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5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648篇
安全科学   244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202篇
综合类   1546篇
基础理论   382篇
污染及防治   412篇
评价与监测   138篇
社会与环境   146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以含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电促吸附除氟反应器,开展电增强载铝活性炭纤维吸附除氟的动态实验,研究了不同电压、极板间距、地下水碱度和流速对吸附除氟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载炭纤维毡的电极一端加正电,可以提高除氟效果。当电压为1.6 V时除氟效果较好,单位面积炭毡处理达标水量为56.7 L/m2;极板间距设置为4mm时电吸附反应器除氟效果最佳;通过调节pH改变地下水碱度,当地下水pH调节为5.5时,电吸附反应器除氟效果较未调节前提高50%;当采用3对电极板,流速为1.88 m/h时,达到最高表面处理负荷2 073.6 L/(m2.d);探究了反应器的反洗再生方式,并连续进行了吸附再生的动态实验;穿透的反应器以Al2(SO4)3溶液为再生液并采用反向加电1.6 V的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再生效果,实现连续动态运行。  相似文献   
862.
在低于100℃温度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碘酸钾为碘源,制备了I掺杂纳米TiO2催化剂(I-TiO2),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及I-TiO2催化剂均为锐钛矿,I吸附并包裹在TiO2表面或以间隙进入的形式存在,并未进入TiO2晶格。通过在可见光照射下(λ>420 nm)以罗丹明B(Rhodamine B,RhB)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比为nI:nTi=0.05∶1,焙烧温度为400℃,降解介质条件pH=7时,I-TiO2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未掺杂的TiO2。光催化降解过程通过红外光谱(IR),总有机碳(TOC)跟踪测定,比较了TiO2掺杂前后降解RhB和对氯苯酚(4-CP)的光催化特性差异;同时采用苯甲酸荧光光度法跟踪测定体系中的氧化物种,表明在可见光下,I-TiO2光催化体系中产生.OH高活性氧化物种从而氧化降解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863.
湿污泥在流化床中干燥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鼓泡流化床干燥器内,床料采用0~1 mm的石英砂,以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城市污水污泥的流态化干燥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控制送风温度、流化风量、加料量、污泥粒径等参数,研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床温以及干污泥含水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送风温度的升高,床温升高,干污泥含水率下降,最终趋向于一个稳定值8%。床温随流化风量的增加先是减小而后升高,干污泥的含水率随流化风量的增加先是降低而后增大。当加料量从11 kg/h增加到13kg/h时,干污泥的含水率基本没有变化,当加料量超过13 kg/h时,干污泥的含水率从8.1%开始呈递增趋势。随污泥粒径的增大,床温升高,干污泥含水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864.
在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针对处理目标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实际,为了解决工艺之间的耦合问题,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并把主要参数作为优化对象,把含油污泥的脱水率作为评价目标,通过采用GA-BP算法对含油污泥耦合工艺正交实验参数进行了线性与非线性分析.在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的基础上,用优化后的权值和阈值对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误差都有明显减小,分别由0.34211减少到0.031549和0.15476减少到0.040682,可见耦合参数趋向于非线性优化.  相似文献   
865.
8种植物床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水葫芦、西洋芹、空心菜、水芹、混合种(黄菖蒲、千屈菜、再力花)、千屈菜、再力花、黄菖蒲等植物床构建潜流人工湿地,研究其对生活污水氮、磷的净化功能及其去除率与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植物床对TN、TP的去除率随HRT的延长而增加,不同植物床的脱氮除磷效果是不同的。千屈菜植物床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HRT为3d时,TN去除率为56%;HRT为6d时,TN去除率达77%。再力花植物床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HRT为3d时,TP去除率达78%;HRT为6d时,TP去除率达96%。其他植物床也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各种植物床处理后出水TN、TP均较低,HRT为3d时,出水TN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规定的限值(15mg/L),出水TP均低于GB 18918—2002二级标准规定的限值(3mg/L);7种植物床构建的潜流人工湿地(水葫芦的数据丢失)对TN、TP的去除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866.
4A沸石对复合污染水体中Pb2+、Cu2+和Cd2+的去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静态吸附法以4A沸石为吸附剂研究其对复合污染水体中Pb2+、Cu2+和Cd2+的竞争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环境因素。实验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溶液pH5~6,4A沸石15 mg对10 mL复合污染溶液(Pb2+、Cu2+和Cd2+浓度分别为100 mg/L)吸附20 min时,对溶液中3种重金属的吸附去除率均可达99.8%以上。反应过程中4A沸石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速率大小为Pb2+>Cu2+>Cd2+。复合污染水体中4A沸石对Pb2+、Cu2+和Cd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0.9901、0.9916和0.9638、0.9194、0.9689。经计算,4A沸石对Pb2+、Cu2+和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29.9 mg/g、107.5 mg/g和99.0 mg/g。4A沸石吸附重金属离子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较短,对溶液pH值的适应性较好。吸附后的4A沸石可以再生利用,对铅离子洗脱重复利用性较铜离子和镉离子强。  相似文献   
867.
将粉煤灰(fly ash,FA)微波辐照制得微波改性粉煤灰(MFA),选择用H2SO4、NaOH和Ca(OH)2对MFA进行化学改性制得微波化学改性粉煤灰(MMFA),结果表明,用2 mol/L NaOH并按与MFA的质量体积比为1∶4制得的MMFA对Cr6+的吸附去除效果最好,与原灰相比,去除率显著增强。研究了NaOH改性MMFA对废水中Cr6+的吸附性能。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MFA对Cr6+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速率方程,吸附受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25、35和45℃下MMFA对Cr6+的等温吸附行为均可用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线性方程描述,所得热力学参数吸附自由能(ΔG)、吸附焓(ΔH)和吸附熵(ΔS)均为负值,说明MMFA对Cr6+的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868.
Yang G  Ma L  Xu D  Li J  He T  Liu L  Jia H  Zhang Y  Chen Y  Chai Z 《Chemosphere》2012,87(8):845-850
Arsenic levels and speciation in the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TSPs) wer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n-line coupled with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in Beijing, China from February 2009 to March 2011. The high TSP levels fluctuated between 0.07 and 0.79 mg m−3, with a mean level of 0.32 ± 0.17 mg m−3. The total arsenic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0.03 to 0.31 μg m−3 (mean: 0.13 ± 0.06 μg m−3) in Beijing‘s air. The concentrations of As(III) and As(V) ranged from 0.73 to 20 ng m−3 (mean: 4.7 ± 3.6 ng m−3) and from 14 to 2.5 × 102 ng m−3 (mean: 67 ± 35 ng m−3), respectively. As levels and speciation demonstrated relative higher levels in spring and autumn and lower values in summer and winter. As(V) accounted for 81-99% of the extractable species in the TSP samples which showed that As(V) was the major fraction of the extractable As. Organoarsenic species, monomethylarsonate (MMA) and dimethylarsinate (DMA) were not found in all samples. Higher values of enrichment factors demonstrated that arsenic in TSP mainly come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High As and its species levels in air and respiratory exposure (0.30-0.84 μg d−1) attributed to higher excess cancer risk ((4.2 ± 2.0) × 10−4) for people in Beijing.  相似文献   
869.
870.
介绍了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发展现状以及将其作为污染源纳入监管的背景;从进水水质监管、出水水质监管和对污水处理厂内部运营管理监管的角度,结合对部分地区行政管理部门、污水处理厂的调研,分析了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经验,从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政企的合作、监管技术和末端污染控制方面,给出了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