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7842篇 |
免费 | 1351篇 |
国内免费 | 2822篇 |
安全科学 | 1456篇 |
废物处理 | 110篇 |
环保管理 | 644篇 |
综合类 | 6481篇 |
基础理论 | 1130篇 |
污染及防治 | 552篇 |
评价与监测 | 569篇 |
社会与环境 | 689篇 |
灾害及防治 | 384篇 |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297篇 |
2022年 | 627篇 |
2021年 | 612篇 |
2020年 | 733篇 |
2019年 | 471篇 |
2018年 | 479篇 |
2017年 | 554篇 |
2016年 | 470篇 |
2015年 | 516篇 |
2014年 | 465篇 |
2013年 | 591篇 |
2012年 | 749篇 |
2011年 | 742篇 |
2010年 | 676篇 |
2009年 | 617篇 |
2008年 | 608篇 |
2007年 | 569篇 |
2006年 | 547篇 |
2005年 | 463篇 |
2004年 | 318篇 |
2003年 | 179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193篇 |
2000年 | 134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是河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且被广泛应用的指标,然而,基于水体中分解者微生物群落构建IBI评价标准的研究较少。针对北京市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开展评价,探索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M-IBI)评价流程与标准构建方法。基于沉积物中微生物Illumina高通量测序信息,筛选出关键环境因子(水质指标TN、TP、NH3-N、NO3-N和NO2-N)确定候选生物指标,根据判别能力分析结果,确定Shannon指数、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蓝藻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CODCr耐受属相对丰度和NH3-N清洁属相对丰度6个指标,提出了指标标准化公式和健康评价标准。结果表明,以自然水体为补水的永定河各采样点评价结果均为健康状态,其他3条以城镇再生水厂出水为补水的河道中,清河4个采样点为健康至亚健康状态,凉水河5个采样点为健康至一般状态,大龙河4个采样点为亚健康至一般状态。M-IBI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程度的受损点位,较合理地评价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当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涉水事件占比较高,生态环境风险较大。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突发水污染事件典型案例的特点及国家环境应急管理政策,结合多次参与事件应急处置及调查等环境应急支撑工作中的一些思考,从应急控制标准制定、应急平台建设、应急技术研究、智慧应急4个方面,分析我国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技术的发展需求及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建立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技术体系、提高国家环境应急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制度是规划环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跟踪评价制度对健全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主体的预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制度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现行制度存在的启动情形不明、程序亟待规范、约束力不足等问题,并从按照审查意见要求启动跟踪评价、保障生态环境部门知情权与建议权、强化违反跟踪评价义务的法律后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为探究我国西北地区生态脆弱程度与经济综合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甘肃省为例,通过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2个方面构建经济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与经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差异类型空间分布,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中度脆弱及以上的县区面积占比为78.8%,生态系统整体较为脆弱;甘肃省经济综合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的县区面积占比为41.1%,整体经济综合水平较低。2)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较差,仅有9.2%的县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面积占比为4.4%,而经济与生态环境失调发展的县区比例为48.3%,面积占比高达73.9%。甘肃省生态脆弱性与经济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差异类型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失调环境滞后型集聚性最强,集中于气候干燥、水土流失严重的甘肃省北部。3)人口增长压力、自然环境限制以及居民生活水平落后是甘肃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阻碍。基于此,甘肃省未来应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