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50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分析重庆市主城区2015~2019年O3浓度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发现主城区O3超标日数、超标日O3中位值和90百分位浓度值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O3与温度成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成负相关,高O3浓度对应每日最高温度区间为35℃以上以及相对湿度区间70%以下.采用T-mode主成分分析法(PCT)对2015~2019年的4~9月850hPa低层位势高度场和风场进行分型,总结出重庆市O3污染期间主要有8种天气类型,其中有利于出现高浓度O3现象的天气类型分别是低压西北侧型(T1)、低压后部型(T4)和高压西侧(T3),对应O3平均超标率分别为34.6%、17.0%和14.2%.利用HYSPLIT4模型后向轨迹聚类方法和潜在源贡献算法(PSCF),计算得到O3污染日的气团主要以中短距离输送为主,主要传输轨迹来自北、东北、南以及西南四个方向,从2015~2019年,主要污染来源有一个明显的从北转南的趋势,O3污染的潜在源贡献分析结果与全市工业源NOx、VOCs排放量空间分布的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以阳极氧化法结合电化学沉积法成功制备的具有高度整齐有序纳米管结构的Ag/TiO2纳米管阵列(Ag/TNTAs)为阳极,碳/聚四氟乙烯为阴极构建光电催化(PEC)体系.并探究其光电催化降解甲基橙(MO)效能,结果表明,Ag/TNTAs光电催化降解能力(68.2%)远高于光催化(18.9%)、电化学氧化(38.2%)和直接光解;另外在水质净化厂出水有机质(EfOM)参与的光电体系中,当EfOM的初始浓度小于或等于1.0mgC/L时,其对光电催化降解MO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当其浓度为0.4mgC/L时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高浓度的EfOM则抑制光电催化活性.此研究表明光电催化体系能高效催化染料降解,且EfOM能在一定阈值范围内促进光电催化降解污染物.  相似文献   
83.
针对有机污染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中普遍存在的氧化剂过量使用、污染物反弹和二次污染问题,以苯胺(AN)为特征污染物,以活化过硫酸盐为氧化剂,采用硬脂酸为胶结剂,制备过硫酸钠(PS)和硫酸亚铁(FeSO4)缓释胶囊,构建基于PS和FeSO4缓释胶囊的可渗透反应屏障(PS-FeSO4-PRB),考查了缓释胶囊组分、地下水流速对PRB中活性物质释放和AN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缓释胶囊中活性物质/硬脂酸为1/2,地下水流速为0.1mL/min时,48h后PRB中PS和Fe2+累计释放率分别为43.18%和14.98%.当PRB中FeSO4/PS为1/9时,AN累计去除率达到95.37%,TOC累计去除率为57.07%.采用砂柱模拟AN污染地下水,比较了直接注射PS和FeSO4与PS-FeSO4-PRB两种处理方式的修复性能,4d内两者的AN累计去除率分别为35.22%和69.74%,TOC累计去除率分别为15.83%与14.88%.PS-FeSO4-PRB修复效果明显高于直接注射处理.GC/MS分析表明,处理后产生了对苯醌、偶氮苯以及长链烷烃等产物,导致AN矿化率不高.pH值和Eh连续记录结果表明,PS-FeSO4-PRB处理能够保持反应体系氧化还原电位和酸碱性的相对稳定.相比直接注射氧化剂,基于PS和FeSO4-缓释胶囊的PRB处理中地下水的急性毒性更低,二次污染风险更小.  相似文献   
84.
利用大连市2014~2015年地面观测资料、高空地面形势场和2015年12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WRF-CMAQ数值模式,对大连市污染天气特征和污染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5年大连市共有大气污染日数145d,占20%,大气污染天气过程35个;发生大气污染时的高空形势场主要为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场,占63%,槽前西南气流场次之,占21%,槽区、脊区各占6%;地面形势场主要表现为风速较小的均压场(68%)和等压线密集风速较大的非均压场(32%)两种气压场.2015年12月出现的5次污染过程中,大气层结均为稳定层结,且近地面水平风速均值较小,对污染物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扩散起到抑制作用,导致空气质量恶化;模拟结果发现大连市冬季污染过程中大气气溶胶的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铵盐和硫酸盐等细颗粒物,其中硝酸盐占比最大,且污染过程的增幅最为明显,说明机动车和燃煤排放已对大连市城市污染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5.
2006 年南京冬季浓雾雾水的化学组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6 年12 月24~27 日南京外场观测试验资料和采集到的雾水样品化学分析资料,从雾水的化学组成及同月采集的雨水的比较、雾水离子间的相关性、雾水离子浓度与污染气体的关系等几方面,分析了南京雾水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南京雾水pH 值介于4.24~7.27,多呈酸性;雾水离子浓度随时间有较大变化,这与雾的宏观和微物理结构有关;雾水中离子浓度与同时期(2006 年12 月上旬)雨水中的离子浓度以及污染气体的浓度变化趋势有一致性.如,雾水SO42-和NO3-的浓度在25 日14:30~19:55 有1 个峰值,而污染气体的峰值则相对提前,大约在13:00~14:00,随后气体和离子的浓度都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6.
研究苯酚在铂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考察了温度、pH值和苯酚浓度对苯酚电化学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苯酚的氧化峰电位逐渐减小,氧化峰电流逐渐增大;随着pH值的增大,氧化峰电位逐渐减小,峰电流开始逐渐减小,在pH7.5时突然增大,然后又减小;随着苯酚浓度的增大,苯酚的氧化峰电位逐渐减小,峰电流增大.苯酚在铂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活化能为14.6 kJ·mol-1.  相似文献   
87.
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市、扬州市各自选择了2个村的基础上,运用对24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资料,建立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数量经济模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导下的农户行为对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决策行为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农业土地利用正在逐步由传统的大田作物向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等地类转化;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推进了这一转化;同时,农户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政府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最后从区域非农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深化农村土地产权的物权化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及积极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8.
梁子湖湿地植物多样性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1999~2001年的野外调查数据,研究了湖北梁子湖湿地浮游藻类和高等植物多样性资源.结果表明,该湿地常见浮游藻类73种,隶属于7门58属(绿藻28种,硅藻19种,蓝藻14种,金藻4种,裸藻3种,甲藻3种,隐藻2种);高等植物282种,隶属于72科183属(苔藓8种,蕨类9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26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浮游藻类密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1163.79913.51)104cell/L和6.1342.737mg/L,叶绿素a含量12.754.98mg/L,浮游藻类表层日生产量1.18~2.29mgO2/(Ld).水生植被繁茂,可划分为12个群丛,群丛单位面积生物量为6.443kg/m2;水生植被覆盖率54.27%,单位面积生物量为3.496kg/m2,在同类湖泊中处于中等水平;植被种类复杂,以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优势群落.该湖泊总体上属中营养型水体,仍保持草型湖状态.  相似文献   
89.
川牛膝多糖的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体外细胞毒性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巾性红等实验,对川牛膝多糖的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川牛膝多糖体外在10~300 pg/m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不具有直接毒性作用,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5).因此,川牛膝多糖既具有体液免疫功能,又能提高NK细胞活性和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表明其免疫活性广泛.  相似文献   
90.
太湖西山碧螺春茶园重金属含量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湖西山碧螺春茶园典型坡地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和Cu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坡度、土地利用等自然地理特征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的影响,并对照NY 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中给出的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除Hg以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均达到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以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碧螺春茶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78,表明其重金属污染水平为尚清洁,污染等级为警戒级,主要污染物为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