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3篇
  免费   973篇
  国内免费   2278篇
安全科学   1041篇
废物处理   201篇
环保管理   569篇
综合类   4849篇
基础理论   888篇
污染及防治   746篇
评价与监测   367篇
社会与环境   371篇
灾害及防治   27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512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研究流域径流量变化可为水资源科学调配、利用开发、水旱灾害防治、水环境污染整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重要依据.但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尤其是极端降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出现了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径流量变化.运用SWAT模型模拟1965~2019年间长江流域径流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极端降雨条件下径流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1965~2019年间长江流域径流变化并不显著,流域总径流和中下游径流均经历了"枯-丰-枯-丰"4个阶段.极端降雨情景模拟发现,50 a一遇极端降雨下,长江上、中和下游代表性子流域日均径流变化率分别为6200%、21%和15%,月均径流变化率为355%、5%和1.3%,年均变化率为78%、1%和0.24%.而100 a一遇极端降雨下,3个子流域日均径流变化率分别为8000%、25%和17%,月均径流变化率为437%、7%和1.5%,年均变化率为96%、1.2%和0.28%.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及洪涝灾害预测与防控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2.
由于喹诺酮类(QNs)药物在人类医学中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最重要的抗菌药物”.鉴于此,为阐明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风险,分别于2020年9月(秋季)和2021年6月(夏季)采集了18份表层土壤样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分析测定了土壤样品中的QNs抗生素含量,明晰了QNs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并采用风险商值法(RQ)进行了QNs生态风险和抗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由2020年9月(秋季)至2021年6月(夏季), QNs含量平均值呈现下降趋势[秋季和夏季ω(QNs)平均值分别为94.88μg·kg-1和44.46μg·kg-1];中部(S9~S15)土壤中QNs含量最高而其他区域较低;(2)土壤中粉粒平均占比并无显著变化,而黏粒和砂粒平均占比分别呈升高和下降趋势;总磷(TP)、氨氮(NH+4-N)和硝氮(NO-3-N)含量平均值呈下降趋势;(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QNs含量与土壤粒径、亚硝...  相似文献   
953.
954.
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自组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 ,从组织序变、耗散结构、协同互补、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淮河流域人地系统的优化、平衡及有效调控机理 ,为实现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并提出了提高系统的自组织能力、激活系统的动力机制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55.
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初探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更严重的问题是 ,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 ,便会产生巨大负面效应 ,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为此 ,建议 2 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是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6.
安全投资经济分析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安全投资分析的目的是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减少损失,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以便集中投资,获取最大的安全效益。笔者给出了安全效益的新定义,以安全价值和边际效益分析为基础,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采用FTA法,分析安全所具有的功能与所耗成本的关系。揭示安全投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发现和消除不必要的安全投入,提高安全资金的利用率,以便优选安全措施方案和确定安全投资的方向,选择最优经济投入方案。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在多种生产要素限制条件下,安全投资对社会和其他方面影响的最优化问题。采用技术经济方法,评价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各指标是否符合设定值,确保安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利于人们对安全投入的认识,强化企业安全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957.
本文针对北京城市建设面临的自然与人为灾害背景,简要论述了北京地震、水灾、火灾及“新致灾源”的历史及现状,强调开展首都圈灾害研究及减灾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系统的减灾方略及相应的管理构想。  相似文献   
958.
矿山清洁生产示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山清洁生产具有双重性。矿山生命周期决定了矿山清洁生产体系的特殊性。矿山清洁生产体系是由培训体系、生命周期清洁生产体系和监合与审核体系构成的一个系统,生命周期清洁生产体系包括从资源勘探-规划设计-开发-闭矿-后续土地利用与监测的各个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矿山清洁生产难度大且明显滞后,开展矿山清洁生产示范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59.
有机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曹西华  宋秀贤  俞志明  王奎 《环境科学》2006,27(8):1522-1530
研究了季铵化合物改性粘土的制备条件对其去除赤潮藻效果的影响,探讨了该粘土体系高效除藻的机制.实验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铵(HDTMA)可以有效地提高粘土的絮凝能力,同时HDTMA改性粘土中含有亚稳态HDTMA,增加了该改性粘土对赤潮生物的灭杀能力.改性粘土去除赤潮藻的能力与所吸附季铵化合物的杀藻能力、吸附量正相关,当老化时间延长、吸附季铵化合物稳定性增强时改性粘土除藻能力大大降低.结构不同的粘土对于吸附HDTMA的稳定化产生的空间阻力不同,在吸附量相同的情况下3层结构的蒙脱土中会有更多的亚稳态HDTMA产生;由于同离子效应,反应介质中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存在提高了亚稳态HDTMA的量,因此相应的改性粘土具有更高的赤潮藻去除能力.在60℃条件下吸附的HDTMA会更有效地占据粘土中的阳离子交换位,达到稳定态;而升高或降低温度都会有利于亚稳态HDTMA的出现,相应的改性粘土具有更高的赤潮藻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960.
Li WX  Chen TB  Huang ZC  Lei M  Liao XY 《Chemosphere》2006,62(5):803-80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s of arsenic (As) on the chloroplast ultrastructure and calcium (Ca) distribution in Chinese brake (Pteris vittata L.) mainly by histochemical methods,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possible function of Ca in As detoxific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P. vittata. P. vittata was grown in an artificially contaminated soil add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2)HAsO(4) (0, 100, 300 and 800 mg kg(-1) As dry soil) for 24 weeks in a greenhouse. The addition of As did not affect the chloroplast ultrastructure of young pinna, meanwhile most of the membrane systems of chloroplasts in mature pinna were severely damaged under high As condition. Calc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fronds of P. vittata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addition of As, but Ca concentration in the mature pinn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As addi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position appearing As toxicity. When no As was added, most of calcium precipitates distributed around the inner membrane of vacuole. But when the pinna appeared plasmolysis, more calcium precipitates resided outside the cell membrane and bigger particles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cytoplasm. A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a had a close relation with As toxicity in P. vitt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