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68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733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87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臭氧一级校准数据读取方式对校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同时采用串口连接模式、模拟信号连接模式和仪器数据存储-手动输入模式3种数据读取方式对臭氧二级传递标准进行一级校准,比较不同数据读取方式对校准结果的影响。串口连接模式和仪器数据存储-手动输入模式所得到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差较小。经修正转化截距后的模拟信号连接模式所得到的斜率和截距相对于其他2种数据读取方式有一定的差别,但也在校准指标以内。  相似文献   
992.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质联用分析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方法,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分别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对PPCPs进行富集提取,该法对于宜兴地区能够检出的30种PPCPs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0.999,检出限为1.37~10.12 ng/L。应用该法对宜兴地区地表水中存在的PPCP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0种PPCP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分布最广泛的7种分别为避蚊胺、阿替洛尔、对乙酰氨基酚、普鲁卡因、β-雌二醇、卡马西平和苯佐卡因,阿替洛尔浓度较高,普遍为5~600 ng/L。避蚊胺虽然出现频率最高,但其在各个采样点浓度偏低,普遍为1~50 ng/L。  相似文献   
993.
环境风险检查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应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的支持,通常被简化甚至忽略。针对目前中国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现状,指出应进一步强化环境风险检查的重要地位,启动项目环境风险验收,并对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等的制定方法及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94.
絮凝沉淀—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因其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被广泛采用,但其絮凝沉淀的前处理方法不易掌握,在批量分析时容易造成部分样品测定结果出现偏差。经过试验,通过向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定量加酸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絮凝沉淀法的误差,使其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95.
太湖水体溶解态磷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年太湖西岸区北段、湖心北区、贡湖、梅梁湾、竺山湾、西岸区南段、湖心南区、南岸区和湖心区9个研究点位水体中的溶解态总磷(TSP)、溶解态反应磷(SRP)和叶绿素a(Chl-a)进行了长达1年的动态监测,全面分析了太湖不同月份、不同区域水体溶解态磷含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藻类生长的相关性。全湖月平均TSP变化范围为(0.027±0.019)~(0.054±0.042)mg/L,SRP变化范围为(0.009 ± 0.006)~(0.035 ± 0.020) mg/L,夏秋季SRP含量高于春冬季。北太湖区溶解态磷含量普遍高于南太湖区,近岸溶解态磷含量高于离岸。各点位年均TSP变化范围为(0.019±0.011)~(0.104±0.038) mg/L,SRP变化范围为(0.009±0.006)~(0.041±0.022)mg/L。全年SRP变异(53.2%)高于TSP(23.4%)、近岸变异高于离岸、表层高于底层。溶解态磷含量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外源磷输入影响太湖水体溶解态磷分布。全年中太湖水体TSP、SRP与Chl-a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3(P<0.01)、0.284(P<0.01)。  相似文献   
996.
测定3种盐沼植物体内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计算了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TN、TP和重金属库的大小.结果表明,3种盐沼植物在养分的分配模式上显著不同,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地下部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养分库和重金属库均大于芦苇和海三棱镳草,表明其对养分和重金属的吸收与滞留效率更高.如果从湿地植物净化的角度来考虑,收获互花米草对河口环境的净化作用最佳,特别对P的去除效率最高;但另一方面,互花米草的入侵将会显著改变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如提高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有可能把更多的重金属输入河口水体和食物网,使湿地成为重金属的源而不是汇.  相似文献   
997.
两种大型海藻自然环境下的营养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外条件下,对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及龙须菜(G.Lemaneiformis)的N、P吸收动力学及生长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两海藻对NO3-N、NH4-N及PO4-P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分别为55.88、35.17 μmol/(g·h)、3.106 μmol/(g·h)和53.17、32.24 、3.064 μmol/(g·h);半饱和常数(Ks)分别为7.762、3.414 、0.222 μmol/L和6.331、2.345、0.110 μmol/L,两海藻对N营养的竞争能力相似;从生长动力学结果看:菊花江蓠N、P的最大生长浓度为60 和30 μmol/L,龙须菜为100和40 μmol/L.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四步连续提取法提取不同季节南京仙林地区PM_(2.5)中不同化学形态的金属组分。结果显示:(1)PM_(2.5)日均值平均为84.93μg/m3,75%的样品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PM_(2.5)日均值二级标准值(75μg/m~3)。(2)PM_(2.5)中Fe、Zn和Pb浓度最高,As和Cd浓度最低。(3)Zn、Cd和Mn主要以弱酸提取态(F1)存在,Pb以可还原态(F2)为主,As主要以F1和F2存在,Ni和Cr以F1和可氧化态(F3)为主,Cu主要为F1、F2、F3,Fe和Ti大部分以残渣态(F4)存在。(4)Zn具有非常高的环境风险,Cd、As、Cu和Mn均表现出高风险,Pb、Ni和Cr具有中等风险,Fe、Ti具有低风险。(5)对于儿童,Cr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对于成人,As和Cr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99.
为探求电絮凝处理高含氟地下水工艺技术参数及其除氟动力学,采用双铝电极电絮凝装置处理人工模拟高含氟地下水,研究了双铝电絮凝除氟过程及其除氟动力学模型,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pH、极板间距及初始氟浓度对电絮凝除氟过程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除氟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理论所需除氟时间取决于初始氟浓度和除氟动力学常数,而除氟动力学常数受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和初始氟浓度影响;当电流密度为300 A·m~(-3),pH为6.0~7.0,极间距为10 mm时,双铝电絮凝除氟能效最高,氟离子去除率为89.56%,能耗为0.157 8 kWh·g~(-1);但较高的初始氟浓度容易使铝氟比下降,导致除氟效果下降,不利于除氟过程。以上结果可为电絮凝处理高含氟地下水工程化应用和除氟反应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混凝土和石材粘结界面的抗剪性能,设计Z型和套箍型两种试件,进行了混凝土?石材粘结试件界面剪切力学性能试验。试验考虑了材料强度、界面植筋情况、试件形式等变化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界面为试件的薄弱部位,混凝土和石材的粘结界面上均发生了剪切破坏。在一定范围内,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会增强界面的剪切强度,延缓试件的开裂,减小界面同级荷载下的剪切位移;界面植筋可以显著提高试件的剪切性能,提高幅度随着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套箍型试件的剪切强度大于Z型试件,未植筋试件提高约20%,植筋试件提高约40%~55%。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可考虑套箍增强作用的界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