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4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1858篇
安全科学   610篇
废物处理   208篇
环保管理   427篇
综合类   3430篇
基础理论   735篇
污染及防治   950篇
评价与监测   286篇
社会与环境   306篇
灾害及防治   20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了揭示土壤剖面中含氧非烃污染物的迁移特征,以及TOC和淋滤水量等因素对迁移作用的影响,选择了部分典型的含氧非烃开展了纵向迁移的土柱淋滤实验,对原土及添加污染物的土柱淋滤实验后样品中含氧非烃的含量及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柱淋滤实验后,土柱表层添加的含氧非烃主要残留在土柱表层0~5 cm范围内,但相比所添加的化合物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土柱深部(>10 cm)土壤中含氧非烃含量仍然很低,甚至低于原土中的,在TOC较高的土柱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说明土柱淋滤实验过程中,不同剖面含氧非烃均存在向下迁移的现象,且以水溶方式迁移为主.不同含氧非烃单体含量均有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表明其在土壤剖面淋滤过程中均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但不同性质的含氧非烃单体在表层土中残留量及组成差别较大,说明不同化合物迁移能力存在差别,其中,胆甾醇、β-谷甾醇、正构十六烷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迁移性较强.土壤TOC和淋滤水量对含氧非烃在土壤剖面的迁移作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淋滤水量相同时,TOC含量越高,土壤中有机质越丰富,越容易富集含氧非烃;TOC相同时,淋滤水量越大,含氧非烃迁移量越大,迁移的深度越大,尤其在TOC含量较低时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2.
2株降解菲的植物内生细菌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倪雪  刘娟  高彦征  朱雪竹  孙凯 《环境科学》2013,34(2):746-752
为了获得具有菲降解特性的植物内生细菌,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本研究从多环芳烃污染区植物体内分离得到2株能够降解液体培养基中高浓度菲(200 mg·L-1)的植物内生细菌(菌株P1和P3).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分别将菌株P1和P3鉴定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的细菌.菌株P1和P3均为好氧生长,28℃、150 r·min-1摇床培养7 d,2株菌对无机盐培养基中菲(100 mg·L-1)的降解率均高于90%.条件实验表明,温度20~30℃,pH 6.0~8.0,盐含量0%~4%,装液量10~30 mL(100 mL三角瓶)2菌株生长良好且对菲降解率高于70%.其最适生长和降解温度为30℃,pH为7.0,盐含量≤4%,装液量≤30 mL.综合比较2株菌对菲的降解特性,P1菌株高温耐受性稍强,而P3菌株对环境pH改变和缺氧的耐受性稍强.  相似文献   
203.
实验室研制了低能光电子磁场增强电离(MEPEI)和单光子电离(SPI)复合电离源,该电离源具有电离化合物范围宽、碎片离子少、质谱图简单等优点,结合飞行时间质谱(TOF-MS)实现了聚氯乙烯(PVC)热分解/燃烧产物的在线分析.针对不同的目标化合物,MEPEI/SPI复合电离源通过调节电离区电场强度,可以快速在SPI和SPI-MEPEI之间切换.PVC热分解/燃烧产物中电离能大于光子能量(10.60 eV)的HCl和CO2(12.74 eV、13.77 eV)利用MEPEI模式电离;而烯烃、二氯乙烯、苯系物、氯苯、苯乙烯、茚满及萘系物等可通过SPI-MEPEI复合模式电离.通过实时监测PVC主要燃烧产物的信号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可推断出,PVC燃烧产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生成:①250~370℃时,PVC发生脱氯及分子内环化反应,产生大量的HCl、苯和萘;②380~510℃时,PVC发生分子间交联反应,生成烷基芳烃,如甲苯和二甲苯/乙苯等.实验结果表明,SPI/SPI-MEPEI复合离子源TOF-MS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在在线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4.
新安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曹芳芳  李雪  王东  赵越  王玉秋 《环境科学》2013,34(7):2582-2587
以新安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域,用该流域2010年5月TM遥感影像图作为底图,通过实地野外调查获取了新安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图.运用ArcGIS的水文、空间分析功能,将流域划分为8个子流域,并分析各子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根据2010年1~12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TN、TP、高锰酸盐指数、NH4+-N、粪大肠菌群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TN和NH4+-N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为枯时期>丰水期>平水期,而其他几种指标没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在空间上,整体上呈现出渔梁、浦口污染最为严重.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与水质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为:耕地、水体、建筑用地起源作用,林地、草地起汇作用.在年度上看,耕地对TN、NH4+-N、高锰酸盐指数影响最大,草地对TP影响最大;不同水期上,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各指标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在平水期,对TN、TP、粪大肠菌群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耕地、草地、林地.  相似文献   
205.
水解酸化工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解酸化工艺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率较高,可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运行费用低,在处理纺织印染、化工、造纸废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处理复杂污染物、工艺参数优化、机理及动力学。其发展趋势大致有:与其他工艺结合,深入研究降解机理、探索微生物菌群等。  相似文献   
206.
廖旭  徐亚  牛振川  张晗  佟磊  陈进生  林建清 《环境工程》2013,(Z1):380-384,613
采用美国EPA TO-15的方法,研究了2011年3月份闽南城市区域空气中VOCs的含量及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漳州工业区空气的VOCs浓度为200.5μg/m3,污染较为严重;厦门交通干道VOCs浓度为74.0μg/m3,泉州商住区的VOCs浓度77.1μg/m3,污染较轻。2)漳州工业区采样点TOP5占TVOCs的比例最高,达77.3%;厦门交通干道与泉州商住区两采样点的TOP5占TVOCs的比例相近,分别为64.1%和62.0%。在所有的采样点中出现的TOP5组分比较集中,主要包括甲苯、苯、二氯甲烷、异丙醇、乙酸乙酯、1,1-二氯乙烯、萘等。3)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工业溶剂的挥发和废气排放可能是厦漳泉三地大气VOCs的主要排放源。4)厦漳泉的BTE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汽油挥发;其中厦门和泉州BTEX浓度相比较处在较低污染水平,漳州处在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07.
Surface sedim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lake black blooms.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distribution and its penetration depth in surface sediments as well as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dox sensitive elements such as Fe and S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uld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black bloom. In this study, dredged and undredged sediment core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properties were used to simulate black blooms in the laboratory. The Micro Profiling System was employed to explore features of the DO and ∑H2S distribution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sediments and pore waters were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diment dredging effectively suppressed the black blooms. In the undredged treatment, DO penetration depth was only 50 μm. Fe^2+ concentrations, ∑H2S concentrations, and ∑H2S production rates were remarkably higher in surface sediments and pore waters compared to control and dredged treatments. Furthermore, depletion of DO and accumulation of Fe^2+ and ∑H2S in surface sediments and pore waters provided favorable redox environments and necessary material sources for the blooms. The study results proved that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surface sediments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black bloom, and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long-term pre-control of black blooms.  相似文献   
208.
An efficient photocatalyst was fabricated by assembling quantum dots (QDs) onto one-dimensionally-ordered ZnO nanorods, and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for Methyl Orange degrad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UV-Vis-NI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photoluminesc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talyst with assembled QDs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degradation than the pristine ZnO nanorods. The QD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lower the photocatalytic ability due to the higher carder transport barrier of the ZnS shell layer. Besides its degradation efficiency, the photocatalyst has several advantages given that the one-dimensionally-ordered ZnO nanorods have been grown directly on indium tin oxide substrates. The article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design an effective and easily recyclable photocatalyst.  相似文献   
209.
菌株DA-1被发现能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中将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在以NO3-为唯一氮源的条件下研究了碳源、C/N和pH值对菌株DA-1好氧和厌氧反硝化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48 h内菌株DA-1的厌氧脱氮效率高于好氧脱氮率;菌株DA-1能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乙酸、柠檬酸以及葡萄糖进行细胞增殖和反硝化。在厌氧条件下,三者作为碳源时的反硝化效率分别为(34.04±0.15)%、(22.72±0.32)%和(11.32±0.06)%,均低于好氧条件下的(25.38±0.14)%、(17.52±0.11)%和(8.06±0.01)%。2种条件下均是乙酸为碳源时反硝化效率最高。而丁二酸仅能在厌氧环境中作为电子供体参与反硝化反应。C/N越高越有利于菌株DA-1的厌氧反硝化,当C/N为10时,反硝化效率最高为(35.06±0.19)%。而在好氧条件下,菌株反硝化效率随着C/N的升高,先升高再降低,当C/N为8时,反硝化效率最高;好氧和厌氧脱氮的最适pH值为7.0。体系偏酸或者偏碱都会造成菌株DA-1脱氮效率的降低并出现亚硝酸盐累积。厌氧环境中pH=5.0时累积的亚硝酸盐浓度高达(8.95±2.05)mg/mL。  相似文献   
210.
以磁性材料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对多孔陶瓷进行磁化改性获得磁性多孔载体,并将该载体应用于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焦化废水处理试验。对不同类型的多孔陶粒载体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磁性载体生物膜反应器对COD、NH3-N的去除率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出25%30%,比非载体生物膜反应器高出15%30%,比非载体生物膜反应器高出15%20%左右。反应器的曝气量为1.5 L/h,曝气时间为10 h/d,温度为2520%左右。反应器的曝气量为1.5 L/h,曝气时间为10 h/d,温度为2530℃。焦化废水经磁性载体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上清液中COD,NH3-N的去除率均在90%左右。出水浓度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二级标准(GB18918-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