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68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702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21.
应用解蛋白菌生物预水解剩余污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何品晶  王颖  胡洁  吕凡  邵立明 《环境科学》2016,37(11):4317-4325
本文比较了解蛋白菌——地衣芽孢杆菌在不同接种比(0.17%、0.66%、1.16%和1.65%,以TS比计)条件下,生物菌剂预水解对剩余污泥液化效果和脱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地衣芽孢杆菌为接种物进行生物预处理,可以促进污泥胞内物质的溶出,同时促进污泥中蛋白质的溶出和降解,但污泥的脱水性能会有所劣化.发现地衣芽孢杆菌的接种比为1.16%时,溶解性有机物的累积溶出量达到最大值,而继续提高接种比并不会增加溶解性有机物的累积溶出量;同时,在该接种比下,经过129 h的生物预处理,蛋白质与挥发性固体的比值达到最低,为初始值的72%,表明蛋白质的降解量达到最大值.但经过129 h生物预处理,污泥的模化CST值上升为初始值的2倍左右,经过生物预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劣化.  相似文献   
922.
为了进一步探究瓦斯煤尘耦合爆炸火焰的传播规律,用自行搭建的半封闭垂直管道爆炸试验系统,研究障碍物对瓦斯煤尘耦合爆炸火焰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能显著提高瓦斯煤尘爆炸火焰的传播速度,其加速机理主要是障碍物诱导的湍流区会促进火焰的传播;火焰在传播过程中的加速度不是一直增加,随着火焰速度的增加会出现上下波动;煤尘的加入会使瓦斯爆炸产生的火焰传播速度显著增大及速度的最大值距离点火端较远;通过障碍物时爆炸产生的火焰形状发生较大的改变,出现拉伸和褶皱现象。  相似文献   
923.
罗安琪  盛守祥  邵飘飘  周雪 《安全》2019,40(8):56-60
以新型制造业TFT-LCD行业为背景,研究了STOP(Safety、Training、Observation、Program)安全训练观察程序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结合企业实际安全管理状况,通过引入STOP安全训练观察程序,设计出一套适用于企业的STOP行为观察卡及其使用方式,进而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不安全行为数据库。实践结果显示,通过STOP行为观察卡记录数据可分析企业的突出安全问题。该方法为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4.
阐述了厦门市同安区工业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现状,分析其原因,并就辖区工业固废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25.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may be either a source or a sink of CH4 in rice paddies, depending, to a great extent, on the change of ecosystem types and land use patterns. CH4 emission fluxes from paddy fields under 4 cultivation patterns (conventional plain culture of rice(T1), no-tillage and ridge culture of rice(T2), no-tillage and ridge culture of rice and wheat (T3), and rice-wheat rotation(T4)) were measured with the closed chamber technique in 1996 and 1998 in Chongqing,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CH4 emission from paddy fields under these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1996 and 1998, CH4 emission was 71.48% and 78.82% (T2), 65.93% and 57.18% (T3), and 61.53% and 34.22% (T4) of that in T1 during the rice growing season. During the non-rice growing season, CH4 emission from rice fields was 76.23% in T2 and 38.69% in T]. The accumulated annual CH, emission in T2, T3 and T4 in 1996 decreased by 33.53%, 63.30% and 65.?3%,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I. In 1998. the accumulated annual CH4 emission in T], T2, T3 and T4 was 116.96g/m^2, 68.44g/m^2, 19.70g/ms and 11.80g/m^2, respectively. Changes i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ermal and moisture conditions in the soil and in rice plant growth induced by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were the dominant causes for the difference in CH4 emission observe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to CH, emission from paddy field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However, the general trend was that chlorophyll content in rice leaves, air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at the 5 cm soil layer play a major role in CH4 emission from paddy fields and the effects of illumination, relative humidity and water layer depth in the paddy field and CH4 concentration in the crop canopy were relatively non-significant. Such conservative land use patterns as no-tillage and ridge culture of rice with or without rotation with wheat are thought to be beneficial to reducing CH4 emission from paddy fields and are, therefore, recommended as a significant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of global(climatic) change.  相似文献   
926.
黄土高原地区小麦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分析了作物生产潜力常规研究方法的不足,探讨了作物生长模型模拟方法的优势,在模型验证和气象、土壤和作物数据库组建的基础上,应用DSSAT3中的CERES小麦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28个代表点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统计计算了各点小麦产量潜力多年平均值、标准差、最高值和最低值,分析了潜力值年际变异与地区分布差异,并计算了小麦的水分满足率。黄土高原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和水分满足率分别为7970~8647kg/hm2、2219~7545kg/hm2和0.278~0.872,春小麦分别为7436~9127kg/hm2、0~7598kg/hm2和0.192~0.961。  相似文献   
927.
黄河流域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省运城市拥有灿烂的文化与数千年的农耕发展史.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及它所面临着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正在影响与制约着其自身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本文通过对山西省运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并针对运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从多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28.
通过对环境监测部门长期监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引江入湖,改善湖泊水质”设想的科学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解决的有关环境问题。文中探讨了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逐步修复湖泊自然生态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9.
北京PM10中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及粒度分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使用高分辨率环境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北京PM10中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PM10中的矿物颗粒按其形貌、组成特点可以分为单矿物和矿物集合体2类;矿物颗粒多以不规则的形态出现;形态规则的矿物主要是硫酸盐类矿物,是大气化学反应的产物,形态不规则的矿物是来自扬尘的原生矿物.不同类型污染产生的PM10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征表现不同,在沙尘暴样品和道路扬尘样品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峰值在1~2.5μm;在局地扬尘的样品中,矿物颗粒的粒度较粗.主要分布在1—2.5μm和2.5—10μm.  相似文献   
930.
通过对上海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中二噁类化合物的长期监测,分析了它们的含量分布和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以探讨飞灰中二噁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飞灰中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中1,2,3,4,6,7,8-HpCDF和1,2,3,7,8-PeCDF百分含量之和为36%~39%,2,3,4,7,8-PeCDF对PCDF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50%);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PCDDs)中OCDD百分含量为46%~ 58%,1,2,3,4,6,7,8-HpCDD百分含量为28%~32%,而对PCDD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最大的是1,2,3,7,8-PeCDD(55%~61%);多氯联苯(PCBs)中以3,3’,4,4’-TeCB和3,3’,4,4’,5-PeCB百分含量较高,而且3,3’,4,4’,5-PeCB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占PCBs的94%以上.尽管不同取样时间的飞灰中二噁毒性当量浓度变化较大,但二噁类化合物却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的是2,3,4,7,8-PeCDF (29%~33%),其次是1,2,3,7,8-PeCDD(21%~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