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884篇
安全科学   360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203篇
综合类   1948篇
基础理论   34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26篇
评价与监测   185篇
社会与环境   158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水样进行提取富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并对方法进行了探索、优化和验证。对水体pH在固相萃取过程中对邻苯二甲酸酯萃取回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解决了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在空白水加标实验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回收率能达到93.2%~116.3%。除此之外,还对工业废水和地表水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获得了较高的回收率及测定精度。  相似文献   
992.
基于Landsat ETM+等影像的无锡市十年陆地生态环境遥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和GIS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以无锡市2004-2013年的ETM+等遥感影像和GDEM高程数据为数据源,运用遥感和GIS方法提取生态因子信息并进行陆地生态状况遥感评价。结果表明,无锡市近十年陆地生态环境整体趋好。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精河县气象站近56年观测的降水、气温、日照总量数据,分析了近56年来精河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如下结论:①精河流域的降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气温也呈明显上升的总趋势,年、代际有较大起伏;年日照总量呈下降趋势,表明阴雨天增多,反应了新疆气候逐步向暖湿气候转型.②精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特征比较明显;气温年际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不太明显;日照总量周期性震荡比较明显.③精河流域全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总量的相关程度并不高,随气温升高降水增加,降水升高日照总量降低.④气候的暖湿转型减少了研究区内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994.
陆地表面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地表能量平衡组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反演成为获取区域LST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学者提出多种基于遥感数据反演LST的算法,其中劈窗算法被证明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算法。基于Landsat-8卫星30 m空间分辨率的陆地成像仪(OLI)数据和100 m分辨率的热红外传感器(TIRS)数据,采用劈窗算法计算了无锡地区的LST,并采用地面实测水温数据和同步的MODIS温度产品对Landsat-8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8数据和劈窗算法获取的LST精度较高,误差1K。在计算的LST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取了热场变异指数来分析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给出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定量化描述,并就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适应环境监测数据管理需求,开发了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综合管理平台”)并在业务工作中推广应用。介绍了综合管理平台在监测数据传输与审核、数据库有效管理等方面的功能特点,并通过与传统的数据传输校验、审核管理方式的对比,重点阐述了综合管理平台在加强数据管理规范性、提高数据管理效率、保障监测数据质量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6.
青岛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2012年青岛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青岛市VOCs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且烷烃是VOCs的主要组分,占60%以上。夏、秋季的VOCs浓度高于春、冬季,且9月的浓度高于其他月份,日变化呈现"两峰一谷"趋势,与交通早晚高峰对应。VOCs各组分均表现出周末效应,说明机动车源和工业源的重要影响,优势物种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对比各组分的OH消耗速率,得出烯烃的臭氧生成贡献高于烷烃和芳香烃,控制机动车尾气、溶剂挥发、化石工业等VOCs排放源将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臭氧浓度。  相似文献   
997.
全球大气汞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全球大气汞排放清单研究现状,结果表明,2010年全球排放汞约1 960 t,其中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约占39.7%,在排放来源方面黄金生产和煤炭燃烧分别占37%和24%。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汞大气排放清单,指出中国在汞排放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差距,建议建立详细的汞排放清单,准确掌握汞的使用和排放现状。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究浮游细菌和蓝藻暴发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季蓝藻暴发期间太湖竺山湾表层水和底泥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门水平来看,水样和底泥中平均相对丰度最高的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次之,此外蓝藻门也有一定的比例,可为水华暴发提供预警指示;从属水平来看,水样中的优势细菌主要为GpXI和GpIIa,底泥中为Gp6和GpIIa。  相似文献   
999.
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北京市2001—2012年空气污染指数(API)和气象资料为基础,通过描述统计和GLM模型分析了北京市API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北京空气质量呈逐年好转趋势;空气质量季节差别显著,春季和冬季的空气质量最差,夏季空气质量显著优于冬季和春季;各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均有显著影响,气压、气温、降水、日照时间与API呈负相关关系,其升高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而日最高温、湿度、风速与API呈正相关关系。交通限行政策对北京空气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但未发现API存在显著的周末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简述了锅炉的风量和烟气量、锅炉燃料的消耗量以及锅炉运行负荷的估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用现场监测的实际风量与理论值比较,粗略估算出监测时段锅炉运行负荷,比对锅炉污染物监测时段的锅炉运行负荷标准,从而判断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