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11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387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283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石油烃污染土壤成分复杂、污染严重、修复难度高的问题,采用适用性广、效率高且去除彻底的异位热脱附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利用碳数分段法及室内模拟实验,探究在热脱附过程中的土壤粒径、含水率和有机质对石油烃及各组分热解吸效率的影响;另外,还采用响应面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以获得异位热脱附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污染土壤粒径高于1 mm时,石油烃脱附效率均可达90%以上,且粒径越大土壤颗粒中石油烃去除率越高。其中,润滑油段(ORO, C28~C40)组分的脱附效率随粒径变化最为明显。当土壤含水率为15%、脱附时间为50 min时,石油烃脱附效率最大为52.63%。另外,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低,越利于石油烃的脱除,且高温(400~500 ℃)条件下可基本消除土壤中高含量有机质(3.82%)对石油烃脱除的阻碍作用。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为,粒径2 mm、有机质含量1.44%、含水率为17.68%,在此条件下的石油烃脱附去除效率可达65.32%。该研究结果可为热脱附技术在石油烃污染场地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Biochar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as an amendment in the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to immobilize the heavy metals. However, the role of...  相似文献   
33.
3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Ionizing radiation (IR) is a form of high energy. It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organisms, but radiotherapy is a key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various...  相似文献   
35.
各类超高效气溶胶净化系统普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系统工作有效性现场检测手段,难以判断系统防护是否失效。根据超高效滤料过滤特性和测试原理,并在分析了大气气溶胶对过滤效率测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大气气溶胶背景下,基于粒数浓度测量和使用发生的高浓度单分散气溶胶作为实验气溶胶的净化系统防护有效性现场检验测试技术及系统组成,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6.
A new energetic substance 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 (or CL-20) was tested for its toxicities to various ecological receptors. CL-20 (epsilon-polymorph) was amended to soil or deionized water to construct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Results of Microtox (15-min contact) and 96-h algae growth inhibition tests indicate that CL-20 showed no adverse effects on the bioluminescence of marine bacteria Vibrio fischeri and the cell density of freshwater green algae 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 respectively, up to its water solubility (ca. 3.6 mg l(-1)). CL-20 and its possible biotransformation products did not inhibit seed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16-19 d) growth of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and perennial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up to 10,000 mg kg(-1) in a Sassafras sandy loam soil (SSL). Indigenous soil microorganisms in SSL and a garden soil were exposed to CL-20 for one or two weeks befor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HA) or potential nitrification activity (PNA) were assay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up to 10,000 mg kg(-1) soil of CL-20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icrobial communities measured as DHA or on the ammonium oxidizing bacteria determined as PNA in both soils. Data indicates that CL-20 was not acutely toxic to the species or microbial communities tested and that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address the potential long-term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L-20 and its possible degradation products.  相似文献   
37.
共代谢条件下丁基黄药的生物降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生物共代谢是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以丁基黄药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以及有共代谢基质存在下丁基黄药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共代谢显著提高了丁基黄药的降解率。在25℃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时,其降解率仅为43.1%;而利用葡萄糖作为共代谢基质,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20g/L时,振荡培养72h后丁基黄药的降解率可达65.2%;再加入微量的蛋白胨作为氮源后,丁基黄药的降解率可提高到73.5%;加入共代谢基质后微生物的适应期由原来的36h缩短至24h。共代谢是提高丁基黄药生物降解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8.
在一定温度下 ,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MDAAC)溶解在聚合硫酸铁 (PFS)中 ,制成稳定的均相复合溶液。采用FT IR和X 射线衍射对其固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液体复合絮凝剂的稳定性和固体复合絮凝剂的吸湿溶解性能 ,及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在 6 0℃以下制备的液体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固体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比PFS更强的吸湿性 ;复合絮凝剂不是由PDMDAAC与PFS简单的机械混和 ,而是互相融合的复合体系 ;具有比PFS更优的去污性能和与PFS类似的较宽的最佳投药范围和 pH适用范围。对浊度和COD分别为 10 5 2和 187 5mg/L ,pH值为 7 5 9的生活污水 ,复合絮凝剂中Fe3 + 和PDMDAAC最佳用量分别为 5 4 .15和 4 2 7mg/L ,对COD的去除率为 77 14 % ,比PFS在用量为 81 2 2mg/L时的最佳效果高 12 %。  相似文献   
39.
为利用植物油去除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研究了应用活性炭F400吸附柱再生含多环芳烃植物油的可行性,对含高浓度多环芳烃的植物油进行二级再生处理,优化了过程参数,比较了原植物油和经活性炭再生的植物油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可以实现含多环芳烃植物油的再生,证明了修复策略的可行性.二级处理可以进一步吸附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且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几乎完全被去除.再生植物油和原植物油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能力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0.
采用US/Fe0系统去除阳离子红GTL,考察了pH值、Fe0用量、超声功率及活性炭、H2O2、盐分添加对阳离子红GTL去除率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变化查明阳离子红GTL在不同条件下的去除差异性,利用SEM解析铁的形态与染料去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pH≥5.0时超声和Fe0具有协同效应,Fe0用量2 g/L,pH=7.0,超声功率135 W,阳离子红GTL去除率达到96.07%;一定量的活性炭、H2O2、盐分添加会加速染料去除,US加速Fe0反应速度,但不改变染料降解机理,添加活性炭能够彻底降解阳离子红GTL,添加H2O2提供的氧化环境抑制苯胺类化合物生成;铁的形态及与染料的接触是影响染料去除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