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28篇 |
免费 | 7682篇 |
国内免费 | 41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929篇 |
废物处理 | 346篇 |
环保管理 | 1714篇 |
综合类 | 16219篇 |
基础理论 | 3620篇 |
污染及防治 | 1706篇 |
评价与监测 | 1326篇 |
社会与环境 | 1360篇 |
灾害及防治 | 8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749篇 |
2023年 | 1035篇 |
2022年 | 1713篇 |
2021年 | 1705篇 |
2020年 | 1850篇 |
2019年 | 1439篇 |
2018年 | 1355篇 |
2017年 | 1636篇 |
2016年 | 1272篇 |
2015年 | 1342篇 |
2014年 | 1133篇 |
2013年 | 1456篇 |
2012年 | 1862篇 |
2011年 | 1780篇 |
2010年 | 1638篇 |
2009年 | 1493篇 |
2008年 | 1369篇 |
2007年 | 1352篇 |
2006年 | 1359篇 |
2005年 | 1005篇 |
2004年 | 722篇 |
2003年 | 453篇 |
2002年 | 415篇 |
2001年 | 354篇 |
2000年 | 282篇 |
1999年 | 156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一种赤腹松鼠种群数量的估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腹松鼠剥食树皮的行为对林木危害严重,根据野外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赤腹松鼠在剥落树皮上遗留下来的上门齿齿印间距具有个体差异,可以用作个体识别的依据.对2003年监测样地内赤腹松鼠在剥落树皮上的齿印间距测量记录,并统计分析以估计赤腹松鼠的个体数量.结果表明:种群数量与危害率的相关系数为0.876,P=0.01,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在较小面积内,该方法可以用来估计赤腹松鼠的个体数量.同时对该方法的基本条件和局限进行了讨论.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242.
松胞素B对人血淋巴细胞和CHL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松胞素B对人血淋巴细胞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分裂吉周期和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松胞素B浓度增高过高能引起细胞微核率增高。在本研究中,对CHL细胞微核率试验以3μg/mL松胞素B较适合;而对人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松胞素B浓度以2-4μg/mL为宜,松胞表B浓度过高会提高微核背景值,降低试验的灵敏度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243.
金属负载活性炭催化氧化法处理ZPT生产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金属负载活性炭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氧化处理吡啶硫酮锌(ZPT)废水的技术,在探讨影响催化氧化效果诸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出中和预处理、后接两级催化氧化处理该废水的工艺流程,该流程的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2%,处理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244.
生态旅游区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的结构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揭示旅游活动和群落演替的内在机理 ,为景区植被保护和旅游管理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 :不同地段上各植被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大部分景区的植被生长良好 .不同距离带上各植被层大致表现出近距离 <中距离 <远距离的格局规律 ,但其明显度不尽一致 ,说明各植被层反映旅游活动对群落结构作用程度的能力大小依次为乔木层 <灌木层 <苔藓层 <草本层 .5个旅游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 ,反映了旅游活动对群落生态环境的结构作用的规律 .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远 ,垃圾量愈少 ,林下死枝下高愈高 ,枯层愈厚 ,树桩量愈多 ,幼苗量也愈多 .不同距离带上的变化规律客观地描绘了旅游活动的规律性变化 ,近距离处旅游活动强度最大 ,中距离处次之 ,远距离处则最小 .图 1表 1参 8 相似文献
245.
通过在Zarrouk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酸(Glu)对螺旋藻进行混合营养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lu对螺旋藻的生长、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Glu浓度小于1.0gL^-1时,藻生长状态、生理活性都明显优于Z氏培养基,其中以在0.8gL^-1浓度时生长最好;当Glu浓度为1.0gL^-1时,藻的生长状态与Z氏培养基中极为相似;Glu浓度大于1.0gL^-1时,对藻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Glu的添加对藻液体系的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图4表2参7 相似文献
246.
秋色叶树种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色叶树种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树种之一,我国秋色叶树木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秋色叶树木资源对我国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分析了秋色叶树种内涵,主要树种的性状、特征、观赏价值及在我国自然秋色景观中的应用等,初步探讨了它们在城市园林造景中应用方式、应用前景,提出了秋色叶树种选择应用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7.
不同有机物料在潮棕壤中有机碳分解进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特定年度中,不同月份间有机物料在潮棕壤旱田、水田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及C/N变化。结果表明,4种物料(玉米秸和玉米根,水稻秸和水稻根)在潮棕壤地区温度、湿度适宜的前3个月(1999年7—月)迅速分解,之后进入缓慢分解阶段,其中根的分解残留率始终高于秸秆。经计算约有2/3的玉米根和稻根腐解产物残留在土壤里;分解至试验结束。所有物料的C/N比都趋于一致,约在10—13之间,与土壤腐殖质的洲比非常相近,说明这些物料已基本完成其腐殖化过程,而成为较稳定的有机组分、这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48.
中药三黄汤、小檗碱对E.coli生长抑制作用与庆大霉素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庆大霉素对E.coli的抑菌作用强,试管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平板抑菌圈法抑菌试验得到一致的MIC(3-5μg/mL);三黄汤、小檗碱抑菌作用弱而稳定,试管稀释法测得的MIC分别为500mg/mL和2.5mg/mL,而用平板抑菌圈法得不到明显的抑菌圈.在亚MIC药物液体分批培养时,庆大霉素抑菌曲线起初2h迅速下降,而后回升到初始浓度,而三黄汤抑菌曲线平缓稳定,说明中药和抗生素的抑菌机制明显不同.庆大霉素与小檗碱混合使用时,与庆大霉素单独使用相近,而与三黄混合使用时,则主要表现三黄汤的抑菌作用.因此中西药结合时需要慎用.在接近MIC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20次后,庆大霉素MIC提高8倍多,而三黄汤和小檗碱MIC无显著变化,无抗药性产生,也不产生对庆大霉素的交叉抗药性.研究结果还表明,在1/4MIC三黄汤中连续传代20次,能消除E.coli已形成的庆大霉素抗性,这为解决抗生素抗药性提供了线索.图4参23 相似文献
249.
铜绿假单孢菌AS1.860对紫杉醇的微生物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32株微生物中筛选出对紫杉醇1具有转化能力的4个菌株,并从中挑选出铜绿假单孢菌AS1.860进行放大实验,投入100mg紫杉醇,分离出3个产物,并通过核磁共振谱鉴定了结构,分别为baccatin Ⅲ2、baccatin V3和10—去乙酰baccatin Ⅲ4,其中2和3也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相似文献
250.
水分和氮素供应对菠菜硝酸盐累积和钾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分和氮素供应对露地秋菠菜的硝酸盐累积和钾、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水氮管理措施相比,采用水分平衡法和氮素专家系统进行的水氮供应并没有造成作物减产,但对钾、氮元素的吸收却有明显的影响,同氮素吸收相比,作物对钾素的吸收数量更高;并且作物对钾、氮的吸收比例随氮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试验还动态监测了菠菜最新展开叶的叶柄汁液中的硝酸盐和K^ 浓度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氮处理的菠菜叶柄汁液的硝酸盐浓度在白天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叶柄汁液中的K^ 浓度和NO3^-/K^ 的浓度比在白天受氮素供应水平的影响很大,供氮量高,K^ 浓度和NO3^-/K^ 浓度比的变化也大,但受灌水量影响不大。图3表2参1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