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8篇
  免费   985篇
  国内免费   1774篇
安全科学   966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461篇
综合类   4542篇
基础理论   752篇
污染及防治   158篇
评价与监测   367篇
社会与环境   340篇
灾害及防治   21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567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生态效率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定量描述环境和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的核心指标,是评价生态工业园发展水平的热点.借鉴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的理论,依据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建立了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昆山高新区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昆山高新区生态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限制其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区内从业人员的生物资源需求以及电子信息行业和除三大主导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较低的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来测定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中四溴双酚 A(TBBPA)的方法。该化合物通过超声波辅助萃取,溶剂选择V(丙酮)﹕V(正己烷)=1﹕1或乙酸乙酯;净化柱选择酸化的氟罗里硅土和无水硫酸钠混合物或CleanertC18-SPE进行净化;净化液浓缩后经衍生反应,衍生试剂选用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和含1%的三甲基氯硅烷(TMCS)。该方法测定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中TBBPA的检出限为(S/N=3)0.1μg·kg^-1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92.7%(n=5),重现性RSD为2.52%(n=5);线性范围是20~400μg·kg^-1相关系数0.999。该方法用于调查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中四溴双酚A,范围值为5.17~218.00μg·kg^-1其周围农田土壤中四溴双酚A,范围值为0.312~4.170μg·kg^-1  相似文献   
993.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及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流通途径,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直接影响,且关系到科学把握全球变化背景下CO2的排放动态,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据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土壤呼吸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可为探索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方面的碳源/碳汇功能和揭示“碳失汇之迷”,以及减缓气候变暖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学与生态学过程,土壤呼吸受到气候、生物以及非生物等因子的影响而呈现时空异质性,并随着各种干扰因子影响的增强,人为因素的作用亦越来越大,该文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各种影响因子,剖析了导致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的影响因子,指出自然因子、生物因子和干扰因子共同驱动着土壤呼吸的时空动态变化。并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的模型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讨论了森林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提出了今后土壤呼吸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及影响因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以Ru/TiZrO2为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降解异佛尔酮废水,选择反应温度、氧气分压、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初始pH为影响因素,以TOC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并采用后退回归法进行模型精简.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TOC去除率影响极显著(P≤0.01);反应时间的二次项对TOC去除率影响显著(P≤0.05).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TOC去除率逐渐提高.最后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值与预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性,将该模型应用到催化湿式氧化中合理可行.质谱和离子色谱检测到异佛尔酮的降解产物主要为有机酮与小分子羧酸,由此提出对反应机理和降解途径的假设.  相似文献   
995.
通过世界经合组织推荐的藻类生长抑制实验方法,对气相色谱一质谱联机鉴定出的3种克藻物质进行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克藻效应的组合实验,得出棕榈酸+琥珀酸、棕榈酸+琥珀酸+乙酸丁酯,这两种组合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克藻效应为协同作用;棕榈酸+乙酸丁酯、琥珀酸+乙酸丁酯组合出现拮抗作用。光学显微镜照片显示,克藻物质组合作用后,蛋白核小球藻...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滴灌条件下不同微咸水矿化度及覆膜与否对盐碱地土壤水盐特性及油葵生长的影响,在宁夏平罗西大滩盐碱地进行不同灌水矿化度(0.2、1、2、3 g/L)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比不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高约2%,盐分表聚减缓,油葵株高、产量及其构成均高于不覆膜处理,产量最高增幅达82.5%;不同矿化度微咸水之间比较发现,利用矿化度为1 g/L的微咸水进行灌溉时,下层土壤含水量较高,微咸水滴灌不但没有为上层土壤带去过多盐分,反而由于土壤有一定的渗透性能,灌水将土壤上层盐分逐渐淋洗至下层.膜下滴灌微咸水矿化度为1 g/L时,油葵产量最大.因此在适宜条件、合理措施下,微咸水覆膜滴灌技术可以促进作物生长,确保作物产量,在淡水缺乏而微咸水较为丰富的盐碱地地区应积极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97.
卡瓦胡椒素B是药用植物卡瓦胡椒根中的一种天然查耳酮类化合物,研究了其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卡瓦胡椒素B能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同时,卡瓦胡椒素B能显著诱导A549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卡瓦胡椒素B能通过活化JNK激酶活性、下调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以及激活PARP活性从而导致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卡瓦胡椒素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与治疗可能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从我国内蒙古吉兰泰盐湖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中度嗜盐细菌菌株JLT-01,研究了其形态和特性.结果显示:该菌株为杆状,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7.5,最适生长盐度10%~12%(m/V),最适生长Mg2+浓度3.0%(m/V);能利用葡萄糖、蔗糖、半乳糖作为唯一碳源生长.脂肪酸成分分析表明在JLT-01中主要脂肪酸为C16:0与C18:1ω9c,含量分别为26.39%和20.30%.Tm法测定该菌的(G+C)含量(摩尔分数)为52.3%.以该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系统发育树;16S rRNA基因序列的序列同源性比对表明该菌与海杆菌属Marinobacter lipolyticus SM19T的同源性为98.0%,与Marinobacter属内其它菌株的同源性在96.0%~99.0%之间.DNA-DNA杂交实验分析显示:JLT-01与M.lipolyticus DSM15157的杂交率小于70%.结果表明,菌株JLT-01是海杆菌属的一个新菌株.  相似文献   
999.
萜类物质主要以挥发油的形式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尤以菊科植物含量丰富。萜类是天然物质中种类最多的一类,按结构可分为单萜、双萜、倍半萜、三萜及多萜等,是第二大类化感物质,尤其是单萜和倍半萜化感活性很强。萜类化感物质合成后大多通过植物体挥发或根系分泌等途径进入土壤,从而影响自身及邻近植物的生长。植物体中萜类物质化感作用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从萜类物质在植物中的分布、积累特点、释放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分析了萜类对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特点,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文章认为萜类物质具有独特的化感活性,往往在较低的浓度即能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影响其释放的内外因素较多,而且因其种类繁多化感作用机制也较复杂。最后指出了萜类物质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研究者能进一步创新萜类化感物质的收集方法,关注土壤及空气等媒介对萜类物质化感活性的影响,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手段深入探索萜类物质的化感机理。  相似文献   
1000.
秸秆与氮肥配施对辽西旱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Zea mays L.)秸秆与氮肥配施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设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2个施氮量水平。结果表明:在秸秆配施氮肥条件下,耕层土壤中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表现为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提高,而硝态氮(3NO-N)和铵态氮(+4NH-N)质量分数则表现为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4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质量分数则呈显著负相关。玉米秸秆还田量9 000 kg.hm-2配施氮肥量420 kg.hm-2是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效果较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