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07篇 |
免费 | 1767篇 |
国内免费 | 384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67篇 |
废物处理 | 152篇 |
环保管理 | 920篇 |
综合类 | 8777篇 |
基础理论 | 1411篇 |
污染及防治 | 715篇 |
评价与监测 | 640篇 |
社会与环境 | 784篇 |
灾害及防治 | 4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382篇 |
2022年 | 818篇 |
2021年 | 807篇 |
2020年 | 946篇 |
2019年 | 639篇 |
2018年 | 622篇 |
2017年 | 728篇 |
2016年 | 561篇 |
2015年 | 694篇 |
2014年 | 595篇 |
2013年 | 767篇 |
2012年 | 900篇 |
2011年 | 892篇 |
2010年 | 843篇 |
2009年 | 820篇 |
2008年 | 790篇 |
2007年 | 797篇 |
2006年 | 750篇 |
2005年 | 572篇 |
2004年 | 462篇 |
2003年 | 271篇 |
2002年 | 232篇 |
2001年 | 206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膜分离作为一门新型的高效分离、浓缩、提纯和净化技术,是支撑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详细分析了污水处理过程中膜故障产生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2.
63.
64.
对甘肃省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省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9种(含亚种),隶属7目11科,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12种,2级保护鸟类47种;重点保护鱼类1种;两栖类2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以古北界为主,占61.0%,东洋界鸟类仅分布于陇中黄土高原省和陇南山地省占11.9%.陇中黄土高原省、祁连山地省、陇南山地省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7 5%~61.0%,是甘肃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集中分布区.祁连山、白龙江、洮河林区是甘肃省鸟类重点保护区域,祁连山、白水江、安西3个保护区保护了甘肃省境内保护鸟类的86.4%.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仅有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1种,为古北界成分,国家2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部黄土高原省的渭河南岸较大支流中.国家重点保护两栖类有2种,均为古北界成分,国家2级保护动物,分布于陇南山地省. 相似文献
65.
1985-2005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不完全统计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1985-2005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从总体上揭示这些事件的发生规律及其对城市水源地和供水安全的危害.采用文献检索方法,通过对1985-2005年<中国环境报>、<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报刊和网络的检索,从发生日期、地点、污染物种类、事件简况4个方面统计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经整理和筛选后共列出102起.这些突发污染事件的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总体上呈数量逐年增多,危害增大的趋势;2)化学品和污水是主要污染物;3)河道交通事故和工厂泄漏事故是主要风险源;4)突发污染事件一般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经济社会影响,但缺乏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部门;5)3个典型突发污染事件造成重大经济社会损失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凸现了构建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6.
67.
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杨降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44-48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频发的现状,结合高速公路行车特点,从驾驶员高速行车的生理心理及高速公路行车环境等方面分析高速公路疲劳驾车交通事故原因。根据交通心理学、安全人机学等原理,提出驾驶者自身控制、运输单位内部管理、宣传和舆论、家庭教导、交通部门服务性诱导、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8.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岩土工程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振茂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2):12-16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受到岩土工程条件的制约,地下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对岩土工程条件有高度的依赖性。以郑州地区遇到的情况为例,讨论了区域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地下水、地震地质作用、土的工程性质等方面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安全性的影响,对城市地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进行了论述。笔者的研究,对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地质灾害的减轻和预防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论文利用ERA-Interim(0.5°×0.5°,简称ERA)、NCEP/NCAR2(2.5°×2.5°,简称NCEP2)两种不同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夏季(7月)和冬季(1月)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上大气水汽含量大值区(简称"湿池")的区域分布特征,然后基于ERA资料分析了1979—2012年间高原"湿池"的一些变化特征,发现了一些新的事实。主要结果包括:在对流层中上层,高原上无论夏、冬季都有大气水汽含量的高值中心——高原"湿池"存在。夏季7月高原"湿池"强度最强,ERA资料除了在高原南部有自西到东的连续高湿中心带外,在高原西北部还有一个高湿中心;NCEP2资料仅在高原东南部和西南部有两个高湿中心。冬季1月,两种资料均只在高原东南部有高湿中心。总体上,ERA资料与探空观测资料的高湿中心区更为接近。7月,高原南部高湿中心在1990年代中期(1994—1996年)之后持续偏强,西北部中心强度有弱—强—弱—强交替变化特征;1月,高湿中心在1980年代末期开始持续偏强。高原南部高湿中心带在7月几乎是一个连续的区域,1996年以后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在1月则是分为东西两段的高湿中心带。 相似文献
70.
水源水库藻类功能群落演替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解水源水库的藻类功能群落时空演替特征及水质变化,以李家河水库为例, 2018年9月~2019年6月对藻类及水质因子开展连续监测,采用功能类群划分方法对水库藻类进行了识别与分类,探讨了藻类功能群落与水质间关系,并结合WQI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共获得藻类56种,隶属于4门28属,可划分为15个功能群类,其中优势藻类功能群落分别为B、 D、 G、 J、 L0、Mp、 P、 W1和X1;李家河水库藻类结构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混合期藻密度明显低于分层期,其中混合期的主要功能藻种为小球藻和小环藻,分层期的主要功能藻种为舟形藻和针杆藻.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混合层深度和RWCS指数是驱动藻类演替的主要因子;WQI分析结果显示李家河水体水质为"良好",混合期水质略好于分层期.本研究指出扬水曝气系统可改变藻类功能群落的演替特征,有效改善水源水库水质,保障了饮水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