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的固定化微生物处理Cr(Ⅵ)废水体系,从混合微生物种类和固定化技术等方面对Cr(Ⅵ)的微生物去除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筛选出对Cr(Ⅵ)具有较高去除能力的混合菌株组合,然后采用海藻酸钠(SA)固定法进行混合菌株固定化,考察混合微生物和固定化混合微生物技术对Cr(Ⅵ)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HB(Bacillus subtilis var.)菌株对Cr(Ⅵ)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在40 mg/L的Cr(Ⅵ)溶液中其去除率可达98%左右,其次为Ua(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最后为xJ-Ⅱ(Bacillus subtilis)菌株;混合菌株组合中,HB菌与XJ-Ⅱ菌组合和HB菌与Ua菌组合对Cr(Ⅵ)的去除效应较好,在60 mg/L的Cr(Ⅵ)溶液中其去除率可达92%;混合菌株经固定化处理后,HB菌与Ua菌组合对Cr(Ⅵ)的去除率仍很高,在40 mg/L的Cr(Ⅵ)溶液中其去除率可达到98%.可见,混合微生物能有效地提高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Cr(Ⅵ)的去除效应,且固定化混合微生物技术有望在铬污染废水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采集于2011年7月和2011年11月的千岛湖(新安江水库)库区及其主要入库河流表层水中10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了分析,初步明确千岛湖水体中HCHs与DDTs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水体中检出8种微量的OCPs,检出频率最高的是p,p’-DDT、α-HCH和p,p’-DDE.12个采样点均有不同浓度检出,库区ΣOCPs的浓度范围在1.9~7.6 ng·L-1,属低污染水平,3条主要入库河流ΣOCPs的浓度范围则是1.2~212ng·L-1.千岛湖水体中OCPs污染空间分布各异,主干流新安江为千岛湖OCPs污染的主要输入源;时间上丰水期大于枯水期,显示为面源污染特征.通过特征组分比例可确认HCHs污染主要是长距离传输或工业HCHs的降解,而DDTs则有新源输入.利用EPA推荐方法对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摄入千岛湖水体中OCP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在0.06×10-7~23.2×10-7,均位于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范围内;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介于3.43×10-5~6.01×10-3,根据评价标准均未超标.结果表明千岛湖水体中OCPs对人体产生的致癌、非致癌健康危害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磁铁矿活化过硫酸钠技术氧化泥浆系统中三氯乙烯(TCE)的效果.同时,考察了Fe2+、Cl-和HCO-3对TCE降解过程的影响,并采用有机碳含量不同的2种天然土壤,以及用H2O2去除低聚合"软碳"和高温灼烧去除全部有机碳后所得到的2种土壤,考察了有机质含量对TCE降解的影响,检测了反应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性pH值条件下,磁铁矿活化过硫酸钠是表面活化反应,反应产物为α-Fe2O3,TCE氧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初始TCE浓度20 mg·L-1、磁铁矿投量20 g·L-1时,TCE在48 h后的去除率达到97%.Fe2+对反应有促进作用,Cl-和HCO-3均会对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其中,HCO-3的抑制作用强于Cl-.TCE降解速率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大,土壤去除有机质(SOM)后TCE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通过检测有机质变化发现,过硫酸钠对有机质的去除较小,有机质对TCE降解的抑制可能是通过消耗过硫酸钠、表面消耗自由基和对有机污染物的竞争吸附等多种途径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4.
构造人工湿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介绍构造人工湿地对特征污染物即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细茵以及重金属的去除研究,阐述了污染物去除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机理,并在植物的选择、设计参数、动力学研究三方面就构造湿地设计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对未来的研究工作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高压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大量的实际监测数据出发,评述了高压变电站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电磁场分布情况,并就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6.
同步硝化与反硝化(SND)好氧颗粒污泥脱氮过程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寻找消除氮素对水体污染的途径。在反应器中培养了好氧条件下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的颗粒污泥,进行脱氮过程研究。好氧颗粒污泥为无载体结构,直径2~3 mm,其构成松隙,具有厌(兼)氧与好氧微生物生长代谢的环境;反应液中氨氮浓度为201 mg·L-1时,6 h反应周期内氨完全被氧化,出水中检测不到NO2--N,仅残留2 mg·L-1的N03一N,硝化与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了脱氮反应,颗粒污泥中存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改变反应器中进水有机物浓度,发现COD浓度越大,氮去除率越低,硝化细菌在高有机物浓度下反应活性受抑制,自养硝化细菌竞争氧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能力弱于异养细菌;在好氧条件下(4 mgO2·L-1),进水中不加有机碳源,反应6 h后NH4+-N去除率达75%,反应过程中pH值下降,说明颗粒污泥中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硝化反应产酸降低反应器中pH值;在厌氧条件下,进水COD和NO3--N浓度分别为227.25 mg·L-1和103.63 mg·L-1,反应结束后,NO3--N去除率为74%,反应过程中pH值呈上升趋势,证明了好氧颗粒污泥中存在厌氧反硝化细菌,且反硝化细菌生长于颗粒污泥内部的厌氧区域,反硝化产碱使反应液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107.
关于创建节水型城市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莹  阮晓红 《四川环境》2003,22(2):43-45
为了有效的缓解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国家提出了大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口号。为了对实践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重点对节水及节水型城市的内涵进行了剖析,特别对节水型城市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此同时,运用上述的理论,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外节水的经验,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多领域间影响模型比较计划推荐使用的4个全球气候模式GCM数据(GFDL、Had、IPSL和MIROC),分别驱动SWIM、SWAT、HBV和VIC水文模型模拟长江寸滩站以上流域径流量,研究全球升温1.5℃和2.0℃情景下研究区径流量变化。研究表明:(1)在全球升温1.5℃时,水文模型和GCMs模拟的年径流量增幅分别在 5.5%~8.3%和3.5%~11.4%之间;在全球升温2.0℃时,水文模型模拟的径流量增幅在4.8%~6.7%,IPSL模拟的年径流量呈微弱减少趋势,HAD和MIROC模拟的年径流量分别增加6.7%和19%。来自GCMs的不确定性分别是来自水文模型的2.6和 2.1倍;(2)在两个不同升温条件下,月径流量集合平均的占比与基准期各月径流量的占比表现出高度一致性,但是升温1.5℃和2.0℃时的月最大径流量占比分别为47.8%和40.5%,表明在未来升温时段内,月径流量占比变化并不显著,但是极端月径流的变化较大;(3)全球升温1.5℃时,枯、丰水期日径流量增幅分别为3%和10%,但枯、丰水期径流贡献率变化幅度都不大。全球升温2.0℃时,枯、丰水期增幅分别为3.6%和8%,但枯、丰水期径流贡献率都呈下降趋势。全球升温1.5℃和2.0℃时,50年一遇(P=2%)的洪水流量,将分别比基准期增加26.3%和20.7%。基准期50年一遇的洪水将可能变成20年一遇,多年平均最大日径流量较基准期也有增加。  相似文献   
109.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双季稻安全生产界限温度日期变化特征,以安徽省22个双季稻生产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日平均气温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江双季稻区早稻安全播种期、移栽期和晚稻安全齐穗期、成熟期及双季稻安全生长期日数、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安徽省沿江地区早稻安全播种期呈显著提前趋势(P<0.05),其中薄膜育秧平均提前1.8 d/10 a,露天育秧提前1.5 d/10 a;早稻安全移栽期呈极显著提前趋势(P<0.01),平均提前2.5 d/10 a;晚稻安全齐穗期、成熟期推迟趋势不显著(P>0.05);安全生产期日数和积温增加显著(P<0.01),平均增幅分别为2.6和62.7℃·d/10 a。安全生产期日数和积温增加对双季稻种植和品种选择具有积极作用,但晚稻采用直播、机插等栽种方式有遭遇低温冷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0.
具有古老独特的建筑外观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镇逐渐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随着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川省内的古镇旅游日趋火爆.目前四川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如风格千篇一律、旅游策划单一、保护意识淡薄等.针对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坚持开发与保护并行,合理利用古镇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