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270篇
安全科学   349篇
废物处理   132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2041篇
基础理论   50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31篇
评价与监测   169篇
社会与环境   157篇
灾害及防治   15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71.
采用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反硝化聚磷菌完全可以在厌氧 缺氧交替运行条件下得到富集。稳定运行的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的反硝化除磷效率 >90 % ,出水磷浓度 <1mg L。进水COD浓度对反硝化除磷的效率影响很大 ,在COD浓度 <180mg L时 ,进水COD浓度越高 ,除磷效率也就越高。较高浓度的进水COD浓度将导致有剩余的COD进入缺氧段 ,对反硝化吸磷构成不利影响。污泥龄为 16d时 ,厌氧 缺氧SBR反应器取得稳定和理想的反硝化除磷效果。污泥龄减少到 8d ,由于反硝化聚磷菌的流失导致反硝化除磷效率的下降。当污泥龄恢复到 16d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反硝化聚磷菌重新得到富集 ,除磷效率恢复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772.
在分析江汉平原中低产土壤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将其分为涝渍、漏瘠和粘结三种类型,提出了五条改良利用措施:1、渔农复合,增强调蓄能力;2、抗旱治渍、协调水气;3、增肥调养,增肥地力;4、选择适当作物品种和优良耕作栽培模式;5、综合治理、系列配套。  相似文献   
773.
提出用微波加热一二氧化碳活化法再生乙酸乙烯合成用触媒载体废活性炭工艺。采用条件实验法研究了活化时间、二氧化碳流量和微波功率对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再生得率的影响,得到微波辐射加热二氧化碳活化再生乙酸乙烯用触媒载体废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25min,二氧化碳流量0.2L/min,微波功率700w。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158.02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0mv,/g、得率为74.19%。并对活性炭进行了比表面积的测定和孔结构的分析,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308.13m^2/g,总孔容为0.76mL/g。  相似文献   
774.
利用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数据,研究了2004—2012年中国地区,以及北京、兰州、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的NO2柱密度月均值演变,发现近8年特别是“十二五”后中国NO2柱密度月均值仍呈增加趋势。各城市NO2柱密度月际演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分析表明,海平面气压场的月均值变化与污染源排放量和NO2存在时间具有一致性,是导致区域及城市NO2柱密度显著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各城市的NO2污染源数据,对比分析了北京、上海、重庆、天津NO2排放源的行业差异,指出根据天气背景结合NO2排放源特征是NO2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5.
李村河流域是青岛市中心城区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系统和过城河道。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城市面源污染突出、长效机制不健全、河道生态稳定性差、沿岸居民环保意识弱等,导致李村河常年黑臭。自2016年以来,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和长效机制5个层面对李村河进行综合整治,主要措施包括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雨污分流、垃圾清运、淤泥清淤、生态修复及补水、建立河道管理机制等。在生态补水及调蓄整治过程中,通过结合管线非开挖定向钻穿越技术,创新性地对李村河进行再生水管道河底非开挖铺设。通过流域综合整治,消除了水体黑臭现象,将李村河打造成了常年有水、水清岸绿,集休闲健身、生态调节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廊道。  相似文献   
776.
通过选取涵盖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4个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关于抗生素制药菌渣的处理处置技术评估层次分析-模糊数学综合筛选模型,其中,层次分析法用于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专家打分法与定量法相结合构成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模型。采用评估模型对堆肥、厌氧消化、水煤浆、制备酵母膏/粉代用品、吸附材料、焚烧及填埋7种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显示,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两项指标权重较大,均为0.338 9,经济效益权重为0.153 5,技术性能权重为0.068 7。堆肥技术为Ⅳ级,厌氧消化、制备酵母膏/粉代用品、水煤浆、吸附材料等技术为Ⅲ级,焚烧技术为Ⅱ级,填埋技术为Ⅰ级。最后,结合各种技术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得分结果,对各种技术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77.
为了研究进料油脂含量(5%~25%)和有机负荷(40~60 kg VS/m3)对餐厨垃圾中温干式厌氧消化的共同影响,采用软件Design-Expert 8.0.6设计进料参数,以容积产甲烷率作为响应值,对14组序批式实验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容积产甲烷率与油脂含量和有机负荷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为40 kg VS/m3时,甲烷产率随油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有机负荷为50 kg VS/m3时,甲烷产率随油脂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有机负荷为60 kg VS/m3时甲烷产率随油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序批式实验中进料的最佳油脂含量和有机负荷分别为18.7%和42.9 kg VS/m3,对应响应面的理论容积产甲烷率最大值为32.74 L CH4/L。研究结论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8.
以垃圾渗滤液MBR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相比单一臭氧处理和单一活性炭吸附,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能提高COD及NH3-N的去除率,并且显示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实验中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凝胶色谱对水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活性炭种类及预处理方式、活性炭用量、pH及臭氧浓度对COD及NH3-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4.54、臭氧浓度为1.34 mg·min-1、活性炭投加量为10 g·L-1、臭氧处理时间为30 min、活性炭吸附时间为180 min,当垃圾渗滤液MBR出水COD为1 550 mg·L-1,NH3-N为75 mg·L-1时,经处理后,COD浓度为93 mg·L-1,NH3-N浓度为12 mg·L-1,COD的去除率达到94%,NH3-N的去除率达到84%,实现了垃圾渗滤液MBR出水的达标排放。pH对污染物的去除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高pH有利于NH3-N的去除,但是过高的pH不利于COD的去除。同时,提高臭氧和活性炭的投加量能明显提高COD及NH3-N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779.
碳酸钙和海泡石组配对水稻中Pb和Cd迁移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组配改良剂LS(碳酸钙+海泡石)对农田土壤重金属Pb和Cd的固化效果以及水稻各部位吸收累积Pb和Cd的影响,在湘南2个矿区(矿区A和矿区B)附近污染稻田中施用了不同添加量的LS (0、2、4和8 g/kg),并进行了水稻种植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1)施用2~8 g/kg的LS能使矿区A和矿区B土壤pH值分别增加1.11~1.95和1.61~2.31个单位,能使矿区A和矿区B土壤中Pb和Cd的TCLP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18.6%~62.7%、15.7%~37.1%和38.6%~66.7%、0~76.6%。(2)LS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水稻各部位重金属含量。矿区A糙米中Pb和Cd含量降低9.4%~35.6%、56.1%~66.8%;矿区B糙米中Pb含量降低14.4%~36.6%,而Cd含量变化不明显。(3)LS对水稻中Pb和Cd在各部位之间的转运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Pb和Cd从茎叶到谷壳的转运系数最大,说明水稻茎叶对重金属的转运能力最强。(4)LS添加量为8 g/kg时,Pb和Cd从谷壳到糙米的转运系数最小,且糙米中Pb和Cd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80.
针对景观水体的水质模拟与预测问题,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权重随输入量变化的变权组合模型。该模型既能充分利用各个单一模型的优点,又能避免固定权重分配的弊端。经实例验证,与单一的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变权组合模型拟合精度更高,预测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