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95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696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405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究地表水体与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选择天津市3个水源地与6条主要河流,采集了26个地表水样与6个沉积物样品,利用固相萃取与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了水样及沉积物中1-萘酚(1-naphthol)、壬基酚(nonylphenol, NP)、双酚A(bisphenol A, BPA)、2-苯基苯酚(biphenyl-2-ol)、3,4-二氯酚(3,4-dichlorophenol)、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和对叔丁基苯酚(p-tert-butylphenol, PTBP)等7种高关注酚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并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法和熵值法(ecological risk quotient, RQ)评估7种酚类化合物水环境和沉积物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地表水样中7种酚类化合物均全部检出;其中壬基酚的检出浓度最高,其次为四溴双酚A、对叔丁基苯酚、1-萘酚、2-苯基苯酚、3,4-二氯酚和双酚A。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分布规律与水样相似,除双酚A外的目标物全部检出。其中,壬基酚浓度比其他物质浓度高2个数量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壬基酚对水环境与沉积物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而四溴双酚A、对叔丁基苯酚、1-萘酚、2-苯基苯酚、3,4-二氯酚和双酚A则对环境具有较低风险或者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72.
通过建立地下水数学模型,回答了土壤渗滤工程运行控制中的两个难点问题:(1)工程运行水力负荷.当工程地块周边存在河流时,河流水位低时,有助于增加水力负荷,反之则降低水力负荷;实际土壤运行面积的增加和独立运行单元之间的间距增加也能够增加工程运行水力负荷.(2)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的优化布设.模拟工程运行后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在地下水水质最不利的位置和其他特别关注的位置布置监测井,从而能够以具有典型代表性且数目较少的监测井达到准确评估工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石音 《环境保护》2006,(5):26-28
最近,黑龙江省环保局向社会各界通报了今春解冻期松花江大面积水质不会超标、各江段用及沿岸鱼塘的鱼类可放心食用、今年春季用松花江水进行灌溉不会影响作物生长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塘-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城市地表径流的初期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武汉市桃花岛塘和人工湿地组合生态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系统处理城市地表径流的初期运行,结果表明:塘和人工湿地组合生态系统可以有效的处理城市地表径流,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独特的除氮效果。  相似文献   
7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Nitrosamines (NAms) are potent genotoxic and carcinogenic but widely detected in drinking water.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of...  相似文献   
7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uicide prevention has become a public health issue of great concern. Previous studies proved that ambient temperature had an impact on suicide death,...  相似文献   
77.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酶的活性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茵  罗翠  Chr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5):333-335
通过水解模式底物进行分光光度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酶的活性.选取亮氨酸氨基肽酶、β-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和脂酶等胞外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种胞外酶的平均活性在31.O~88.5 μmol/(L·h),其中76.9%~94.8%的酶活性分布在活性污泥中,说明绝大部分胞外酶是与细胞相连或固定在细胞外多聚絮体基质里.混合水样和出水水样中的DOC几乎相等,而各胞外酶与DOC不存在任何显著的相关关系.增加NO3-浓度可提高亮氨酸氨基肽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但对碱性磷酸酶和脂酶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地震是自然灾害之首,仅“5·12”汶川特大地震瞬间就夺去了近9万同胞的生命,伤亡总数近4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万多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9.
Occurrence and fate of hormone steroids in the environment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Hormone steroids are a group of endocrine disruptors, which are excreted by humans and animals.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fate of these steroids in the environment. Natural estrogenic steroids estrone (E1), 17beta-estradiol (E2) and estriol (E3) all have a solubility of approximately 13 mg/l, whereas synthetic steroids 17alpha-ethynylestradiol (EE2) and mestranol (MeEE2) have a solubility of 4.8 and 0.3 mg/l, respectively. These steroids have a moderate binding on sediments and are reported to degrade rapidly in soil and water. Estrogenic steroids have been detected in effluents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STP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up to 70 ng/l for E1, 64 ng/l for E2, 18 ng/l for E3 and 42 ng/l for EE2. E2 concentrations in river waters from Japan, Germany, Italy and the Netherlands ranged up to 27 ng/l. In addition, E2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6 to 66 ng/l have also been measured in mantled karst aquifers in northwest Arkansas. This contamination of ground water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poultry litter and cattle manure waste applied on the land. Although hormone steroids have been detected at a number of sources worldwide, currently, there is limited data on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ur and fate of these hormone steroid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media. Consequently, the exposure and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se chemicals are not adequately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80.
为了对春剑野生种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再引入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川东平行岭谷区野生春剑伴生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春剑主要分布在松科与壳斗科针阔混交林、壳斗科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松树林植物群落,伴生植物有40科58属70种,优势种主要是乔木层的马尾松、青冈、巴山松、油松等,灌木层的杜鹃花、马桑、山茶花等,草本层的蕨类和地被层的苔藓。其中,马尾松、杜鹃花、蕨类、苔藓具有较高的重要值,可作为野生春剑栖息地的指示植物。春剑伴生植物种类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和选择性,与其它群落相比,群落3、群落4和群落6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都相对较低,松科和壳斗科植物个体数量较多并占有突出地位,春剑种群的生态密度也相对较高。虽然川东平行岭谷区野生春剑的适生生境条件依然存在,但春剑种群数量总体较小,种群的生态密度在11~60株/hm2,人为破坏性的滥采,是其濒危的直接原因。加强野生春剑资源的就地保护和生境保护,突破春剑种子野生环境共生萌发技术瓶颈,积极开展春剑的“再引入”工作,是春剑保育策略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