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503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1002篇
基础理论   277篇
污染及防治   372篇
评价与监测   148篇
社会与环境   154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arket-incentive (MI) system to recycle waste-packaging containers in Taiwan. Since most used packaging containers have no or insufficient market value,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 combined product charge and subsidy policy to provide enough economic incentive for recycling various kinds of packaging containers, such as iron, aluminum, paper, glass and plastic.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I approach has stimulated and established the recycling market for waste-packaging containers. The new recycling system has provided 18,356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generated NT$ 6.97 billion in real-production value and NT$ 3.18 billion in real GDP during the 1998 survey year.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constitut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new scheme, whereas data used to compute empirical product charge are from two sources: marketing surveys of internal conventional costs of solid-waste collection, disposal and recycling in Taiwan, and benefit transfer of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o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ew recycling policy designed by the authors provides a reasonable solution for solid-waste management in a country with limited land resources such as Taiwan.  相似文献   
982.
本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指出了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3.
聚合氯化铝铁的混凝性能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聚合氯化铝铁 (PAFC)对不同 p H值原水的混凝实验结果的比较 ,得出原水 p H值不同时 ,发挥最佳混凝效果的 PAFC的 Al/ Fe摩尔比也不同。实验室制聚合氯化铝 (PA C)、聚合氯化铁 (PFC)、PAFC混凝实验结果表明 :p H 6 .5时 ,PAFC(Al/ Fe=5 / 5 ,B=1.5 )的混凝效果最好 ,p H>6 .5时 ,则 PA FC(Al/ Fe=9/ 1,B=2 .0 )的混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4.
基于应变叠加原理的基本思想.阐释了金属振动塑性加工平均应力减小的原因,给出了体积效应机理的数学描述.  相似文献   
985.
IntroductionThepulpandpaperindustryisamajorcontributortowaterpollutioninChina.In1995,thewastewaterdischargedbypulpandpaperindust...  相似文献   
986.
M—铁氧体对印染废水催化脱色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雯  许慧平 《环境科学》1991,12(3):37-41
本文介绍了用含不同组分的铁氧体(M-铁氧体)作为催化剂,对印染废水进行催化空气氧化脱色的试验研究.实验发现Ni-铁氧体对不溶性还原染料废液有较好的催化脱色能力,脱色率通常可达90%以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Ni-铁氧体参与的不溶性还原染料废液的催化脱色反应是通过将染液中的助剂保险粉彻底氧化,从而使染料转化为不溶性沉淀物被分离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987.
介绍了油团聚(SGHFF)技术脱除烟煤灰分的过程。经过四步浮选后,灰分的去除率可达到86.8%;探讨了影响油团聚技术过程的主要因素,为洗煤厂及煤矿的细煤泥的处理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988.
介绍了渗沥液的产生、水质特征.根据国内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现状及渗沥液处理采用的工艺,对生物法处理渗沥液和反渗透(RO)处理渗沥液两种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反渗透法作为渗沥液处理主体工艺的优势.得出反渗透法可用性更高,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89.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新乡至日照线为例进行了具体计算,得到了合理的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0.
闻泽 《环境》2006,(4):98-99
在今年的广东“两会”上,民盟广东省委提出的《关于在广州实行从潲水油中提炼生物质柴油的建议》议案引起广泛关注。该议案提出,从餐饮潲水油(废弃动植物油脂)中提取的柴油里基本上没有硫和芳烃,而且含氧值很高.对内燃机的正常燃烧非常有利,从而降低尾气有害物质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