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29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909篇
基础理论   171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王鹏  甘静  温馨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0):900-902,913
风险投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保障.成都市风险投资现状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既有很大差距,又不符合成都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政府行为的角度,提出构建创业投资服务信息平台作为成都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一环,并从内在需要、外部机制和功能实现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2.
复杂的动力学环境对测试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产生巨大威胁, 为了可靠地完成测试任务, 叙述了弹载测试装置抗高过载冲击的防护措施和缓冲机理.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内置测试设备的卵形空心弹体侵彻钢靶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结合泡沫铝的特性对防护技术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93.
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潜流文化现象与应对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介潜流安全文化的内涵,阐述潜流安全文化的隐蔽性、离散性、传承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剖析潜流安全文化形成的根源,提出应对潜流安全文化的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强化沟通、扩大参与、落实承诺和深化激励的方略。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潜流文化现象与应对方略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企业潜流安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企业管理者是可以对企业潜流安全文化进行有效管理的;认识和管理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潜流文化现象,可以有力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4.
环境监理运行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环境监理的基本职责 ,对捆绑式、专一式、切块式 3种不同的环境监理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切块式环境监理运行模式比较适合现阶段环境监理工作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环境监理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5.
精密度--偏性分析质控试验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洪泽  文朝阳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2):111-114,125
结合环境监测实验实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的实际要求,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设计开发成功了《精密度-偏性分析质控试验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输入,查询,修改,统计分析和打印报告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6.
氢氧混合气体爆炸临界条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燃气体的燃烧、爆炸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灾害性事故,危害极大.通过爆轰管实验装置,采用疏密分布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氢氧混合气体的爆轰特性,并依据压力和波速在燃烧转爆轰瞬间发生突跃,判断混合气体爆炸的临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压力随氢气初始浓度呈∩形变化,50%氢气体积分数为爆炸最佳浓度值;在常温常压下,氢氧混合物爆炸的临界氢气体积分数是15%和90%;化学计量比的氢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临界初始压力为0.01 MPa;氮-氢-氧三元混合气体爆炸的临界氮气体积分数为60%.  相似文献   
97.
以剑麻纤维为原料,通过简易的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炭材料,分别探究了3种温和的金属盐活化剂、活化剂与剑麻纤维的质量比和活化温度对炭材料的氯苯吸附量的影响,并通过BET、SEM、XRD、Raman、FT-IR、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当采用CuCl2为活化剂、CuCl2与剑麻纤维的质量比为10∶1及活化温度为800℃时,制备得到的剑麻纤维基多孔炭(PCC)吸附性能最佳,其在氯苯浓度为1560 mg·m-3时,吸附量达到856 mg·g-1,而未经CuCl2活化的炭材料(PC)的氯苯吸附量仅为15 mg·g-1.氯苯吸附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因于比表面积、孔容、无序性和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增加.此外,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GCMC)方法模拟氯苯分子在制备的多孔炭材料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材料中孔径为0.5 nm的孔对氯苯分子的吸附能力最强,且对氯苯吸附起主导作用的为苯环中心和Cl原子与炭材料上连接含氧官能团的H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相似文献   
98.
为探究大气污染的特征,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中国西北部的兰州市区采集了总悬浮颗粒物样品227个,利用离子色谱仪、热/光碳分析仪对主要水溶性离子、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兰州地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均值为(376.7±974.8)μg·m-3,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NAAQS),呈昼低夜高的变化特征主要是由于兰州地区夜间大气多处于静稳状态导致的污染物累积效应.水溶性阴、阳离子按质量浓度排序为NO3->SO42->Cl-、Ca2+>NH4+>Na+>K+>Mg2+,其中二次离子(NO3-、SO42-、NH4+  相似文献   
99.
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由地下水病原菌导致的环境安全问题日益频发,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病原菌检测技术存在费时、灵敏度低以及难以准确定量等问题,无法满足对地下水中种类日益增多的病原菌的有效监测。近年来,地下水中病原菌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其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生物芯片及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以能实现微型便携、快速灵敏、准确特异和经济方便为目的的新材料和不同技术手段的整合技术成为地下水中病原菌检测发展的新方向。文章对近年来病原菌快速检测新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受污染的地下水病原菌的有效监测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0.
水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环境监测数据可靠传输交换与集成、信息规范化处理分析、高效共享与决策支持为应用主线,对水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主要功能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及主要功能,以实现涉水部门水环境信息的采集、传输、交换、存储、分析、发布、共享、展现等,为环境管理与决策人员、为公众、为各级(国家级流域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环境监测业务人员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