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45篇
安全科学   132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667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81.
选择5个南海表层沉积物及其非水解有机质(NHC)级分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元素分析、二氧化碳和氮气吸附技术及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表征,同时研究了其对菲和壬基酚的吸附行为.沉积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与吸附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沉积有机质在吸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沉积有机质的吸附能力和微孔体积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微孔填充机理在菲和壬基酚的吸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NHC级分的表面羧酸碳含量与其对菲和壬基酚的吸附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沉积有机质与π供体之间存在较强的π-π电子供受体作用.本研究综合考虑了沉积有机质和HOCs间的多种作用机理(疏水作用、微孔填充和π-π电子供受体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沉积有机质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吸附机制,对于水环境的治理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2.
利用室内流水式粘油砾石柱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海底重燃油,研究了重燃油污染的孔隙水对成年海胆繁殖力、配子质量及子代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结束后(7d),暴露组海胆的排配子率显著降低(P=0.033),同时雌海胆繁殖力也显著降低(P=0.036,(1957917±811471)个卵细胞);卵细胞的直径和精子的受精能力并未受到海底重燃油的影响.子代继续暴露48h,发现亲代暴露加剧了子代胚胎畸形程度,表明亲代暴露的毒性可传递给子代.进一步利用整合毒性指数(ITI)检测毒性传递的性别差异发现,与母本效应相比(24和48h子代的ITI分别为0.54~1.45和1.1~2.57),父本效应(24和48h子代的ITI分别为0.82~1.95和1.89~4.04)在毒性传递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83.
杭州湾海域剧烈的人为干扰及大量的陆源输入,导致有机物污染严重,是我国近海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微生物在污染物降解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能作为评价污染程度的生物标记,但对于浮游细菌群落如何响应有机污染物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从杭州湾采集了13个站点的表层水样(水表下0.5 m),并采集了邻近外海8个站点的水样作为对照,利用Illumina Mi Seq测序技术测定细菌16S rRNA基因,研究不同有机污染程度对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杭州湾有机污染值A(13.2±1.6)显著(P0.001)高于邻近外海(5.4±3.0),且两区域浮游细菌分布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杭州湾浮游细菌群落优势菌群为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24.4%±5.5%)、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16.5%±7.7%)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13.9%±8.6%),邻近海域主要优势菌群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20.1%±7.5%)、拟杆菌(Bacteroidetes,18.4%±1.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7.5%±4.2%)、γ-变形菌纲(16.6%±1.2%)和α-变形菌纲(14.3%±1.7%).多元回归树(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MRT)分析表明:悬浮颗粒(suspended particulates,SP)、亚硝酸盐(NO-2)、油污(oil)、有机污染是影响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分别解释了22.0%、6.5%、6.0%和5.5%的多样性变异.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驱动浮游细菌群落变异的环境因子有机污染、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总氮(TN)、硝酸盐(NO-3)和盐度对物种分布的总解释量为71.0%,而有机污染作为单因子控制了6.5%的群落变异,高于其它单一因子.此外,采用指示值方法共挑选出了35个敏感物种,这些物种相对丰度与有机污染显著相关,可用来指示近海有机污染水平.综上,浮游细菌群落对环境污染敏感,为评价海洋有机污染水平提供了敏感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84.
以16S rRNA基因为分子标记,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广西北仑河口高、中和低3个潮间带中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北仑河口潮间带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微生物Shannon指数变化范围在10.2~10.4之间。潮间带红树林微生物优势类群为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Bacteroidetes,Planctomycetes和Acidobacteria。OTUs的维恩图表明3个潮间带中红树林微生物组成相似性较高。然而,热图和三相图分析发现潮间带的微生物种属特异性具有差异。高通量测序还发现北仑河口红树林中存在一些微生物参与有机物污染物降解和碳氮等元素循环。  相似文献   
485.
熊峰  王轲 《装备环境工程》2018,15(9):96-100
目的分析阻尼参数对共振峰抑制与反共振隔振有效频率范围的影响。方法在主减共振梁上安装阻尼器,改变阻尼大小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共振峰值逐渐降低,反共振点频率基本不变,隔振效率有所下降,有效隔振效率范围有所拓宽。建议把阻尼大小设为0.01最为有效。结论通过安装阻尼器并改变阻尼大小可以有效地调节减震效率及反共振隔振有效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486.
若尔盖湿地3种无尾两栖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位宽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种无尾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norana 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成体和亚成体在7个生境因子(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水塘距离、地表温度、地表湿度)上的生态位宽度.结果表明,岷山蟾蜍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盖度、地表温度、地表湿度5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窄,其亚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距水塘距离、地表湿度5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宽;倭蛙亚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地表温度、地表湿度4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窄,而其成体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水塘距离4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宽;高原林蛙在微气候因子的两个维度上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而在水塘距离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值则很小.当人类活动导致生境变更时,倭蛙的反应最为敏感;比较3种无尾两栖类在不同生长阶段(成体、亚成体)的生态位宽度,发现它们利用资源的策略不同.表3参16  相似文献   
487.
本文介绍了校园广场的给排水工程设计特点,提出解决广场排水坡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具体办法探讨了绿地雨水排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88.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为例,初步探讨了有关生态补偿的3个基本问题,即补偿支付者和接受者的问题,补偿强度的问题和补偿渠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9.
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恢复过程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0月至2003年4月,对苏州河8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主要为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中华颤蚓和霍甫水丝蚓,种类数比1999年有所增加,但仍以耐污种为主。对不同水体间生态环境的对比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体污染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由此建立了底栖动物恢复指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地指示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的动态过程。结合历史资料研究显示,苏州河底栖动物恢复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恢复迹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90.
The insecticidal strain 173 was isolated from marine source and its activity was explored by the bioassay of brine shrimp and Helicoverpa armigera. Based on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roperties, the insecticidal strain 173 was identified as Streptomycetes avermitilis, which is the best insecticidal microorganism found in the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The taxonomy of the strain 173, insecticidal spectrum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rresponding insecticidal antibiotics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