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不同光照强度下香溪河浮游植物演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丰富三峡水库浮游植物演替机制,为三峡水库“潮汐式”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基于前期香溪河水华易发区现场监测结果,其水下光照强度变化范围为1 800~17 000 lx,据此开展不同梯度恒定光照条件下香溪河源水混合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室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①按照R*法则和关键光强假说,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照为4 500 lx时,香溪河源水中混合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多样性最高.②CSR理论(Competitor-Stress Tolerator-Ruderals Theory)中的浮游植物环境适应机制及生长策略不能准确解释不同梯度恒定光照控制条件下浮游植物的演替规律.光照条件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方向的关键要素,而演替方向由群落发生演替时的光照条件与该群落中藻种关键光强的匹配程度决定.③香溪河源水中混合藻种的不同梯度恒定光照控制试验结果显示,小球藻(Chlorella sp.)、衣藻(Chlamydomonas sp.)、栅藻(Scenedesmus sp.)、肾形藻(Nephrocytium sp.)、微囊藻(Microcystis sp.)、色球藻(Chroococcus sp.)、隐藻(Cryptomonas sp.)和小环藻(Cyclotella sp.)的最适光强分别为3 000、8 000、13 000、6 000、6 000、13 000、13 000和6 000 lx.研究显示,将光照控制在合适的阈值范围,有助于维持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对水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3.
2月28日,武夷山市吴屯乡迎来了当地瑞岩古寺一年一届的庙会,来自全市各地的善男信女近5000人聚集到乡里,给农村道路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张贵旺等十余名村级交通安全员一早就集中到乡政府门口,协助派出所民警一同前往寺庙的各个路口, 共同维护庙会的交通秩序。他们充分发挥对村里地头熟、人头熟的优势,协调指挥车辆有序停放,赶会的人  相似文献   
164.
1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青海省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与西藏同称“地球第三极”。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此,故又称“江河源头”、“中华水塔”。这里平均海拔3000m以上,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冰川、雪山、戈壁、沙漠、风蚀残丘...  相似文献   
165.
位于鄂西南边缘山区的利川市,具有独特的资源系统,该系统的结构特征是:自然资源结构空间差异显著,具有垂直分异和区域分异,自然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趋于“单一化”;以产业结构为中心的经济关系松散,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其资源系统特征是:自然资源系统的适应性欠佳;资源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效率低;资源系统的调节功能不强。利种市资源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发展和演变之中,其中  相似文献   
16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pH分别为3.5、4.5、5.6)和Pb(0~2000 mg·kg-1)复合污染对芥菜型油菜紫叶芥的生理特性和Pb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雨和Pb复合污染下,紫叶芥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叶和根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Pb含量和酸雨强度的增加是先升后降,脯氨酸含量随着Pb含量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芥菜型油菜以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提高脯氨酸含量来应对酸雨和重金属胁迫,芥菜型油菜对酸雨和Pb的复合污染有很强的耐受能力.芥菜型油菜根和地上部分Pb含量随Pb处理含量水平的增大而增加,其中,根对Pb的富集能力大于地上部分,酸雨能够促进芥菜型油菜对Pb的吸收.因此,在酸雨地区可以选用芥菜型油菜作为Pb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67.
于2010年8~10月对滇池白山湾人工控制性种养的约70hm2的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采样分析,探讨了水葫芦种养工程区域内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及远水葫芦区,底栖动物总密度分别为294.5,159,261ind/m2,其中寡毛类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绝对优势种,分别占各自区域总密度的68.3%,59.6%和86.0%.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水体总磷(TP)和底泥非稳定态磷(Labile-P)与霍甫水丝蚓密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 < 0.01),表明霍甫水丝蚓对水体的富营养状况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水葫芦区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P < 0.05),在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分别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4种、10种和6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0,0.57和0.54.种植水葫芦后,在水葫芦区及近水葫芦区,10月份的Margalef、Shannon-Wiener、Simpson和Peilou指数较8月份和9月份有显著性增加(P < 0.05),而远水葫芦区,却未出现类似的结果.一定面积控制性种养水葫芦对大型富营养化湖湾水体无脊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未表现出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8.
从国内外水体治理的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方法与效果。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方法已随着大水面围栏控养技术、机械化高效打捞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大规模实践而日臻成熟,漂浮植物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泛滥与不能及时打捞而引起水质二次污染的风险已得到有效规避。通过在滇池控制性种养凤眼莲,滇池水体总氮和总磷质量浓度从入湖口的13.47和1.34 mg·L-1降低到出湖口的2.93和0.10 mg·L-1。上述结果表明只要经过周密的规划和采用合适的生物技术,如凤眼莲控制性种养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湖泊富营养化可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69.
不同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去除氮、磷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0.14、0.20、0.33和1.00m3.m-2.d-1)对凤眼莲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效果的影响,试验期间进水TN、NH4+-N、NO3-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5、1.33、2.92和0.50mg.L-1。结果表明,凤眼莲净化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低水力负荷(0.14、0.20m3.m-2.d-1)下,出水TN、NH4+-N和TP均达到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质标准;当水力负荷提高到1.00m3.m-2.d-1后,出水TN、NH4+-N、NO3-N和TP质量浓度明显上升。4种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净化系统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4.95%和80.65%、73.87%和73.04%、51.60%和64.05%、30.77%和47.79%,即随水力负荷的提高而降低;相应的TN、TP去除负荷分别为0.58和0.06、0.72和0.07、0.83和0.11、1.47和0.23g.m-2.d-1,即随水力负荷的提高而增加。综合考虑净化效果和污水处理能力,本试验条件下凤眼莲系统的水力负荷宜控制在0.33m3.m-2.d-1。  相似文献   
170.
瓦氏呼吸仪对硝基苯类污染物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李燕  严莲荷  周申范 《环境工程》2004,22(5):83-84,90
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 ,对硝基苯类污染物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废水浓度以及污泥驯化对提高硝基苯类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有重要的意义。经铁碳内电解絮凝后的硝基苯类废水可生化性有明显提高 ,经驯化后的污泥能改善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硝基苯可生化性的抑制浓度为 2 0 0~ 4 0 0mg L。实验证明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硝基苯类废水可生化性具有直接、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