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9篇
  免费   2133篇
  国内免费   4790篇
安全科学   2242篇
废物处理   401篇
环保管理   1253篇
综合类   10937篇
基础理论   2244篇
污染及防治   1530篇
评价与监测   1002篇
社会与环境   1054篇
灾害及防治   679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970篇
  2021年   981篇
  2020年   1131篇
  2019年   737篇
  2018年   745篇
  2017年   826篇
  2016年   745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967篇
  2013年   1262篇
  2012年   1342篇
  2011年   1381篇
  2010年   1267篇
  2009年   1212篇
  2008年   1146篇
  2007年   1037篇
  2006年   981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应用GIS建立城市防震成灾信息系统是一条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而现有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防震减灾专业模型与GIS功能结合不够紧密,因此加强对地震灾害智能计算的研究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城市防震成灾信息系统常用的二次开发方法,阐述了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方法,论述了应用COM技术开发系统的界面与功能等。  相似文献   
992.
我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体系初探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是防震减灾建设的核心内容。”十五”期间,将建设中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体系结构,关键构成、设计和实现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根据所从事的项目建设过程,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在此基础上开展的首都圈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作,并就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两千年来水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两千年来水灾生成频率和强度的分析。认为两晋、南北朝时期和南宋、元、明、清时期是两千年来本区的主要水灾期。对照两千年来中国东部气候变化、海面升降与长江口河道变迁关系,认为在本区水灾生成事件中,气候因素起着主导控制作用。当然,人类活动对本区水灾生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地区近百年来的旱涝灾害规律可用非线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旱涝灾害的准60年、准35年和准11年的长周期变化与地球自转速度、地极移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3个周期变化基本一致。本地区气候系统的行为具有混沌特征。这是线性逼近和周期叠加预报方法难以得出灾害预报正确结果的原因,但气候系统半个月的确定性预测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锦蛇属团花锦蛇(E.davidi)、绿锦蛇(E.prvsina)和三索锦蛇(E.radiata)3个种的核型和Ag-NORs,团花锦蛇的型2n=36(8V+6sV+2I+20M),绿锦蛇的核型2n=36(7V+7sV+2I+20m),三索锦蛇的核型2n=40(6V+3sV+2sI+5I+24m);①团花锦蛇和绿锦蛇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与此属大多数咱的相似,;②此种为雄性,未见染色体异型。③Ag  相似文献   
995.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资源与环境预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不同水域、不同环境因子之间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关系进行学习训练并预测检验。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模拟和预测方面 优于传统的统计回归模型,在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应用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模拟预测能力。与传统的回归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不要求监测数据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就可用后的网络模型对其进行预报,燕且预测相对误差均比回归模型预测相对误差要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两个实例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川中丘陵区村级景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分析了人口密集的川中丘陵乡村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储量(SOCS)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内SOCD和SOCS平均值分别为5.58kg/m2和75.77×105g,SOCD随丘体高度的降低向四周逐渐增大,SOCS主要分布于旱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中。0~30cm土层和土体深度内,SOCD以冬水田最高,裸岩最低;SOCS则以丘脚旱地和轮作水田最高,裸岩最低。地形、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对SOCD、SOCS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97.
基于AVHRR的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伟  但尚铭  韩力  刘玉磊  黄骅  王晓骏 《四川环境》2007,26(2):26-29,62
作为城市气候主要特征之一的热岛效应有日渐明显的趋势,给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对2000~2006年春季下午NOAA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发现,随着城市的扩张,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的规模呈扩大趋势。成都市区热岛强度一般为5℃-7℃,局部地方极值可达8℃以上;市中心区热岛强度相对减弱,东部工业区热岛高温区面积逐渐缩小,市区西南部热岛明显发展,致使2003年起热岛次高温区在二、三环路附近大致呈环状分布。热岛演变与近几年城市建设和改造活动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政府相关部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张炜  钱瑜  王冉  肖微炜 《四川环境》2007,26(3):80-83
本文介绍了最常用的有机胂制剂——对氨基苯胂酸的主要用途和污染特征,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识别并定量评价了其生产、使用和残留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对氨基苯胂酸在土壤中最终残留的环境骰响占其整个生命周期的99%以上,指出了常规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价其环境污染上的局限性,据此提出逐步减少或禁止有机胂制剂的生产和使用、并在一些特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推广生命周期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在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生态学样方调查法和景观生态学生态完整性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开都河柳树沟水电站工程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种评价方法能更全面有效的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00.
云南省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边疆、民族、山区省份,其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使云南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坚持走工业化的道路是必然选择。分析了目前云南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做出判断,并针对今后云南省工业化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