维方式的具体实践。其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达到人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两大工程顺利推进并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因素:(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原则;(3)加强恢复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制定科学的工程评估和监测标准;(4)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5)完善工程机构建设;(6)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办法。  相似文献   
327.
人身伤亡赔偿计算方法及理论依据新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全面、准确、合理的估算并给出因人身伤亡产生的赔偿金额,目前似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主要由于人们受生命伦理观念的束缚而未曾深入探讨个体生命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学意义。笔者通过分析和总结现存赔偿方法的缺陷和理论认识的不足,参照一般性实物的损坏赔偿原则,引申提出了人身伤亡赔偿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对人的赔偿也应当遵循“损失有多大赔偿就应当有多少”的世界通行原则。因此,对由于受伤或死亡带来的工资收入、生命健康和精神创伤三大损失,应当逐项予以合理的估算和足额的赔偿。根据该观点,笔者设计整合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赔偿计算公式,从而为解决人身伤亡的赔偿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28.
用沸石吸附稀土冶炼氯铵废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天然沸石对稀土冶炼氯铵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吸附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pH7—8、沸石粒径0.5—1.0mm、沸石投加量60g;先以300r/min搅拌1min,再以60r/min搅拌30min,沉降30min。稀土冶炼氯铵废水经沸石吸附处理后,废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由13013mg/L降至6168mg/L,氨氮去除率达52.6%。  相似文献   
329.
2005年陕西省雷电活动特征及灾害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菊霞  庞亚峰  任建芳  武麦凤 《灾害学》2006,21(4):54-57,74
2005年是陕西省正式采用ADTAD雷电定位技术监测雷电活动的第一年。依据雷电定位监测的云地闪数据,对陕西省雷电分布特征分析可知:与年平均雷电气候特征比较,2005年雷电的时间分布特征与年平均基本一致,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雷电高值区发生在陕南南部地区;雷电数据监测覆盖全省,雷电落点经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对雷电的强度、电荷、能量等有了定量监测,为认识其密度、频度等活动规律提供了依据。结合典型雷电灾害天气过程分析。为雷电灾害防御及预报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指标。  相似文献   
330.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及火情监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9-2003年500hPa高空天气形势的分析,给出了冬、春季森林火险戒严期的4种主要天气模型。根据林火气象条件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与森林火险天气密切相关的主要气象及物候因素,并对其进行了火险天气指数的等级划分。应用vb6.0软件开发建立了运行稳定、精度较高的未来24~48h森林火险预测平台,采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对森林火情进行准确定位的实时监测,提出了森林防火的一些安全措施,为森林火险等级预测和林火及时扑救抢险提供积极的气象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