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8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1392篇
安全科学   520篇
废物处理   225篇
环保管理   422篇
综合类   2907篇
基础理论   706篇
污染及防治   995篇
评价与监测   299篇
社会与环境   269篇
灾害及防治   23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管道压力是进行泄漏速率和泄漏后果模拟的重要参数,搭建泄漏及气体扩散测试实验系统,并建立实验系统的Flowmaster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可以基于Flowmaster模型预测小孔泄漏条件下管道内的压力响应情况,并且能够较为精确的计算泄漏稳定后管内的平均压力,为小孔模型准确计算泄漏速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很多电梯使用的导靴靴衬存在容易磨损的问题,从而导致电梯运行中的抖动和不平稳现象,影响乘坐的舒适性。常用的靴衬材料摩擦系数偏大,造成电梯运行过程中摩擦力偏大,能耗增加。因此对这类电梯的导轨与导靴间的摩擦行为进行研究,将新型复合材料应用于电梯靴衬,实现减摩以降低能耗,提升靴衬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唐勇 《灾害学》2014,(1):93-98
中国在汶川地震后日益重视地震遗迹的旅游开发问题,龙门山地区是发展地震遗产旅游的关键区域。后汶川地震时期,地震遗产旅游的健康发展受到龙门山地区复杂多变的地质灾害环境的困扰。因此,对于地震遗产旅游的开发与管理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短时间的震后恢复重建,而应以地震灾害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为时间轴,在其不同阶段均设置相应的动态应对措施。在回溯地震遗产旅游研究进展及该区域地震专题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体系"运用于解决"地震遗产旅游发展三维结构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震遗产旅游综合集成发展模式"。研究结果为地震专题旅游开发中其它具体模式的理论框架,也为地震遗产旅游动态地应对地震等次生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提供指导,其实践价值有赖于后续研究与实践的完善。  相似文献   
994.
稀酸预处理铜藻制备生物乙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暖温带海洋生态环境生物修复的首选物种——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为原料进行生物乙醇的制备,以稀硫酸水解后的还原糖收率为响应值,考察水解温度、液固比、水解时间和w(H2SO4)等参数对水解效率的影响. 为优化稀酸水解铜藻预处理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稀酸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并与酶水解及发酵相结合验证了铜藻稀酸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①稀酸水解铜藻的最优工艺参数. 水解温度为120 ℃,液固比为20∶1,水解时间为2.00 h,w(H2SO4)为4.50%. ②稀酸水解铜藻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水解时间和w(H2SO4)的非线性作用显著. ③对经最佳稀酸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铜藻粉进行酶水解,其还原糖收率为44.05%,是未预处理下的8.14倍,并且后续进行发酵后,乙醇产率达7.80%,是未预处理下的2.00倍. 表明铜藻是一种潜在的生物乙醇原料,稀酸预处理方法对铜藻生物乙醇的制备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95.
为提高超滤膜系统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和TN的去除效果,并降低超滤膜污染速率,改善超滤膜性能,分析了沸石粉、硅藻土2种预涂膜工艺在超滤膜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沸石粉/超滤工艺对超滤膜系统的膜通量恢复良好,反冲洗后能恢复到原来的膜通量;而硅藻土/超滤工艺中膜通量较初期下降0.01 L/(m2·h),对照组下降0.04 L/(m2·h). 沸石粉/超滤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CODCr、UV254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17.5%、13.5%和11.7%,相比对照组均有较大程度提高. 通过电镜扫描分析发现,沸石粉能够在超滤膜表面有效形成一层保护膜,降低有机物在膜表面的沉积,保障膜系统的高效率及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比较各实际运行工况效果并进行筛选,确定沸石粉为预涂膜工艺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996.
以C包覆海绵铁(SI-C)为载体,La、Mn、Ni的硝酸盐为前驱物,采用混合浸渍焙烧法制备了SI-C表层负载金属催化剂(Mn-Ni/C、Mn-La/C、Ni-La/C、Mn-Ni-La/C),以H2O2为氧化剂,研究常温常压下H2O2与催化剂协同作用处理偶氮染料模拟废水的效果,并对其制备条件和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负载型Mn-Ni-La/C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中降解效果最好,且0.02 mol·L-1的La、Mn、Ni硝酸盐金属浸渍液以体积比1:1:1均匀混合,300℃焙烧2 h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效果最佳;通过海绵铁固定床外加高频交变磁场,实现一种新型热传递方式下的感应热非均相反应处理有机废水.以海绵铁为感应磁核,形成固-液界面高温微反应区,促进非均相催化反应的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直接蓝D-3GL的去除率达98.39%,对直接紫D-BL的去除率达97.56%,对直接大红D-GLN的去除率达92.18%.  相似文献   
997.
湖泊生态系统会在长期的人为胁迫和短期的强扰动下发生稳态转换,稳态转换前后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关键过程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探求浅水湖泊稳态转换驱动因子是科学合理确定湖泊管理策略的关键所在。对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理论内涵、驱动机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概念主要含有发生的突然性和难以预知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以及存在多稳态现象等内涵;具有非线性、多阈值、多稳态,以及修复过程中的迟滞效应等特征。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驱动因子可分为外部驱动和内部驱动两种类型。外部驱动包括外源性氮磷负荷、气候变化、风浪、湖泊水位等因子;外源性氮磷负荷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通过逐步削弱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而引发稳态转换;风浪、湖泊水位等为突发性因子,往往表现为稳态转换的直接诱因。内部驱动包括鱼类、水生植物等因子;鱼类主要通过对水生植物、湖泊底质、浮游动物等生态组分的影响引发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水生植物对湖泊清水稳态可能不仅存在正反馈作用,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负反馈作用。今后应加强沉水植物生长消亡的主要环境与生物要素综合作用机理、湖泊稳态类型与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8.
吴涛  耿云芬  柴勇  郝佳波  袁春明 《生态环境》2014,(10):1586-1592
藤本植物生活环境的时空变化较为剧烈,为适应异质性生境常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其形态解剖结构及光合生理特征被认为能很好地体现对异质生境的适应。为了明确藤本植物叶片结构和光合作用对不同生境光强的响应策略,以木质藤本三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为对象,采用光合仪测定和解剖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哀牢山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林外(全光照)、林缘(遮荫)和林内(荫生)3种自然生境中三叶爬山虎的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变化,以期阐述三叶爬山虎对不同光环境的生态适应能力及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及群落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林内到林外随着生境光强增加,叶片厚度(157.77~299.17μm)、上表皮厚度(21.30~28.40μm)、栅栏组织厚度(30.83~124.65μm)、栅栏组织细胞面积(430.95~652.97μm2)显著增大(P〈0.01),栅栏组织细胞长度(29.23~49.54μm)和周长(86.58~155.17μm)、下表皮厚度(16.14~19.01μm)、气孔长度(24.13~27.10μm)和气孔密度(86.20~129.41个·mm-2)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栅栏组织细胞宽度(19.67~22.81μm)在3种生境中无显著差异。叶片解剖结构性状的平均可塑性值为0.37,其中最大值是栅栏组织细胞长度(0.67),最小值是气孔长度(0.11)。光饱和点(201.27~1299.17μmol·m-2·s-1)、光补偿点(3.86~29.88μmol·m-2·s-1)、饱和光强最大光合速率(2.20~12.03μmol·m-2·s-1)、暗呼吸速率(0.17~2.19μmol·m-2·s-1)、CO2补偿点(83.01~237.26μmol·m-2·s-1)、饱和CO2最大净光合速率(2.07~25.49μmol·m-2·s-1)、光呼吸速率(0.36~7.57μmol·m-2·s-1)、初始羧化效率(0.006~0.035μmol·μmol-1)随着生境光强的增高呈上升趋势,而表观量子效率(0.067~0.031μmol·?  相似文献   
999.
We highlight the social aspects of team creativity by proposing that team creativity is influenced by two types of team social capital: bridging and bonding social capital. Going beyond the structural perspective, we posit that team‐level human capital diversity is one of the potential antecedents of social capital for team creativity. We suggest that network structures are formed by teammates' interactions, which are largely the result of differences in t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 using 36 teams of MBA students showe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eam‐bridging social capital with team‐bonding social capital wa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eam creativity. Knowledge variety and knowledge disparity had a joint effect on team‐bridging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separation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eam‐bonding social capital. Moreover, team social capital mediated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diversity on team creativity. Our study has several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eam creativity, social networks, and diversity research.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0.
A/O脱氮工艺实时控制对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红  马勇  彭永臻  王宝贞 《环境科学》2005,26(4):100-105
以人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提高A/O(anoxic/oxic)工艺氨氮和硝酸氮去除效率的实时控制对策.氨氮控制的本质是通过控制DO设定值和好氧区体积大小使出水氨氮浓度达标排放.硝酸氮控制的本质在于高效利用缺氧区反硝化潜力,为此建立了以调节内循环回流量或(和)外碳源投加量维持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处于设定值的实时控制对策.系统控制采用两级结构,高水平监控层用来选择低水平执行层的设定值,而低水平执行层对DO值、好氧区体积、内循环回流量和外碳源投加量进行直接控制,试验表明上述控制对策可以显著提高系统脱氮效率,降低出水氨氮和硝酸氮浓度,并最大程度节约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